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品德与生活携手,让活动走进课堂

2017-03-21李英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品德教材儿童

李英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课要体现生活性和活动性。实施有效的活动化教学,是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学活动目标的有效达成,要求教师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认真解读教材,做到活动有针对性,活动内容体现生活性。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设计出突显实效性、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前、课堂、课后活动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生活。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活动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56-0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实施有效的活动化教学形式策略,是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要求。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源于儿童社会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儿童的主体参与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形成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那么,怎样才能把握行之有效的活动化教学,让学生真正地活动起来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1.确立明确的目标,活动要有针对性

根据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课要体现生活性和活动性。但是我们不能只注意活动的形式,为活动而活动,随意性强,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活动照搬,而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者没有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标。如上《伸出爱的手》这一课,如果只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生活不便的情境,而没有引导学生感受残疾人的内心世界,也没有让学生探讨 "我们该怎样对待残疾人?"这一目标话题。像这种活动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落实目标,或是目标的落脚点没有找好。

因此,我们老师首先有必要认真负责地确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不是简单地读懂《教师用书》上所提示的目标,而是要内化它。其次,明确目标是整个教学的导向。脱离目标,或者说目标落实得不够深刻,就必然无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学也必然会停留在浅表层次,无法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

2.认真解读教材内容,活动要体现生活性

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呈现的只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结合本地区情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动地优化整合有关内容,推进本课程资料库的建设。特别是"怎么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这个问题,我想可以总结如下几点:⑴教材是范例,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教材。所以,解读教材时,文本要向生活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特别是体验性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具体性、生活性和本土性,教师的着眼点应是儿童这个主体,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⑵教材中的弹性空间,是我们尊重每个儿童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关注儿童的思考和创造力的表现。它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提问、句子省略及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要结合教材,搞清楚留出空间的目的是什么,我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通过寻找、发现的过程,倾注对学校爱的情感,释放孩子们对学校爱的独特感受。⑶教材文本中所提出的問题,是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一起要面对的和思考的。教室中的儿童在分享教材中的儿童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在激活着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认识。教室中的儿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提升。

3.了解学生的实际,活动设计要突显实效性

在解读教材和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材的开发者,需要将目标、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结合起来。活动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我认为设计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问题:⑴活动的必要性。活动需要符合目标,活动本身不是目的,我们是要通过活动这个中介和载体,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要确认是否一定需要这一个活动设计,要看内容是否有利于开展活动化教学,对不适宜开展活动化教学的内容不强求采用这一形式。在活动中,不要偏于活动的形式和手段,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⑵活动的连续性。课前、课堂、课后的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建构,拓展教学活动空间,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活动,参与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尝试探究和解决社会中的问题,使教学得到延伸和扩展。⑶活动的可操作性。"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这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的主旨。现实中的儿童,他们看重的是自己身边的生活,他们喜欢去了解、去发现、去思考。教材上提示的一些活动,我们不一定照搬,可以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借用其形式、方法,或者借用其内容,改变形式和方法,以易于操作。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精心组织,应充分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3.1课前准备活动,开阔视野,丰富道德感知。课前准备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考察参观、搜集信息资料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题活动学习积累直观感性材料,以利于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得到感悟,提高教学实效,增强教育的一致性与互补性。课前教师也应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收集资料、共同活动。如上《规则在哪里》这一课前,与学生一起收集资料,共同活动,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学生也倍感亲切。品德与社会的课前活动形式比较多,我只谈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比较多的调查活动。我觉得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是调查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调查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必一成不变地按照书上的调查表来使用。二是在调查活动开展前,让学生确立问题意识,产生"为什么""怎么会成为这样"这类问题和疑问,充分培养儿童探究的好奇心。在儿童进行调查活动和体验活动时,要重视由活动中生成出的问题、疑问和发现,让儿童在调查中学会思考,就避免出现"调查内容教师设计好,学生只是被动执行"这种现象。三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因素。教师要根据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水平,进行学习研究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课前探究活动做出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引导、示范,这样才有利孩子们高效地进行活动。活动中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应当根据具体的物质条件和实际环境进行选择。

3.2课后延伸活动,升华内化,指导道德行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亲身实践,发展道德能力。课后延伸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家庭,进行社会调查、参观游览、等,以达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践履"的目的。如,学完《我为学校做点什么》一课后,可开展"我让学校更美丽"的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去感受校园的美丽,去发现校园的不足,并用不同的方式去为学校做点儿有益的事,如:主动拾垃圾、清扫校园、给花草浇水等美化校园的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也是儿童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有效教育于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教学常规

[2]《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3]《品德与社会》专辑——人民教育出版社

[4]《有效教学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品德教材儿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留守儿童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