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相关策略

2017-03-21斯琴高娃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政治思想

斯琴高娃

摘要: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很难适应当前教育水平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从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和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文章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具体内涵进行了合理分析,并且通过对生活的体验促进思想政治的发展和有效途径进行了详细论证。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内涵;途径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49-01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成为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价值转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弊端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与实际生活相互脱离,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理论灌输。针对存在的基本现状需要进行深入探索创新,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突出性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初中思想教育生活化的正常发展。

1.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具体内涵

1.1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初中思想政治知识要点是围绕着实际生活中的发展变化展开的。生活化的思想教育就是从生活的本质出发,能够帮助学生更透彻的掌握思想中的理论概念。也需要学生平时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变化,将更多的日常思想行为融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来,感受整个过程带来的思想情感变化。初中思想教育模式要根据社会经济综合能力的变化而进行随时调整,否则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形式来看,课程理论内容不断进行更新和拓展,改变着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对问题的思考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课程讲解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教学设置和生活实际进行全面化讲解,正确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来,提升对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能力。

1.2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价值观念。在生活理论实践过程中需要对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要尊重每一名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思维,对不懂的地方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和讲解。思想政治化的教学模式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相互结合,为学生制定更全面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一些政治话题讨论和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方面,更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渗透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家庭、工作和学习,是一个不斷学习和完善自我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形成思想品德

初中思想政治课,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个人品质的高尚,不是靠别人的劝说,而是靠自己对事物的感悟。这就是说,老师要想培养初中生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就要让他们多对生活体验感悟,从中得到自己内心的答案。例如,老师要想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可以通过以前的"小月月事件",让学生对这件事深刻思考,如果自己是当时的路人会怎么做。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形成的思想品德,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这样的授课方式,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价值。

3.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

3.1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立足现实。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现实,其出发点和实践基点都落在现实层面,政治教育面向的群体要大众化。多层次的教育目标体系是指在教育中,按照人们不同的思想素质特点形成不同的教学目标。每一个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发展情况不一,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人开展不同的教学,因材施教。但是在现实中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教学的高大全,忽视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导致政治教育脱离生活,学生感觉其没有用处。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由过去的单一教学转向多层次多阶段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初中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法和目标,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2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现实生活。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什么、教什么的问题,要求教师传递的政治知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能够学以致用。因此,生活化的政治教育要从生活中取材,用生活真理展开理论教育,保证教育的正确方向。源于生活的政治教育才是合理的正确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现实生活能够保证其保持活力和充满生命气息。关注生活中的政治并给予及时指导,能够保持教育的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政治教育成为社会化服务的一种手段,需要为全社会作出贡献,因此单纯依靠课本理论知识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思想政治教材取之于生活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种无视学生兴趣和特点的政治教育模式最终会被社会淘汰。

3.3政治教育的过程要通过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形成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被动的灌输式的教育,更不是简单粗暴的教育,要重视教学者和接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政治学习的技术化,而要讲求真实感受,在内心深处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发展,依靠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领悟,去生成,去发展。离开人们的生活,政治教育过程空洞且毫无生机。政治生活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包括感受、情感和联想等多种复杂心理活动。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开启了政治教育的大门,成为教育的发动机,帮助建构初中政治教育教学体系。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生活的真谛。其次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课堂上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等。

4.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是一项理论性、现实性都很强的课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即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人,忽视人的生活的反思,力求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中返本归真,挖掘其真正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回归已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这一教育理念也将带给教育界更多的启迪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尹丽.试论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相关策略[J].才智,2011,35:114.

[2]陈丽洪.对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5,29:115.

[3]蒋亚琴.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策略[J].科技展望,2015,25:269.

[4]刘生春.关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110.

[5]范宝仙.对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14.

猜你喜欢

生活化政治思想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