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川藏行 圆梦镜头中
2017-03-21于汝文
于汝文
世人常说,川藏线处处有美景,是光与影的世界、摄影者的天堂。作为一名痴迷摄影多年的“老鸟”,自驾走川藏,一睹她面纱后的神秘风采,是我多年的期盼,但因终年使命在身忙碌奔波,无缘前往。恰逢金秋,好友相邀,欣然同行,开始了这24天的川藏圆梦之旅。
天堑考验重重,前行自当奋勇
川藏行方式有多种,虔诚的藏族僧众往往磕长头朝圣,年轻的驴友则多选择徒步或骑行,还有如我们一般选择自驾的。如果时间紧,着急赶路的则可乘坐火车或飞机直入藏腹。我感到无论何种方式,入藏都要经历三重考验。第一重考验:心理障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川藏行犹甚。京城到成都,一路高速,好不畅快淋漓。但过了成都,要翻越4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特别是看见坠落山谷的车辆,常会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第二重:身体适应。行走川藏,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西藏的美景固然是三步一景、五步成诗、十步入画、百步不胜在人间,但初进藏区,变幻莫测的天气,加上高海拔的缺氧和强烈紫外线,普通人多会出现头晕胸闷等反应,最明显的是晚上睡不着觉,只要稍一走快甚至大吼两声,就立刻气喘吁吁、胸闷憋气。第三重:驾驶技术。川藏线分南北两条,北线317国道很多路段至今仍是单车道,会车艰难,所经地区多为偏荒之地,旧时还被称作“地狱之路”。沿途我们翻越了终年烟雾弥漫的矮拉山,穿过“山顶暴雪,山间雨夹雪,山脚骤雨”的珠角拉山,经历了海拔从4000多米直降到1000多米的墨脱路段,碾过不计其数的炮弹坑路、山崖僻路,靠里碰车,靠外侧滑,天黑雨大弯多,有时拐一个弯要倒3次车才能转过来,可谓凶险异常。
最美不过山水,处处惹人心醉
川藏行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山水交相辉映,处处风景如画,一路走来醉人心扉、流连忘返。行驶在317国道上,我们一路颠簸、艰难前行,但看到窗外层峦叠嶂的皑皑雪山,感受着车外透过的丝丝凉意,心情分外畅快。到达南迦巴瓦峰附近时,天上下起暴风雪,视野不足10米,车辆无法前行,这让我们体验到“林海雪原”的感觉,目睹雪山的雄伟壮观。雪山之巅,堆琼积玉几千叠。
西藏有三大圣湖,纳木措、羊卓雍措、玛旁雍措。到西藏的人,一定要邂逅“一措再措”的美丽。位于西藏中部当雄县的纳木措,蒙语称“腾格里海”(即天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置身湖边,远处念青唐古拉主峰清晰可见,如同威猛的战士一般守护着纳木措。对摄影人来说,除了湖水,纳木措最不可错过的就是北部恰多郎卡岛上的圣象天门和三生石了。为了拍摄此处日出与晚霞光影,晚上,我们五个快乐单身汉盖着厚厚的棉被,挤在湖边的帐篷里,伴着牛粪燃烧的滋滋声入眠,真是快乐而又刺激。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池”,西藏的第二大圣湖。站在山口望去,阳光照耀下的湖面碧波如镜,妖娆妩媚,风姿绰约,如蓝宝石般熠熠生辉。当地的藏民用“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措。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来赞美羊湖的美丽富饶。
第三大圣湖玛旁雍措因故未能成行,我们转而去了号称“鬼湖”的色林措。事实上那天我们也确实见“鬼”了,在湖边先后两次莫名陷车。返程时莫名其妙地车辙灌满了水,调头已来不及了,车陷沼泽一动也不动,直到午夜才等来救援。但我们等待途中也发现了夜空中的美丽银河,深邃浩瀚,让人震撼,作为摄影者怎能错过这样的良机。
丹巴號称“千碉之国”,有着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旖旎瑰丽的民族风情,是深藏在横断山脉中的世外桃源。在甲居藏寨,我们看到几百栋造型美观、古朴典雅的藏式民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散布在高山峡谷间,绿树葱葱、流水潺潺,可谓“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树林葱葱、山脚海子粼粼”,如同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绝妙画卷。丹巴的藏寨坐北朝南,整体粗犷、局部精细,各楼层面积不一,设置锅庄室、居室、天井、阳台等多个功能分区,外墙多以白色、褐色与黑色圈涂成条纹,完整保持了嘉绒藏族民居的风韵。
历经百转千回,真情萦绕心头
旅途乐趣除欣赏随处可见的风景外,更在于亲身体验藏区的民俗风情、人文情趣,收获新的人生感悟。藏传佛教在我们这些外来者看来,真的是新奇而又神秘。特别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那句“自古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更让我们对藏传佛教充满好奇。在色达五明佛学院和白玉亚青佛学院,一眼望去,真乃万山红遍,里面居住的都是潜心修行的僧众,有上万人之多,场面宏大,让人震撼。金色的黄昏,红色的房屋,闪着光佛塔,仿佛在海拔4200米的此处,便能找到永恒。置身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前,随处可见各地信徒怀揣着普度众生、感化世间的宏愿,向心中圣地虔诚叩首前行。
一路走来,感慨颇多、收获颇多,真的是乘兴而来、满载而归。雪域高原,真的是一个不来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的神奇地方。西藏,来过,从未离开;西藏,不远的将来,我定会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