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技巧

2017-03-21石志发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提高成绩解决问题高效课堂

石志发

摘要: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解决问题;高效课堂 ;提高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44-01

1.勤于思考,善于提问,学会解决问题

作为普通班老师,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理解,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对于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理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于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要求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会分析,在自己的见解,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炼意志。在解题过程中,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思路,用到哪些所学知识,在引导学生解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沒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排除障碍。这样长期形成习惯后,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

2.努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例如,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教室布置,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一些生活场景,或组织学生进项一些有趣的制作。在校园内模拟商场、游乐场,也可以让学生走向街区,进行调查走访,获取所要的数学信息。这些措施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如讨论交流式、小组合作式、自主学习式……还可以组织学生有计划地搞一些小发明、小创作之类的活动,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2 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提出问题,教师讲解思路,最后教师得出结论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

例如,有一道习题是这样的:小明和小红两家相距500米。小红每分钟走20米。小明每分钟走30米,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同时,小明带的小狗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奔向小红,遇到小红后立即回头奔向小明。遇到小明后又立即奔向小红。如此往返,直至两人相遇。问:小狗一共跑了多远。

我和学生研究这道题目的时候,并没有急于告诉他们做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讨。学生的传统做法是把小狗所走的各段路程加起来。这样,好几个量都是变化的,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各个面露难色。这时,我引导学生,找一找哪些量是不变的,我们能不能从不变量入手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继续探讨。他们发现:小狗所用的时间和小红小明相遇的时间是相等的,那么小狗所走的路程就很容易算出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既锻炼了思维,又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3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高效课堂。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情绪受感性支配。对一个老师的情感,往往决定了他对这门课的兴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在生活上对学生以朋友待之,在课堂上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学生乐学、爱学了,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2.4 精心设计练习,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要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创造、表现以及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如何提高数学成绩

3.1 结合生活,学数学爱数学。数学是美丽的,它的美体现在结论的简单明确,它是一种理性美和抽象美。其次是好奇心,学数学要有想法,要敢于去猜想要带着好奇心去学数学。要从解题过程找乐趣,找成就感。只要好奇心和求知欲变成了解决问题的渴求,就能自觉的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真正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对学习充满了乐趣,才能更自觉地学习和研究数学。

3.2 仔细看书,弄懂数学语言。不爱读数学教科书,是中学的通病。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语言写成,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它语言简洁、逻辑性强、内涵丰富、含义深刻。数学概念、定义、定理等都用文字语言表达,看书时务必留心。预习时要做到五要:(1)要用波浪线划出重点;(2)要将公式及结论做记号;(3)在看不懂、有疑问的地方用铅笔画问号;符号语言有丰富的内涵,要写出,辨得清、记得牢。读符号语言,要说得出它的涵义,辩得明它的特征。图形语言既能放映元素的相对位置,又是数量关系的直接放映。

3.3 认真听课,掌握思维方法。听课要全神贯注,随着老师的讲解积极思维。预习时似懂非懂的概念弄明白了么?疑问化解了么?老师口授的真知灼见、补充的例题、精彩的解法,要抓紧记录下来。写好听课笔记,不但留下一份宝贵的资料,而且也能促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听课时还要做到不断生疑、质疑、敢于提问、答问。要想想老师的讲解是否完整无误,解法是否严谨无暇。板书的范例如果懂了,就应思谋新的解法,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即使自己答案错了,将问题暴漏后,也便于更正。听课最忌盲从,随波逐流,不懂装懂。

3.4 独立钻研,学会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独立钻研学习的习惯必须做到:(1)按时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作业惟有按时完成,才能得以巩固知识,尽量减少遗忘。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增大知识复现率,促进自己的思考力,发挥解决问题的创造力。善于学习的同学还应注意作业的保洁与收藏,因为这既是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是很好的复习资料。(2)应注重书写的规范化。数学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对表达、叙述的过程,符号使用的规定都有严格的要求。因而在做练习、作业、考试时书写都应该规范化。(3)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开拓创新。数学有很强的联惯性,新旧知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借书本知识,进行联想,不但可以增强钻研兴趣,而且能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提高成绩解决问题高效课堂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有的放矢,决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