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学子开学要准备什么

2017-03-22倪方六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生服包袱书本

倪方六

古代学子开学前会做哪些准备?从古籍记载来看,必不可少的有三样:一份“束脩”,亦即学费;一件“青衿”,类似于现在的学生服;一套“笈囊”,放置书本、衣服等学习和生活物品的收纳用具……

学 费

新学期开始前,学费是古代学子首先要准备的。

古代学费称“束”,根据学业的不同阶段,又有“入塾费”“拜师费”或“谢师酬金”等叫法。为什么古人称学费为“束”?这与孔子有关。当年,孔子提出人人都应该享受教育的“有教无类”观点,普及教育,广收学生。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即肉脯,是用鹽、香料等加工制作而成的腊肉或咸肉一类干肉;“束”,就是10条干肉。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送我10条干肉,我就教你。显然,孔子所言不过是随口说说,此后却成了“学费”的代称,进而又成了老师报酬的通称。

在古代,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只要是公办的“官学”都是不收学费的,但一些民办的“私学”如书院、私塾一类学校都要收学费,谓之“纳费”,以补充教学经费的不足,提高老师的物质待遇。

早期束多为实物,但到后来就是银两钱币一类了,称为“金”。送“金”是古代的一种社会风气,有时也是强制性要求。明沈鲤《义学约》规定:“义学束,东道总备。分四次送,每季仲月十五日送一次,其诸学生家不必又具私礼。”

学生服

现在学生都有校服,古代学子也要穿“学生服”。

在古代,着装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不同阶层的人不能混搭。“青衿”是中国古代最传统的“学生服”,明清时的秀才便全着青衿。

青衿,亦写作“青襟”,并非是明清时才流行的“学生服”。早在先秦时,青衿即已在学子中间穿开。《诗经·郑风》里有首诗叫《子衿》,诗中主人心里想着的那个人,就是穿青衿的郑国学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故《毛诗注疏》就此解释:“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隋唐时的学子也是这般装束。《新唐书》记载:“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人就位。”

为什么学生要着青衿?东汉郑玄认为:“父母在,衣纯以青。”唐孔颖达进一步解释:“是由所思之人父母在,故言青衿。若无父母,则素衿。”这种颜色搭配,其实是先秦时儒家“礼”的需要。

行李箱

现代学子如果去外地读书,往往要带个行李箱。

在中国古代,人们外出装收物件的工具有“褡裢”“包袱”等。褡裢是一种长方形布口袋,中间开口,两端装物。褡裢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两端装纸、笔、砚台、印章印泥、信封便笺等需要随身携带的学习、生活用品。

包袱比褡裢简单多了:用一块方形布料,将需要携带的物品放进去,然后将两个对角各自打结,可挎可背。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的学子,在外出读书时都会背着一个大包袱。

由于书本和衣物如果放在褡裢或包袱内很容易起褶、变形,所以,古代学子多用“笈囊”或“箧笥”“箱笼”等东西来放置学习、生活物品。

“箧笥”,其实是两种功能不同的收纳工具。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箧,箱箧也。”可见箧就是箱子,不过,箧大为“箱”,箱小称“箧”;笥则与箧相对,笥大为“筐”,筐小称“笥”。箧与笥常一起使用,两者的区别是,箧是方形的,多用来放纸本、书籍;笥是圆形的,多用来收藏食物、衣服。

专门用来装书的箧,古人又称为“笈”。《说文解字注》引晋周处《风土记》称:“笈,谓学士所以负书箱,如冠箱而卑者也。”珍贵的书一般都会放在箱笈内收藏,秘不示人,后来代指难得、绝版好书的“秘笈”一词,即由此而来。

与“笈”相配套的是“囊”,囊即口袋。“笈”与“囊”都是古代学生家长为孩子准备行李时的“标配”,故有“笈囊”一说。早期的囊,除了用于盛放印绶、钱币、香料等外,有的还专门用来盛放书本、文具,被称为“书囊”或“书袋”。

选自《老年文汇报》2016.36

猜你喜欢

学生服包袱书本
玩转书本
空包袱
打开书本
同学,请卸下你的偶像包袱
200年前的一个小“包袱”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开在书本里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