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六步导学法
2017-03-21程松
程松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07-01中华文明源远流長,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词是提高文学素养,陶冶精神情操的重要途径。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了较大的比重,要求背诵的课内外古诗词总共有100多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纵观新课程改革后这五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涉及到古诗词考点的分值,每年都占试卷总分的十分之一左右。可见,应当相当重视古诗词教学。
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词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较被动,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另外,课堂的教学方法又比较呆板,死气沉沉。许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词进行肢解。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没有个性的阅读必然导致学生兴趣的丧失和能力的降低。
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可终身受用无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古诗词六步导学法,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有章可循,事半功倍。归纳起来,就是"六会"。即"会读"、"会写"、"会译"、"会析"、"会悟"、"会用"。
1.会读
古人对"读"早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可见,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径,是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那么,该怎么样读呢?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出节奏、停顿。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感受到古诗词特有的韵味。朗读时要做到读音正确,停顿恰当,语调合理。要反复读,直到琅琅上口,自然成诵,书上的营养才真正化为自身的血肉 。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是古诗词学习必由之路,也是古诗词学习的正途。让学生熟读成诵,既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深厚的语文积淀,提升其人文素养。希望课堂上能少些慷慨激昂的讲解,多些声情并茂的诵读。教学中可借助标准的朗读磁带,让学生听准读音,再标示节奏停顿,最后模仿,熟读成诵。
2.会写
就是能正确默写,不出现错别字。能读能诵只是口上功夫,重要的是会写。语文教学强调读写结合,读的最终目的还得落实到写上。我总结出了"五官齐动法",就是眼看、口读、耳听、手写、心记,让学生多种感官同时互动,读写记三位体,相互结合,提高记忆效率。
3.会译
就是能整体感知文意,理解其中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借助工具书,参考语文书上的注释就能办到。
4.会析
就是会从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来具体感知。思想内容包括,诗词中描写了什么人,叙述了什么事,勾勒了什么景,介绍了什么物,抒发了什么情,阐明了什么理。概括起来就是人、事、景、物、情、理六个方面。艺术形式抱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偶、象征、用典等。分析时要抓住意象进入意境,品味其中的情感和理趣,受到美的熏陶。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1)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2)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意象,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这样的意境: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情境交融,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5.会悟
就是对诗词中的人、事、景、物、情、理六个方面中一个或几个主要的、感兴趣的再进行深度揣摩,最重要的是景、情、理。要引导学生抓住意象,进入意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心灵相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审美体验,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如杜甫的《望岳》。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我们从中可以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道理。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 ,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三 、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 、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由此让人产生联想,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追求更高远的境界。
6.会用
就是学以致用,将诗词中的名言用于口语交际或写作中,使自己的文化品位提高,文学素养加深。如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朋友表达美好祝愿,用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鼓励人们乐观面对挫折失意,用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倡导发扬奉献精神等等。
古诗词教学中的"六会",体现了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便于学生掌握。但在教学不同的内容时,要有所侧重,不可机械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