APP下载

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

2017-03-22彭莉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3期

摘 要目前,我国多数传统行业为有效提升行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最大限度的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不断强化自身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然而在信息系统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发展的质量有时跟不上发展速度的步伐,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从如何进行信息系统需求分析、质量的计划、保证和控制等七个方面,对如何进行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开展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信息系项目 质量计划 质量保证和控制 变更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反映着满足既定需求和潜在需求。信息质量管理是信息系统项目工作的灵魂,也是评判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由于软件产品不同于硬件产品的唯一逻辑特殊性,它也被称为“无形”产品,软件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设计的过程,而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决不可以硬件管理的方法来生搬硬套在软件的管理上。不同的项目有着不一样的质量定位和标准,所以,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从质量的计划、质量的保证和质量的控制三个方面更应该加强。

1 充分的用户需求分析是保障项目质量的基础

在信息系统的项目质量管理中,用户需求获取和分析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必须注重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按照用户的需求类别排列优先等级。特别是面对大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程,用户有可能包含较多部分和人员,工作量十分庞大。这就需要提前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确定出客户种类及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明确需求来源,以排列工作顺序,计划工作程序。二是在基本确定需求程度的基础上,要专门派系统分析人员深入用户办公环境中观察他们的办公程序,以更好地掌握用户的需求目的。为了更加有效的获取用户的需求,以避免误解或错误的分析用户需求,可以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以用例文档或模型的形式向用户展现和描述,让用户更加直观的了解信息系统管理的相关工作,找到更好的切入点,这样可以更加提升用户需求获取的质量和效率。

2 质量的计划

质量管理第一步便是有一个科学的实施计划,然而一部分思想认为可以边做边计划,专门安排作计划在耽误时间。但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没有一个好的计划,所有的行动都会是没有目标的前行,或许在初期会省时,但长期来看就会因缺少计划性而损失质量控制。我们可以在确定用户需求后与用户共同修改调整系统功能计划,而后由上至下、由浅入深的完成详细完备的计划。在质量计划时,可以使用多种分析方法,类比筛选出适应信息系统管理的有效方法。另外,充分的高质量的计划可以使团队成员进一步提升业务,增强责任感和计划性。

3 代码走查

代码质量很大一部分决定着信息系统管理的质量。在信息系统管理项目中,其团队成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编程能力、工作习惯,以及对需求方意图的理解有所不同,所开发出来的代码,应用侧重和质量水平也是不同的。在这种环境下,信息系统项目工程的实施很有可能造成用户长期使用不便。而开展全套的代码审核又过于繁琐,所以,在软件开发伊始就应当根据系统建设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代码审查。这样可以督导程序员提升代码质量,说不定还可以获得一些计划外的收获,使软件的开发更加受到保障。

4 形成测试工作长效机制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工作的质量把关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测试就是对软件产品最客观最直接的检验。它是结合用户的要求对信息系统建设是否符合项目合同规定进行的必要检查,由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两部分组成,一般在模拟环境下进行,也只有通过了测试要求,才能算是合格的软件产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让用户从始至终就对测试工作进行参与监督,注重聚焦问题导向,带着问题查,以达到最早期、最全面的发现系统建设中每一个阶段产生的问题和缺陷,并对问题进行销号管理,为后期的整改落实打下好的基础。

5 质量保证

一般由质量监督验收部门专门负责系统项目的质量保证。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质量保证和把关。一是健全完善质量体系采集制度。只有掌握准确的质量信息,项目质量才能有准确的把关,信息的调度在不同系统中有着不同的方法,可依实而定,但要保持探索钻研、见缝插针的工作态度。要指定分项负责人,确保责任到人;二是建立质量监督评审机制。再好的机制也需要扎实的落实,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督导机制是落实好各项把关制度的根基。及时的审查和督导可以帮助程序员及时发现和改进系统问题,以避免将问题带入到下一个阶段。

6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监控具体的系统项目结果,改善和规避问题的有效手段。主要通过嚴格的测试来完成质量控制,内容和程序相对较复杂。而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项目组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是随机和随时的,整改调试工作也是根据问题的情况随时开展的。整个过程最好组织相关人员全员参加,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的配合意识。

7 变更管理

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可能制定的非常好,但完全没有变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项目控制过程中,对变更的管理尤为重要,项目变更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客户产生了新的需求,或项目在需求分析阶段对用户的需求分析提炼度不够,没有挖掘到部分重要的需求,或在政策导向的改变或由于一些新技术的出现等,所以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必要的变更管理措施。

8 总结

综上所述,进行充分的用户需求分析是准确确定项目质量的基础。质量的计划和代码走查,并形成测试工作长效机制,做好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变更管理相关工作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筱舟.论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J].科技风,2012(13).

[2]张学彦.基于信息系统的质量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0(04).

[3]周伟良.软件开发过程质量与产品质量度量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2.

[4]冯海旗.信息系统管理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彭莉(1983-),女,湖南省株洲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当前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

作者单位

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京市 1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