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经验、权力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2017-03-21谢荷锋刘姿牟腊春
谢荷锋 刘姿 牟腊春
内容提要:高管的经验与知识是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本文基于知识转移视角检验高管跨企业流动对企业战略学习的影响,以及流入高管的权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发现高管的跨企业流动有利于企业间的战略学习,流入高管的权力对高管经验与现任企业战略学习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高管经验;高管权力;战略学习
中图分类号:F270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2-0118-08
作为企业战略的制定者,高管负责企业的组织与协调,并对企业经营管理拥有很大的决策权与控制权。更值得注意的是高管在企业间战略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管在前任企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任企业的战略选择、市场进入与产品开发等[1]。本文以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企业的配对数据为样本,主要检验流入高管对现任企业战略学习的影响效应,以及高管权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企业战略学习
企业的战略决策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反映了决策制定者的认知模式与价值观,决策制定者的背景特征潜在地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决策。作为领导核心,高管承担着发起和实施企业战略变革的责任[2],有权威和权力进行战略规划[3],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如担任其他公司的外部董事)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有资源和能力进行战略变革[4]。
基于资源观视角,高管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经验是企业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嵌入高层管理者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是其在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累、感悟而获得的特有资源,大多具有意会和干中学的特征,难以被模仿和复制[5]。高管的流動往往伴随着知识的转移,高管前任的背景和经验会构成流入企业关键和潜在的特有资源,这些资源对现任企业未来的战略行为,特别是新产品市场的进入战略具有重要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现任企业的战略变革[6]。
产品创新是企业战略变革的重要表现,创新不仅是企业知识创造的关键形式,也是对知识整合、吸收、转化、再创造的过程[7]。产品创新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方面,企业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利用高层管理者的知识、技能与经验,最终实现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等技术知识方面的创新[8]。持有产品行业知识与专业知识是实现产品持续有效创新的基础,在相关企业或行业工作是获取行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重要方式[7]。外聘高管进入企业后,企业战略变革的方向往往与其前任职业经历密切相关[9-10]。Boeker(1997)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产品战略变革时,外聘高管更加倾向支持与其前任企业相似的产品战略[6]。一般情况下,个体的职业经验与其工作经历密切相关,因而在职时间、职位等常常被作为经验的代理变量[6,9]。但是,对于特定的个体来说,其经验的内涵存在差异。相较一般管理者和基层员工,高管的经验结构更倾向于战略层次,他们的知识与其说与在职时间有关,毋宁说与职位攸关,职位越高越有可能参与、了解和学习企业的高级管理经验,特别是与企业生死攸关的战略方面的知识,如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的高级、“概念化”和高度系统化的知识。此外,企业系统性的知识往往内嵌于多部门、多团队和多流程之中[11],相较一般员工,高管职位越高,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越有可能。因此,相对在职时间对单一的专业性知识累积的测量,职位更能测度高管掌握的战略层次的知识和经验。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高管前任企业的经验与知识对现任企业产品战略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高管在前任企业的职位越高,现任企业新开发的产品类型与源企业已有产品类型的相似度越高。
(二) 高管权力
高管权力是指高管在战略决策过程中拥有对决策施加影响的能力[12]。在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中,高管权力的大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战略选择[13]。不同高管所拥有的权力大小不同,其影响企业战略选择的能力也存在差异[14-15]。因此,外部高管跨企业流动导致的战略学习会受到转移高管权力大小的影响。
企业的战略制定通常伴随着高管权力的运用。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进行战略选择时,高管会尽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选择对其有利的战略决策方案,高管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通过权力对其他行动者施加影响[16]。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管都拥有这个能力与权力。一般而言,高管权力越小,利用权力对战略决策施加个人影响的能力就越弱。 Finkelstein(1992)研究指出高管通过权力的应用能准确的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选择[13],高管在战略决策方案的选择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自身的利益,同时也要确保方案正常通过。
企业在制定战略决策的过程中,战略学习通常被认为是增强战略决策“合法性”、保证决策方案得到认同的有效方式。高管为了使自己期望的战略决策得到认可,而学习其他企业的“创新”行为来说明其偏好的战略决策的“合法性”[17]。高管可以通过战略模仿的方式增强决策的合法性[18],决策合法性主要分为存在强制要求的合法性和应对企业不确定性的合法性[17]。一方面,强制要求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正式强制要求通常来自于正式的法律或法规的要求,非正式强制则多数来源于社会文化的期许;另一方面,企业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企业实施某种战略所产生结果不确定或企业目标不确定等,高管在企业实施战略变革时可能无法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通过战略模仿来获得采取某种行为的“合法性”。
综上,高管权力越小,对所偏好的战略决策施加影响的能力越弱,则其利用战略学习保证战略决策正常通过的可能性越大。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高管权力影响跨边界战略学习,高管权力越小,现任企业开发的产品类型与源企业已有产品类型的相似度会越高。
高管流动往往伴随着个体知识、经验的转移,这为企业间战略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机会。流动员工作为“移动仓库”,其拥有的知识、经验会随着储存主体的流动而进入新企业[1]。当转移高管进入现任企业,现任企业更加有可能选择与转移高管经验背景相关的产品战略[6]。高管知识经验的转移效果通常与其自身所拥有的权力密切相关,高管权力越大,现任企业对其携带知识的吸收与转化越明显[9,19]。高管前任背景经历(如学历、职业经历等)所形成的权力会影响企业战略选择的内容,并最终决定着战略发展的方向[2]。
作为影响知识经验转移的重要因素,权力是战略学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转移高管的权力大小影响着现任企业对转移高管知识、经验的吸收与转化。一是转移高管的权力越大,其在战略学习过程中处理组织、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越强。高管权力是指高管拥有的处理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不确定性的能力。内部资源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其他高管与董事会,外部资源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企业的业务与行业环境[6]。转移高管正确处理好内部与外部资源不确定性的能力,是确保其自身的知识、经验被现任企业吸收与转化的重要条件。在整个高管团队中,权力拥有者可以运用强制力或个人魅力来迫使他人改变自己的行为[20]。二是转移高管的权力大小与其所携带知识资源的吸收与转化效果密切相关。企业战略学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是对转移而来的行业或企业专用型知识资源地转化与再创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经验都能够被吸收转化,高管知识经验的转移还受知识源、接受者以及知识本身的影响[21-22]。更值得关注的是,高管的权力影响知识吸收与转化的效果,高管在跨企业流动中所拥有的权力影响着现任企业对知识的吸收与转化[23-24]。即转移高管的权力越大,其知识与经验被转移的程度越高,现任企业的战略学习效应越强。
综上分析,高管权力在企业间的战略学习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3:转移高管的权力调节流入高管经验与企业战略学习效应的关系,其权力越大,高管经验与企业战略学习之间的关系越紧密。
综上,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如图1。
二、数据收集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选择国内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樣本,选择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主要基于三个原因:第一,企业所处的行业可能影响其战略选择[25-26],选择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控制行业因素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第二,在上市公司中,无论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制造业企业的数量都多于其他行业企业数量的总量,制造业企业数量多,为转移高管源企业与现任企业的数据配对提供了方便;第三,国家对于制造业产品进行了明确的分类,这样可以对产品的类型进行准确测量,减少了由于产品分类而造成的误差。因此,本文选择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523家企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1 083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选取的高管职位综合了以下两个方面的信息:首先,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以及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将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长这些职位作为高管人员;其次,在企业的年度报表中披露总工程师的企业,将总工程师也界定成高管;最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包括董事长,董事长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界定的高管职位包含董事长、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和总工程师。
采取两种途径进行数据收集:第一,采用搜集二手数据的方法,搜集了公布于巨潮资讯等财经类网站的制造业上市公司2000-2012年的年度报告,并利用新浪财经、搜狐财经等相关网站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补充。由于本文搜集的数据是六年的数据(高管转移前两年、转移当年以及转移后三年),但是上市公司的数据在网络上最早只能追溯到2000年。为了尽可能地消除转移高管只在现任企业工作一年的情况,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制在2002-2009年间有高管转移的制造企业。因此,本文通过筛选一共获得符合条件的转移高管106名和相应的企业106对。第二,通过国泰安数据库中的中国上市治理结构和研究数据库,在众多有关高管变动的数据记录中进行筛选比对,最后获得在手工搜集过程中符合条件的但是遗漏的三条记录,并对数据进行了补充与完善。所以,最终筛选出了109名符合条件的转移高管和109名配对企业。
当然,由于样本中某些高管在现任企业上市前已经任职,或者公司年报中信息披露不完全,这可能导致某些数据难以搜集,所以删除了无法获取资产总差额、报酬、股权、经历的职位数的3个样本。这些数据的删除不会影响统计结果的可靠性,这是因为高管前任在职时间和教育程度在回归模型中为自变量,而自变量的数据删失一般不会影响估计的无偏性[27]。综上,最后纳入分析模型的有效样本为106对。
(二)变量测量
1战略学习效应
战略学习效应是指因高管跨企业流动而导致现任企业向源企业进行战略学习的效应。本文主要关注高管跨企业流动过程中,现任企业向源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的模仿与学习,也就是说现任企业是否会受转移高管的影响,选择向源企业模仿与学习,开发与源企业已有的相似的新产品。在具体的变量测量中将战略学习效应操作为现任企业在高管流入后三年内开发的新产品类型中,与源企业高管流出前两年产品类型相似的比率,学习效应的计算公式为[28]:
学习效应=
[SX(]目标企业后三年与源企业前两年产品相似的新产品数量[]目标企业后三年新研发的产品类型总量[SX)](1)
本文主要是利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产品的分类,对具体产品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参照Boeker关于产品战略研究的方法,产品分类采用四级编码的方式。在对产品的分类中,国家标准只统计到四级编码,而且四级编码下有很多产品,有些不同的产品可能属于同一级四级编码,本文将这些产品按照同类产品进行编码,不分别计算。例如当源企业A在转移前有1、2、3三类产品,B企业在转移前有4、5、6、7四类产品;高管转移到现任企业B 后,新开发产品有2、3、8、9四类产品,高管转移后,现任企业B新开发的产品有两类与转移高管的源企业A相同,所以学习效应为1/2。
2高管前任企业的经验
衡量高管前任企业的经验通常采用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以及前任在职时间[2,6]作为代理变量,本文主要关注的是高管转移对现任企业战略学习效应的影响,所以对于高管自身某些原因的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教育背景、专业等。此外,高管“携带”的概念性知识资源的质与量,通常与其在企业的职位高低有关[29-30],本文最终选择了转移高管的前任企业职位作为经验的代理变量。前任职位的测量采用的是0-1编码的方式,副总经理及以下的编码为“0”,总经理及以上的编码为“1”。
3转移高管权力
权力通常包括专家权力、结构权力、威望权力以及所有权权力四个维度[13],本文在测量权力时分别从权力的四个维度选择相应的指标,最终对所有的权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专家权力:现任职位和转移前经历的职位数是衡量专家权力的主要指标。高管职位的高低通常被认为是权力的重要体现。Mintzberg(1973)在研究中指出转移高管在现任企业所任职位越高,其所拥有的权力可能就越大[31]。高管职业经历代表其拥有的专家权力,高管广泛的职业背景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处理各类风险。研究显示高管的职业背景越丰富,其处理企业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就会越强。高管转移前经历职位数的测量方式是搜集高管在转移前经历的职位数。
结构权力:已有研究表明结构权力通常包括头衔、报酬以及高层头衔比例等指标。高管头衔个数与其权力的大小密切相关,高管头衔个数越多,则权力越大[9]。Harrison等(1988)研究指出额外拥有董事会主席头衔的CEO比未拥有额外头衔的CEO权力更大[32]。对于头衔的测量采用的是高管转移后三年拥有头衔数的均值(包括转移当年)。报酬是高管权力的重要体现,报酬的差别为权力距离提供了重要信息[13]。为了避免将指标限制在0-1,报酬测量将高管拥有的收入与分红除以高管团队中最高报酬(若转移高管为最高报酬,则除以高管团队中第二高报酬)。高层头衔比例是指在整个高管团队中,职位高于转移高管的高管人数在整个团体中所占比例。
威望权力:高管的教育背景往往是高管威望权力的重要体现,某些高管职位的候选者通常具有精英教育背景。Finkelstein(1992)指出拥有较高教育背景的高管在整个团队中可能更具影响力[13]。高管教育背景编码从1-5,“1”表示中专、高中及其以下的,“2”表示大專,“3”表示本科,“4”表示研究生,“5”表示博士。
所有权权力:已有的研究显示高管拥有的股权、家族相关者的股权、是否为企业创始人或与创始人存在社会关联等因素都将影响所有权权力[9,13]。然而,由于将研究对象控制为转移高管,避免了来自家族相关人员的股权以及是否为创始人或与创始人存在社会关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移高管的股权成为体现其所有权权力的重要指标。高管股权的测量采用“0-1”编码的方式:“0”表示没有拥有股权,“1”表示拥有股权。
4控制变量
为了有效地提高本研究的内部效度,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控制。首先,需要控制来自高管自身的影响企业战略学习的因素,如年龄。其次,除了控制来自高管自身的干扰,还应控制来自现任企业的影响,如团队规模等,团队规模会影响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交流过程[33]。
最后,由于本文主要研究转移高管权力对跨边界战略学习效应的影响作用,而将现任企业与源企业的产品相似度作为战略学习的代理变量,因此必须控制因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所导致的产品战略相似性,即高管转移前的产品相似度。具体的操作方式是计算高管转移前配对企业相同产品类型数量占现任企业所有产品类型总数的比率。当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就算没有高管的转移,由于行业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趋势,或者由于其它方面的原因,如后进企业向先进企业学习、小企业向大企业学习、绩效差的企业向绩效好的企业学习等也可能会导致企业间产品战略的相似性。为了控制该现象,我们选取了源企业和现任企业的员工总差额、社会平均影响度差额以及资产总差额的相关数据。企业员工总数差额和资产总数差额衡量方式是利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而社会影响度差额则是通过百度词条中出现的频次作为衡量标准。三个控制变量的测量采用的是相对数据,即源企业和现任企业的员工总数差额对数、绝对社会影响差额对数和绝对资产总差额对数,以此衡量源企业与现任企业间的相对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最后获取的数据描述性统计及其相关情况如表1所示。
三、假设检验
通过回归模型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2显示,其中所有模型中的因变量均为“战略学习”。总体来看,回归结果与本文的相关理论预期基本一致。对于控制变量,我们发现产品相似度、社会平均影响度差额、资产总差额对跨企业战略学习影响显著,充分说明了即使没有人力资源的跨边界流动,出于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间相互模仿的原因,企业之间也会发生战略学习。产品相似度越高,企业战略学习效应越明显;社会平均影响度差额和资产总差额越大,企业间产品战略学习效应越强。
我们检验了相关研究假设。模型2检验了研究假设H1,回归结果表明转移高管的前任职位对企业的战略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高管的前任职位越高,现任企业的战略学习效应越明显。正如前述,高管前任职位反映了其在前任期间累积的经验。因此,这一结果也暗示高管前任企业的经验与知识对现任企业产品战略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假设H1得到验证。
模型3检验了H2。回归结果表明转移高管拥有的权力负向影响现任企业的战略学习效应,结构权力、专家权力、所有权权力负向影响现任企业的战略学习,并且专家权力的影响稳定显著,但结构权力与所有权权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模型6和模型7中,威望权力和所有权权力负向影响企业的战略学习,且影响稳定显著。因此,结果总体显示,高管的权力越小,现任企业与源企业产品的相似度越高,假设H2得到验证。
在模型4、5、6、7中,分别利用结构权力、专家权力、威望权力和所有权权力与前任职位进行交互,检验高管权力对高管经验与现任企业战略学习效应关系的调节作用。回归结果表明尽管结构权力与专家权力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威望权力与所有权权力的调节影响稳定显著,表明转移高管的权力越大,高管经验与现任企业战略学习效应的关系会更紧密,这与研究假设相符,假设H3基本得到验证。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主要利用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配对样本数据,检验了高管跨企业流动对现任企业战略学习的影响,以及转移高管权力对高管经验与现任企业战略学习效应关系的调节作用,结论如下:第一,转移高管对现任企业的战略学习有促进作用。现任企业的战略学习效应受到转移高管前任企业职业经验的影响。第二,转移高管所拥有的权力影响企业间的战略学习。高管权力对企业战略有显著负向的影响,这说明转移高管所拥有的权力越小,企业间战略学习效应越明显。这是由于流入高管为了使自己偏好的战略决策“合法化”,而选择战略模仿达到自己目的。因此,权力越小,高管越倾向通过战略模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第三,转移高管的权力调节了企业间战略学习和高管经验的关系。转移高管权力越大,高管经验与现任企业战略学习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威望权力与所有权权力正向调节高管经验和企业间战略学习的关系。
本文对于企业外聘高管和企业战略变革实践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企业而言,为了实现通过战略学习而进行的战略变革,可以在聘请外部高管时使外聘高管的权力相对高于其他高管,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战略方向朝着流入高管源企业的方向发展。此外,由于高管权力来源于不同角度,在选择高管时应当从高管的所有权权力、专家权力、威望权力以及结构权力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选择合适的高管;在聘选高管人员时不仅要对高管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还需要了解源企业和现任企业的相关情况。综上,高管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外聘高管进行企业间战略学习已经成为企业快速进行战略变革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Corredoira P and Rosenkopf L.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The reverse transfer of knowledge through mobility 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159-181.
[2] Hambrick D C, Mason P A. Upper echelons: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its top manage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9(2):193-206.
[3] Lenz R T, Lyles M A. Managing human problems in strategic planning systems[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986, 6(4): 57-66.
[4] Cao Q V. Predictions of individual-tree and whole-stand attributes for loblolly pine plantations[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6, 236(2): 342-347.
[5] Castanias R and Helfat C. The managerial rent model:Theory and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27:661-678.
[6] Boeker W. Executive migration and strategic change: The effect of top manager movement on product-market entr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213-236.
[7] Nonaka 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5(1): 14-37.
[8] 謝荷锋,彭华训.权力距离对组织内知识分享动机,机会与效果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15(1): 64-68.
[9] Bigley G A, Wiersema M F. New CEOs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refocusing: How experience as heir apparent influences the use of power[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2,47(4): 707-727.
[10]Geletkanycz M A,Black S S. Bound by the past? Experience-based effects on commitment to the strategic status quo[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27(1): 3-21.
[11]Kogut B,Zander U. 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3): 383-397.
[12]Pfeffer J. Power in organizations[M].Marshfield,MA: Pitman,1981.
[13]Finkelstein S. Power in top management teams: Dimensions,measurement,and valid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2,35(3): 505-538.
[14]Allison,Graham T. Essence of decision[M].Boston: Little,Brown,1971:571
[15]Bourgeois III,L. Jay,and Kathleen M. Eisenhardt. Strategic decision processes in high velocity environments: four cases in the microcomputer industry[J].Management science,1988,34(7): 816-835.
[16]孙健,卢闯. 高管权力,股权激励强度与市场反应[J].中国软科学,2012(4):135-142.
[17]Knies E,Boselie P,Gould-Williams J,et al. Special issue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5,26(3): 421-424.
[18]Meyer J W,Rowan B.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340-363.
[19]He Q,Ghobadian A,Gallear 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s: The role of pow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3,141(2):605-618.
[20]Weber M. Economy and society[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alifornia: Los Angeles,1922: 67-72.
[21]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 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27-43.
[22]Ko D G,Dennis A R. Profiting from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impact of time and experienc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1,22(1):134-152.
[23]Westphal J D, Fredrickson J W. Who directs strategic change? Director experience, the selection of new CEOs, and change in corporate strateg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12):1113-1137.
[24]Nakauchi M,Wiersema M F. Executive succession and strategic change inJapa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5,36(2):298-306.
[25]Tushman M L,Rosenkopf L.Executive succession,strategic reori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growth: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the US cement industry[J].Management Science,1996,42(7): 939-953.
[26]Abreu M,Faggian A,McCann P. Migration and inter-industry mobility of UK graduate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5,15(2):353-385.
[27]Wooldridge J. 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M].Cengage Learning,2012.
[28]謝荷锋,周伟伟.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基于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商业研究,2015(7):121-130.
[29]Phillips J. D. A genealogical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life chances: The parent-progeny transfer andSilicon Valley law firms, 1946-1996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2, 47:474-506.
[30]Ghosh A,Martin X,Pennings J M,et al. Ambition is nothing without focus: compensating for negative transfer of experience in R&D[J].Organization Science,2013,25(2): 572-590.
[31]Mintzberg H. Strategy-making in three mode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pre-1986),1973,16(2): 44.
[32]Harrison J R,Torres D L,Kukalis S. The changing of the guard: Turnover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top-management position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8: 211-232.
[33]Aubé C,Brunelle E,Rousseau V. Flow experience and team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team goal commitment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14,38(1): 120-130.
Managerial Experience, Power and Strategy Learning across Enterprise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Transfer
XIE He-feng1,LIU Zi1, MOU La-chu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China;
2.Hunan Financial and Industrial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Hengyang 421002,China)
Abstract:Executives′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are the core resources for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transfer,the paper tests the effects of executive′s flow across enterprises on strategy learning between enterprises,as well a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he migrated executive′s power.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show that executive′s flow across enterprises is beneficial to strategy learning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the migrated executive′s power significant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rial experience and strategy learning of the current enterprise.
Key words:managerial experience;managerial power;strategy learning
(責任编辑: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