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的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
2017-03-22李海威
李海威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的知识服务体系呈现多模式结合的现象,但由于我国培训教育的技术水平与人才培训的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具备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性网络平台。本文基于AICC、SCORM标准,结合国外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综合课堂教学、在线教学等方式进行架构设计,采用移动互联技术与多终端全媒体结合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的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最终建成高效实用、系统规范的知识服务体系。
【关键词】移动互联 混合式教学 教学网络
1 引言
科技工作者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从而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当今,由于知识膨胀和衰退的加速,在高校学习到的科技知识很快就变得陈旧,作为科研工作者、行业执业人员、普通的从业人员,均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吸收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理解新的理论、了解新的信息,才能在工作胜任自己的岗位,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如何为行业从业人员和科技工作者进行知识更新和扩充,针对性地培养其创新能力,是培训式教学一直在追寻的问题。通过对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了解与应用,特别是国外在知识理新和服务体系方面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可以发现建设一个基于移动互联,即包括网络、手机、移动终端的线上服务平台是及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基于移动互联的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可以将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社会动态、经济动态在平台中进行传播,有利于培育创新型人才,促进知识的更新换代,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有所针对地培养适用人才,更好地为我省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基于AICC、SCORM建设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
国内应用的在线学习管理(LMS)系统,其技术和设计思想大多来源于美国等信息化发达国家,比如北大青鸟教育集团采用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Force 6.0 LMS ),就是采用与美国SKILLSOFT公司合作开发,在课程兼容上一般支持AICC 或者SCORM标准,而国外比如SKILLSOFT公司、NETG公司等提供的电子课程,也基本采用AICC或者SCORM标准进行开发,两者匹配度高。而在国内职业教育等培训实际应用中,视频、WORD、FLASH等非标准课程大量应用,这些课程在仅支持AICC 或者SCORM标准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LMS)中,就很难得到全面完美的兼容管理要求。具体规划如图1所示,通过对该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开发成果,对国际AICC、SCORM标准以及全球学习联盟IMS标准、台湾ELOCC标准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填补了行业空白,满足了客户支持不同课程在线学习并进行学习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大大拓展了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空间和范围,也实现了更加规范科学的培训管理体系的设计。
3 平台的整体架构
基于移动互联的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围绕学科资源库和网络课程进行核心体系构建和开展协作性实践活动。通过多类课程的收集和存储构建学科资源库,这些学科资源库不仅来源于系统后台的课程上传,也来源于网络上热点课程的采集,但这一部分内容由于存在版权问题通常需要用户自行购买,另外,学科资源库同时也来源于平台用户以作品库的形式存在的自身录制和分享。具体架构如图2所示。
混合式学习主要体现在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网络化的学习方式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课堂教学方面,在平台中通过教学环境设置、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课程内容重点与难点讲解、课堂评价等方面体现;在线教学方面,通过多媒体在线教学、在线智能答疑、在线讨论与交流、在线教学评价、基于项目的网际协作学习、在线个别辅导等,打造全方位的移动互联学习平台。为评估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能否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平台中可以开展考试测评、档案袋评价等,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的、发散性的评价。
4 平台所采用关键技术
4.1 移动互联教学及其安全保障
根据移动通信平台先进的技术优势,创新提出移动网络学习平台。利用移动通信平台技术实现随时随地全方位学习的需求,实现多媒体移动学习模式,并且率先在移动学习领域引入学习管理模式,实现学分制的学习模式,使移动学习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查询,内容展现而是教学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移动通信系统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多媒体业务,此时的移动教育在方便性以及服务质量上都将会发生空前的变化,教学活动将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并将得到高质量的保证。将移动通信平台技术用于教育,可以将它作为一个工具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注意力,为教育分配更多的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移动学习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移动通信平台技术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将使移动教育系统给使用者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在移动互联过程中,从各方面考虑交互应用系统的安全威胁,对系统进行足够的安全保护。为了达成安全目标,在技术上实现如下安全机制:标识和认证、访问控制和授权、数据安全保护、会话控制、运行安全保护、加密支撑、安全审计、隐私保护以及其它(如时间戳、随机数产生)等多个方面,每一个安全机制都需要通过相应安全功能点的实施才能得到保证。
4.1.1 用户认证过程中的安全验证码研究
本项目将采用动态的验证码生成以及非持久化的验证码图片存储技术实现用户认证过程中的安全认证码问题。
4.1.2 系统级密钥保存和使用技术研究
在本项目中研究基于推送的主动教育服务管理平台将遵循变换原则、不可见原则、不重復原则、分散保存原则、赋值原则等基本原则进行设计,确保系统级密钥的安全。
4.2 多终端全媒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