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合作视角下合著者的荣誉分配方法

2017-03-21,,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荣誉贡献通讯

,,

科研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科研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研究中的科研合作日益普遍,很多高水平的研究都是国际合作的产物。国际权威杂志Nature2016年在其增刊发表的“2016自然指数-科研合作(Nature Index 2016 Collaborations)”中显示,产出高质量科技论文最多的美国和中国已构成全球科研合作中最主要的双边关系[1]。2012-2015年,在68种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由多个国家作者合作完成的论文数量由2012年的21 460篇增至2015年的24 951篇,上升了16%;从研究机构角度计算,这期间由多个研究机构学者合作完成的论文数量增长了23%[2]。中国科研机构一直积极参与国际科研合作,2015年中国科学院在全球100家平均合作分值最高的机构中位列第四,另有23家中国科研机构也位居100强之列[3]。由此可见,在高水准的科研活动中,国际合作正变得无处不在,而中国在国际科研合作格局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科研合作日益普遍的大背景下,如何界定科研合作者的学术贡献成为一个焦点问题。目前,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估、职称晋升、科技奖励以及课题申请等越来越依赖于其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被引用情况,这一定程度上导致期刊论文的作者合作度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出台政策,只承认论文署名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贡献,导致多名共同第一作者或多名共同通讯作者的论文越来越多。笔者在文献调研中,发现单篇论文具有7名以上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现象并非个例。涉及多个科研单位、数百名科研人员的大型研究存在多名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尚且合理,但如果一篇论文的作者全部是共同第一或共同通讯作者,则其真实性、合理性值得怀疑。当前,在单篇论文的作者人数越来越多、共同第一或共同通讯作者比例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评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 合著者的荣誉分配方法

2007年Nature上的一篇文章指出,随着科研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学科领域的多作者合作已经影响到学者的荣誉分配体系[4]。如何评价作者对合著论文的贡献程度及荣誉分配问题是近年来科学计量学和科研评价领域讨论的热点[5]。《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年修正)》第十三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6]。可见,分配作者荣誉应该考虑参与创作的所有合著者。

娄策群在研究社会科学中合著者的荣誉分配时,提出了取一分配法、划一分配法、等量分配法、等级分配法、比例分配法等多种分配方法[7],这些方法也基本概括了自然科学领域传统的合著者荣誉分配方法。取一分配法就是只取第一著者,其他著者不做统计;划一分配法是将所有著者的权重均计为1;等量分配法是合著者等量分配权重,若一篇文献有n名合著者,则每位著者的权重均为1/n;比例分配法就是按合著者在文献中所完成的字数比例分配权重。而等级分配法就是合著文献中每名著者的权重按其在文献中的排名先后递减,各著者权重之和为1。具体分配方法是:设合著者人数为n,则排名第i位的著者的贡献值权重Wi为:

(1)

上述5种方法中,取一分配法只统计第一作者,用于科研评估时,容易削减科研人员的合作意愿,不利于科研合作的广泛开展;划一分配法则容易造成大量的“搭便车”现象,而且不利于提升机构的科研产出;等量分配法无法区分合著者对科研成果的具体贡献,有失公允;比例分配法虽考虑了合著者在研究成果中完成的字数,但并不适合计算科技论文中合著者的荣誉分配;等级分配法考虑了不同署名位次的作者对合著文献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图1)。

图1 等级分配法

从图1可知,当作者合作度逐渐增大时,第一作者的贡献值权重明显下降,其贡献值逐渐接近于其他作者;当作者合作度较大时,不同署名位次的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值权重区分度非常低,即使排名前几位的作者也不例外;当增加一名合著者时,原来排在末位的作者,有时其权重反倒会增加,这是不合理的。由此可见,随着作者合作度不断增大,等级分配法以牺牲主要作者的荣誉权重为代价而使次要作者受益,与合著者的实际贡献相去甚远,排名前几位的重要作者的贡献被严重地低估了,这是等级分配法的重要缺陷。

2008年,Cagan H.Sekercioglu 在给Science杂志的一封信中指出,很多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Scopus和 Web of Science)在计算被引频次、H指数及排名时都没有考虑作者排名,量化合著者的贡献将会进一步促使合著者明确每位著者的贡献比例。他提出了排名为第k位的作者,贡献为第一作者贡献的1/k,所有合著者的贡献之和为1[8]。换言之,排名为第k位的作者所享有的荣誉是第一作者的1/k。由此可得,第一作者应享有的荣誉权重为:W1=1/[1+(1/2)+…+(1/N)]。同年,N.T.Hagen提出了论文荣誉分配的调和式计量方法(harmonic counting),它是依据论文中的作者排名和作者总数来确定每位作者的贡献,因此可以消除等量分配法造成的荣誉膨胀及平均偏差[9]。调和式计量方法认为,作者总数为N的论文中排名为i的作者的荣誉权重为:

(2)

调和式的计量方法与Cagan H.Sekercioglu的方法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该方法满足了3条基本原则:论文的荣誉由所有合著者共享;第一作者获得的荣誉权重最高,排名第i位的作者比第i+1位作者权重高;作者总数越多,每位合著者所获得的权重越小[9](图2)。

其实,早在1981年Hodge和Greenberg等就在Science杂志上提出了该方法[10],只是当时并未称为“调和式计量方法”,但遗憾的是该方法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也未在文献计量学领域使用。直到2008年Cagan H.Sekercioglu在Science杂志上再次提出,调和式计量的方法才开始受到重视。

图2 调和式计量方法

从图2不难看出,无论作者合作度如何增加,调和式计量方法始终保持着第一作者的绝对优势地位,享有明显高于其他作者的荣誉权重,这比较接近现实情况;当作者合作度较大时,调和式计量方法仍然对合著者的荣誉权重分配保持着较好的区分度;相同署名位次,作者合作度越大,其享有的荣誉权重越低(图2中的各条曲线)。

调和式计量方法能够保证主要作者享有比例较高的荣誉,排名最靠后的作者分得的荣誉权重非常低。与等级分配法相比,调和式计量方法提出的合著者荣誉权重分配方案更贴近实际情况,已获得文献计量学领域很多同行的认可。

2013年,N.T.Hagen发表的论文进一步比较了调和式计量方法与其他四种合著者荣誉分配方法,并分析了五种方法计算化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合著者荣誉权重的区别[11],通过与各学科领域的荣誉分配经验值进行比较,进一步确定了调和式计量方法的优势。

2 通讯作者和共同作者的荣誉分配方法

国内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估、晋升职称等均与其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

很多机构在评估科研人员的科研产出时,只统计署名为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共同通讯)作者的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共同作者数量的大量增加。

共同作者是荣誉共享的一种形式,但也容易出现无限制地增加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人数的情况。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极端情况,所有合著者都是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这意味着所有合著者的贡献基本等同,则每位合著者(假设合著者总数为N)所享有的荣誉为总荣誉的1/N。为了公正地评估每位合著者的荣誉分配,本文提出了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以及共同通讯作者的荣誉分配方法。

2.1 共同第一作者的荣誉分配

随着交叉学科的增多及科研课题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科研合作成为避免重复研究和提高科研效率的必然选择。很多课题是由不同科研单位甚至是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合作完成,在双方贡献相当的情况下,经常需要标注共同(并列)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以等同贡献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方式发表论文,是科研合作的体现,不仅能有效保障作者的合法权益,也可极大地调动不同单位、不同领域之间科研合作的积极性,减少合作矛盾;同时能避免作者为了取得有利名次或通讯作者,将原本完整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分别发表。因此,它是提高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12],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了论文署名的作者必须满足的条件,明确作者署名应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13]。共同第一作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越来越多的论文出现冗长的作者列表和多名共同第一作者,有可能存在虚假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不免带来学术荣誉滥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会无限制地添加共同第一作者,而不考虑他们对论文的实际贡献,他们认为自己是第一作者,添加多名共同第一作者也不会影响自己第一作者的地位。实际上,共同第一作者表示他们对科研成果的贡献最多且基本相同,添加多位共同第一作者就会削减第一作者对科研成果的学术贡献及享有的荣誉。在有些论著中,将排名第4、第5的作者标注为“与第一作者等同贡献”,而排名第2、第3的作者并未标注。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既能保证第2、第3位作者位列前三,又能够使第4、第5位作者成为共同第一作者。因此,需要一种严格的评价机制,对这些随意标注共同第一作者的做法进行约束。

调和式计量方法中,每位合著者的荣誉分配与署名位次直接相关。共同第一作者是一种特殊情况,在计算公式中并未体现,因此需要完善。为此,笔者提出基于署名位次的共同第一作者荣誉分配方法是:假设有N名共同第一作者,分别排名第1位、第2位、第3位,……第N位,则共同第一作者的荣誉权重为:

(3)

按署名位次从前往后的顺序,第一名非共同第一作者的荣誉权重按署名位次为N+1计算,即荣誉权重为WN+1。例如,如果一篇论文前4位作者为共同第一作者,则他们的荣誉权重为(1/4)(W1+W2+W3+W4),排名第5位的作者荣誉权重为W5。有些论文在署名时投机取巧,将排名第1、第4和第5位的作者标为共同第一作者,则他们的荣誉权重为(1/3)(W1+W2+W3),即(11/18)W1。可见,在作者总人数不变的条件下,排名第1位的作者,在添加第4、第5位作者为共同第一作者之后,所分配的荣誉变成了原来的11/18;而排名第2、第3位的作者的荣誉权重分别为(1/4)W1和(1/5)W1。这种方法能够明晰共同第一作者的荣誉分配,对限制共同第一作者的标注、督促作者按合著者的实际贡献规范署名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通讯作者的荣誉分配

作为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发表学术论文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方便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流动性较大,不便于读者与论文作者的联系,通讯作者便应运而生了。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最早流行于美国,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时,导师通常作为通讯作者,逐渐成为惯例。

国内作者向国外期刊投稿时,也遵循该惯例标注通讯作者,后来国内一些期刊也开始标注通讯作者。2010年秦小川等对629种国内生物医学期刊标注通讯作者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65.82%都标注了通讯作者[14]。

国内很多论文的通讯作者是研究生导师或者课题负责人,主导了项目申请、试验设计和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因此,通讯作者是论文相关研究工作和主要学术思想的责任人,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性、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面负责[12]。

在论文中标注通讯作者,除了方便读者与论文作者进行交流外,还可以明确论文的主要责任人,严肃投稿行为,约束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避免出现论点错误及一些表达不严谨的问题。

因此学术界认为,通讯作者是论文最主要的作者,或者其贡献等同于第一作者,这在生物医药领域已基本成为了一项共识。但是否标注通讯作者存在学科差异性,有些学科的论文通常不标注通讯作者。

Hagen在利用调和式计量方法计算医学类期刊作者的荣誉分配时,提及通讯作者的特殊贡献,将通讯作者的荣誉权重等同于第一作者[15],但并没有详述其他位次作者荣誉权重的计算方法,以及同时存在共同第一作者的情况。

为此,笔者提出对调和式计量方法的补充:通讯作者(署名位次为第X位)的荣誉权重与第一作者相同,分别为(1/2)(W1+W2);第2位至第X-1位作者的荣誉权重分别为W3,W4……,Wx;如果第X位之后还有其他作者,则荣誉权重按原来的位次计算,详见公式(4)。如果同时存在共同第一作者,则所有共同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荣誉权重相同。如共同第一作者共有M名,则他们的荣誉权重为[1/(M+1)]*(W1+W2+……+ WM+1);其他作者的荣誉权重结合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权重计算方法,即从前往后第一位非共同第一、非通讯作者的荣誉权重为[1/(M+2)]* W1,其后作者的荣誉权重依次为[1/(M+3)]*W1,[1/(M+4)]*W1等。

(4)

(其中,通讯作者署名位次为X,X≠0且X≠1,i,N均为自然数)

例如,一篇论文有3名作者,其中最后一位作者为通讯作者,则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荣誉权重为(1/2)*(W1+W2),署名第2位的作者荣誉权重为W3,则三位作者的荣誉权重分别为9/22,2/11和9/22。再如,一篇论文有5名作者,排名前3位的为共同第一作者,最后一位的是通讯作者,则共同第一和通讯作者的荣誉权重为(1/4)(W1+W2+W3+W4),排名第4位的作者权重为W5,分别为125/548和12/137。

2.3 共同通讯作者的荣誉分配

在一些大型的科研合作中,经常出现共同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在作者列表中的分布有时比较分散,很多论文中会出现多名共同通讯作者的现象。

从理论上来讲,无论出现多少名共同通讯作者,他们的贡献都是等同的,这一点与共同第一作者类似。因此,共同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贡献都是相同的。

例如,一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有M名,共同通讯作者N名,则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荣誉权重为[1/(M+N)]* (W1+W2+……+WM+N),其他非共同第一、非共同通讯作者的荣誉权重按署名顺序依次为[1/(M+N+1)]*W1,[1/(M+N+2)]*W1等。

例如,一篇论文共有10名作者,其中前3位是共同第一作者,第4、第9和第10位是共同通讯作者,则各位作者的荣誉权重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添加5名共同第一或共同通讯作者后,第一作者的荣誉权重不及原来的一半,而第4作者的荣誉权重接近原来的2倍,第9作者的权重几乎是原来的4倍,非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的荣誉权重均比原始权重有所减少,可见添加多名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会导致合著者的荣誉权重分配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严格、合理的等同贡献作者荣誉分配规则对督促科研合作中的规范署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 合著者的荣誉权重计算方法

3 合著者荣誉权重的应用

本文提出的对调和式计量方法的补充,能够处理包括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署名情况,为合著者分配较合理的荣誉权重。该方法适用性较广,可以将其嵌入现有的各种指标体系中,使之成为原有指标的修正工具。目前科研评估中最常用的两个基本指标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可以使用修正的调和式计量方法进行计算,得出加权发文量Pw和加权被引频次Cw。

计算加权发文量时,先通过修正的调和式计量方法计算出相关作者在其所参与的所有研究中的荣誉权重(作者在其参与发表的论文中的荣誉权重可认为是其发文量权重),再将统计对象的所有荣誉权重进行求和,即可获得该统计对象的加权发文量。特定作者在其参与的所有论文中的发文量权重之和,即为其加权发文量(图3)。同样,科研机构的加权发文量,可通过计算该机构在其参与发表的所有论文中的荣誉权重之和获得。

图3 加权发文量的计算方法

被引频次也是科研评估中常用的计量指标。论文的被引频次荣誉是所有合著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应由所有合著者共同享有,而每位合著者的被引频次荣誉权重应该由其贡献权重决定。

科研评价时,应从合作角度区分不同作者的贡献度,将“作者被引次数”与“论文被引次数”区分开来,充分考虑作者合作和作者署名位次对作者学术水平的影响。

笔者在之前的研究中曾经提出过加权被引频次的概念,一篇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应该基于合著者的贡献权重进行分配,即一篇论文中每位作者享有的被引频次荣誉权重Cwi=Wi*C[16]。统计对象的总加权被引频次通过将统计对象在每篇论文中的荣誉权重与该论文的被引频次乘积后求和获得(图4)。

图4 加权被引频次的计算方法

加权被引频次用公式(5)进行计算,其中合著者荣誉权重Wi的计算参照公式(2)-公式(4)及上文中所述的方法,即先用修正的调和式计量方法计算相关作者在其所参与的所有研究中的荣誉权重,再将统计对象在每篇论文中享有的荣誉权重与该论文的被引频次乘积后求和,即可获得统计对象的加权被引频次。

(5)

公式(5)中,CW表示统计对象参与发表的所有论文的加权被引次数,wij表示该统计对象署名位次为i的第j篇论文的荣誉权重,cij表示该统计对象署名位次为i的第j篇论文的被引次数。

在对科研人员、研究机构、具体学科进行科研评估时,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是两个最常用的基本指标,同时也是很多常用综合指标的基础,例如H指数、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等。所有以发文量或被引频次为基础的评价指标,均可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计算,以加权发文量和加权被引频次代替原始数据,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评估。

4 结语

大规模科研合作的日益增多,给科研评价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更准确地界定一项研究中每位作者的贡献,合理地评价每位作者应获得的荣誉权重,变得十分困难。

当前科研评价的主流方法只考虑了该研究的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共同通讯)作者享有的荣誉,而忽略了其他作者的贡献。

本文分析了基于署名位次的调和式计量方法的合理性,提出了对调和式计量方法的补充——存在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以及共同通讯作者时,合著者的荣誉权重计算方法,并由此计算研究对象的加权发文量和加权被引频次。这种计算方法为修正基于发文量和被引频次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路,将其用于科研人员、研究机构以及具体学科等的科研评估时,能够更加公正地评价研究对象的学术影响力。

猜你喜欢

荣誉贡献通讯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获得的荣誉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海洋贡献2500亿
浮瓶通讯
获奖荣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