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改革思考

2017-03-21陈军民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课标思考价值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科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在新课标理念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在新课标理念下,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出发,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并进一步提出了改革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标;价值;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58-01

教师通过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组织,指导学生探索、了解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感受知识对生活的价值,并领悟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从而实现小学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小学教学生活化在小学数学领域的应用。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

1.1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数学应用与创新能力。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最近发展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多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 教学中结合生活的实践性练习,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全方位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返回到生活中,不但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知识,更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且通过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体验数学对人的发展的价值,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及思维。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快学生成人和成才的速度。如,购房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将设计购房方案作为任务,就是力图使学生体验和感受到数学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价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感受数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到感悟数学思想、领会数学方法、学会数学的思维。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2.1 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小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增强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2.2 熟悉学生的生活背景。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偏窄,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整天在想什么、干什么、对什么比较感兴趣等,以能找到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1)关注校园中的学生生活。如丰富多彩的 校园活动:跳绳、丢手绢等,其中都包含着长短、快慢、大小、多少等数学问题。(2)留心社会中的学生生活。学生可以单独或随家长一道到书店里走一走,看一看书的种类和价格等,也可以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然后搬进课堂,让学生自行解决,需要时老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3)了解家庭中的学生生活。教师要多多通过家访、和学生交谈等方式来了解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并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如学生家里豆浆机的价格等,这样的数学问题就会使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与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的联系是那么密切,对他们就比较有吸引力。

2.3 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化。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情景,让他们凭借生活经验,体会数学价值,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方法。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引出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就会主动地爱数学、学数学。在生活中,学生还能接触到许多课本中未出现、课堂上没涉及而生活中又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这些实际问题不但与课本学习有着联系,而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2.4 用数学语言叙述生活事件。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具有工具性和基础性。由于它可以用来存储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 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运用生活化、趣味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给课堂教学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在"百以内数的认识 "这一节课中,请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数?为什么会喜欢它?这就使学生很自然地把数字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自己就把数字拉进了生活,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3.1 教师的教育意识要生活化。在教育意识中要注意生活,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 教学内容生活化,使教学回归实践,回归生活;同时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有助于预防自杀和网瘾)、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如学习习惯 )以及科学地用眼和用脑,防止数学学习异化成为机械的验算,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成功。

3.2 教学评价要生活化。为加强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的指引,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及统一考试命题时突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教师在平日教学中加强生活化问题的学习。如,在学生学习"10 以内数的认识"后,设计这样的试题:(1)我今年 ( )岁,(2)爸爸或妈妈的电话号码是( ),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增强学习兴趣。

3.3 要重视利用教材中的有效资源。我们在挖掘各种学习资源的同时,不要忽略了现行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如三年级上册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中例一:"从我家到学校有212米,每天要往返两次,每天要走多少米?"其优点并不在于资源本身,而在于可以使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数,并以此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4 知识的应用设计和呈现应体现生活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方 法的呈现上,应具有开放性,不把教师的思路和教材的方法强加给学生,也不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讨论的时间,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思维途径,形成创新的土壤,培养实践能力,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

3.5 要写数学日记。利用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魅力。引导学生多从生活"找"数学、"想"数学和"做"数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世界,及时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如口头、纸质的数学日记和电子的数学日记(教育博客),随时记录下来,从而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让学生的生活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既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 們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就一定会亲近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就会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波.浅析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8).

[2] 王廷奏.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校长阅刊,2005,(5).

[3] 郜舒竹.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数学教学案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

作者简介:

陈军民(1987-),男,汉族,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石小学教师,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新课标思考价值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