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要加强读与写的训练

2017-03-21赵静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读书课文文章

赵静

摘要:只有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背,才能更多地积累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和表达效果,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语言、锻炼思维能力。"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这就是说,读书要动脑子,要善于思考,要边读边思。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听与读;读中有思;读中感悟;提高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49-02《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阶段目标"都写着"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每个年级每篇精读课文课后的第一题练习题也写着这同样的话。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体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地方。就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来说,听和读都是学习的输入,说和写才是学习的输出。输出的效果如何,输入的摄取量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加强听与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认真倾听和深入阅读中成长起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因此,我们在朗读教学中要点燃学生朗读兴趣的火种,使学生由害怕朗读转变为喜欢朗读,要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从"要我读"转为"我要读"的良好的朗读意识。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其次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接着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我还经常在班级举行各种朗读比赛。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2.要有目的的读

"读"是有目的的活动,所以"读"要有层次,有重点。对于每一篇课文来讲,都有表现主题的不同层次的内容,有的部分易理解,有的部分不易理解,课文都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因此,"读"不能整篇课文都均衡用力,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训练效果,所以,"读"要讲求实效,讲求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和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不论采取哪种读法,都有一定的目的,要取得一定的收获,所以,不仅要在轮廓上把握整篇课文,通读全文,还要读懂、读会,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反复的阅读以至理解。,对精妙的字、词、句做深究熟读,达到记忆、背诵、运用的程度。做到通读、读会、精读后再整文阅读,从字、词、句中领悟文章的精美,感受文中真情的陶冶,碰撞文中思想感情的火花。"读"能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祖国的语言文字源远流长,精篇华章数不胜数,而选入教材的只是浩浩文海之一粟。学习这些文章,体味作者的意图和文章蕴含的道理,必须通过多读才能体会到。

3.要读中有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道。"这就是说,读书要动脑子,要善于思考,要边读边思。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促思,不仅有利于学生熟读精思,還能促进对文本的巩固强化,当学生熟读精思,品味感悟文章后,才能形成对文章独特的见解。于永正老师说"朗读是活的,要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的生命,尤其是朗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果读的声情并茂,更能深刻的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并体味其境其情,真正实现了走进角色,以读促悟,以读促情,以情激趣。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有这样一句:"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可先让学生读读句子,用换词法理解书中"掠"的意思,然后追问:作者为什么用"掠"而不用"抢"或者"搬"、"拿"、"夺"等词呢?让学生换词朗读,揣摩体会。通过朗读和比较,使学生对"掠"隐含的意义有所领悟,最后再让学生悟出: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侵略者的闯入,圆明园内竟无任何设防,从"掠"字可以看出这一点,从而让学生表达出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仇恨,对清政府懦弱无能的不满,激起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4.读与写相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是通,是理解。书读多了写起文章自然也就容易了,读,是探求新知,积累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而写,则是使其知识化、系统化、条理化,是运用知识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在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为了让学生从方法上有法可依,我结合感人的画面中的语句请学生总结写作的方法,提示学生在写作时可以运用描写方法。例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外貌、心理活动来写一写。在后面的描写中学生果然照这样的方法写,运用比较灵活恰当,做到了学以致用,当然就文思如泉涌了。读写结合锻炼的是一种能力,一种阅读学习后真正的感悟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这样的练习既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可以锻炼学生是否学以致用,并适当把课文进行合理的拓展,达到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

5.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采用让学生全文读、部分读、领读、轮读、个人读、接力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全班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地以及草原上的羊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朗读作为阅读教学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只有靠经常的反复训练,才能形成;也唯有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方能培养语感;也唯有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指导,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治情感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读书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