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7-03-21庄方瑜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研究性探究语文

庄方瑜

摘要: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不断凸显。本文认为,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创造学习是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该模式同时强调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相结合,当前学习与将来应用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其作用,最后从调查摸底、确定研究专题、合作探究、形成结果并交流、检查反馈等几个环节探讨了该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学习;合作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43-02初中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开展合作研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确定学习的内容,通过学生自主的收集整理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从而判断信息真伪,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最终获得独特的个体体验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渗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在教学上,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点拨学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开展合作交流,加强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初中语文课文环节,更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了研究性学习在语文学科学习中的地位。那么,要如何推动开展课题学习和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学习方式,达到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水平,增强学习能力的目的呢?就此本文为了探索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就初中语文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探。

1.开展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1.1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在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的基础上。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是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究的运用,通过模式的建设,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行为地位以及课堂的组织方等得到较好的定位,有利于中学语文学科的学习。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的目的在于通过模式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强调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创造学习是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布鲁纳认为,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其教学目的不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创造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通过自己探索学习的基本学法,对问题勇于提出独立的见解,勇于寻求新的理论,不跟随大流,不人云亦云。它不仅强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只有建立在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相结合、当前学习与将来应用相结合。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为载体,强调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只有采取小组合作和个人独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尽量使课题的研究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以此来带动学生的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 诊断、归纳、演绎等方式来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教师巡视点拨,对于学生的独立见解给予鼓励,促进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切磋,将个体信息资源共享,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占有资料,相互启发,相互争论,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推进研究,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结论。

同时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学习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相结合的目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自然地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整合构架,用发现的眼光来看待知识,独特的观察视角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激发出不同学习体悟,从而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领悟,知识的记忆也更加深刻持久,因此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沿着更加深广的方向拓展。

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当前学习与将来应用的相互结合。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创造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团队互相促进的力量使当前的学习调整出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更加注重实用性,大量信息的收集归类、选择分析、整合辨析、综合表述等过程,使学生能更好的解读文本。互助学习的教学沟通了独立的学习个体,交流了不同的学习方法,促进了个体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所在,只有个体学习能力的提高,才能把当前学校学科知识学习、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因此可以說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是促进当前学习与将来应用的相互结合的最佳模式。

2.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其作用

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兼备开放性、能动性、整合性、互动性与前瞻性。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它跨越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主收集材料,大量的阅读促进了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教师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也得到巩固,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做好教学的组织、设计、指导和点拨工作,教师应定位为主导者,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定和实现。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发展,尊重与信任促进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往往能培养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善于鼓励学生间的探究研讨,而且要促进学生的疑、思、问、悟、学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掌握知识、整合知识、得到新的知识成果。

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疑问,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自主选员组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探究。研究性教学的课题选择,可以由学生自主提出,也可以由教师给出学生选择,学生对多信息进行筛选辨析,发挥团队与个人的力量,整合原有知识,创新突破达到最终的成果表述。可以说互动的课堂,碰撞的思维,情感的抒发,使语文课堂获得了人性美,充满了人情美。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对于知识学习是充满渴望的。教育的前瞻性设置,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3.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环节设置

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因其具有开放性、能动性、整合性、互动性与前瞻性的特点,因此对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挖掘语文的文学美,在课内课外加强交流互动,无疑可以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初中语文的研究性课堂教学,可以由师生共同探讨,确定主题,合作交流并最终起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它既达到了教育效果,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考能力。具体实施,包括调查摸底、确定研究专题、合作探究、形成结果并交流、检查反馈五个基本环节。

3.1调查摸底。问卷调查和课内外讨论等是调查摸底的基本形式。其中问卷调查是结构化的调查,它能达到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间的文字交流,同时又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因此能较好的真实的反应出被调查者的想法,同时问卷调查可以周期性的展开,而不受调查组员变更的影响,可以长期跟踪某些教学问题,使教学难题得以突破解决。课内外讨论是调查摸底最经常采用的形式,要避免组内个别优生包办问题,讨论不深入到问题实质,或者设置题目跳跃性太强,学生无所适从的现象。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补,根据座位的安排,可以设置同桌讨论、四人小组讨论或自由组合参与讨论多种模式,教师应积极参与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想,提出不同见解,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

中国文化浩如烟海,涉及到了人类生活、情感的方方面面,要全面研究既不现实,也不必要,因此如何从中选择有意义的专题供学生进行探究是开展研究性课堂教学的首要工作。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专题与学生共同探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然后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内外讨论等形式深入进行调查摸底,从而筛选确立有价值的专题。

3.2确定研究专题。通过第一阶段的调查摸底,师生初步形成了拟研究的专题。当然,这些专题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能贴近学生,贴近时代;二是要难度及范围大小适中,太大太难,以中学生的水平难以完成,过小过易则不具挑战性,难以出成果,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就应该充分民主,让学生自主选择专题。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的专题选择,往往较多的从课本出发进行拓展,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文本的领悟,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大阅读量。教师可以结合课后习题转化为研究的专题,多方面设题目进行辨证分析,不简单的满足于获得答案,还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能深入问题辨证答题。还可以结合文学人物与事件进行专题分析,多方比较理解人物的心理与所处的年代背景,在比较中体会和认识人物的意义,如此很快研究的成果也将在比较中诞生。

3.3合作探究。明确专题后,就可以进入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即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包括了几个过程,一是进行分组分工,由志同道合、有共同研究兴趣的同学组成合作小组,并进行合理分工,在分组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考虑同学的不同个性特点,尽量做到互补,以利于集思广益,激荡思想;二是要指导学生做好计划,一个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可以让学生明确目标与进程,少走弯路;三是要收集资料,为研究作好铺垫,资料多寡要适中,过少则研究成果缺乏深度,过多则容易遇上"信息垃圾",尤其是在网络上收集资料;四是阅读探究,结合精读与泛读,对作品进行分析。分析要体现个体阅读的独特视角,要有个性化阅读。

3.4形成结果并交流。通过小组的分工合作探究之后,各个小组在充分吸收消化了参考资料后,深入讨论并进行反复酝酿,最终得出结论性的意见。之后在课堂上各组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互通有无,实现成果共享。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根据实际专题的需要,选择辩论会、现场表演、小型展览、组织报告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选择图画、视频、诗歌、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把研究的内容生动地展示出来。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促进交流,实现成果的强化,促进学生的学习。

3.5检查反馈。结果交流之后,教师应注重与同学共同探讨,检验成果。看看研究性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整个探究的过程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同学们对语文课堂的文本理解是否能达到加深加强的目的,对研究性课堂教学中遇见的问题有没有引起足够的思考,要避免畏难情绪,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总结。检查反馈是重要的环节,它可以采用并将检查的结果反馈于下一次研究性课堂教学中,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效性。因此,教师在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注意记录,注意随时反馈,随时调整。

4.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课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4.1研究性课堂教学可以分为多节课或多时段进行,不一定要求一定要在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也有利于上课时间的合理运用。但是教师应当注意课程内容的连续性与系统化,使专题间的联系性加强。

4.2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两者之间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互相转换,教师因根据课程的不同变化上课的模式,不能死硬照抄,同时也不是所有的课都必须使用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

4.3研究性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年级,知识经验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研究问题与研究领域。研究问题的設置与提出应该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相当,要给学习者学习的动力以及选择余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避免求急的心态,不能过分提高要求,否则学生可能因为畏难情绪的产生而对所研究的内容失去信心。

4.4对于研究性课堂学习的成果展示也不一定是论文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变化,如小组展览、组织报告,表演展示等,只要学生去思考了,如果能体现独特的视角,能有所得,就应当给予表扬。同时也不要求一定要有新的发明与创新,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学生的思维是还没有那么成熟与系统化的,教师要能鼓励学生,即使是把前人的东西进行整理,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进步。参考文献:

[1]袁秀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李杰.初中阶段大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

[3]白海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3,06:124.

[4]张笑宇.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五步法"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初探[J].北京教育(普教),2013,03:53.

猜你喜欢

研究性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