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乳腺增生,需警惕癌变
2017-03-21吴炅
吴炅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腺疾病。通常所说的“小叶增生”“乳腺病[Naisi1]”“囊性增生”等属于广义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乳腺组织对性激素的敏感性增高相关。乳腺增生主要发生在绝经前女性,平均发病年龄在35岁左右,但也可发生在绝经后妇女。
检查“可疑者“,需做活检
乳腺增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乳腺腺体增厚或局限性肿块形成。超过90%的患者表现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乳房疼痛,即在月经前2~3天出现乳房疼痛或胀痛,或可以在乳房内触及小结节,月经后消失。少数患者的乳房疼痛与月经周期没有明显关系,表现为乳房烧灼感、下坠感或刺痛。局限性肿块和局限性增厚多出现在单侧乳房的外上象限,亦可双侧乳腺受累。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楚,可伴或不伴有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弥漫性的腺体增厚,整个乳房质韧,呈结节状。少数患者可有乳头溢液表现,多为浆液性或水样溢液。
乳腺增生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做超声、乳腺钼靶等影像学检查,排除乳腺病变可能。若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提示病变性质可疑,则需要做活检,避免误诊、漏诊乳腺癌。
“非典型增生“,癌变风险增加
在病理学上,乳腺增生性病变统称为导管增生性病变,是一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各不相同的增生性病变,主要局限于乳腺小叶系统。这些病变大致可以分为3类:
1.增生性病变乳腺囊肿、导管扩张、大汗腺化生或组织型增生。一般地说,乳腺增生性病变患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与同年龄未进行手术活检的女性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
2.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这是一种增生细胞如流水线般排列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患者癌变风险增加1.2~2.0倍,属于轻度风险增加。
3.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Naisi2]是一种肿瘤性导管内病变,以单细胞增生、细胞均匀分布为特征。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患者癌变风险增加4~5倍,属于中度风险增加,是一种癌前病变。根据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非典型增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非典型增生。
虽然乳腺增生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证实,少数经活检诊断的重度非典型增生病例可进展为浸润性乳腺癌,平均时间为8.3年。遗憾的是,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的癌变指标,可以辨别哪些非典型增生患者最终会发展为乳腺癌。
部分乳腺增生发展到乳腺癌的演变过程
大多数学者认为,乳腺增生发展到乳腺癌是一个多阶段、渐进性的演变过程,大致为:正常乳腺组织——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轻、中、重度)——导管原位癌——浸润性乳腺癌。
普通乳腺增生不需要治疗
普通的乳腺增生本身并不需要治疗,只有非典型增生的病变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术前通过空芯针穿刺、微创手术或切除活检发现存在非典型增生,尤其是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则需要完整切除可疑病灶,以利于获得充足的标本供病理诊断。术后患者应该密切随访。有乳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高危女性应咨询专科医师,看是否需要服用内分泌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做基因检测(如BRCA1/2),以利进一步确定乳腺癌预防策略。[Naisi3]
除了非典型增生外,其他乳腺增生患者以观察随访为主。因乳房疼痛引起失眠,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者,可考虑心理治疗,超过80%的患者通过心理治疗可治愈乳房疼痛。若仍无缓解,也可短期接受他莫昔芬等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乳腺增生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低脂饮食。有报道称,减少咖啡因、可乐、巧克力的摄入,可能起到缓解乳房疼痛的作用。
总之,乳腺增生患者不必为乳腺增生焦虑不安。但应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认识和防癌意识,坚持每年一次乳腺专科检查,包括临床医生对乳腺的触诊,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等检查,以筛查乳腺癌。非典型增生患者應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乳腺癌筛查方案。
[Naisi1]其实乳腺病和乳腺腺病都可以,只是平时可能讲乳腺病更多一些,故此处修改为乳腺病
[Naisi2]都可以,本文统一为非典型增生
[Naisi3]本段进行了修改,以免混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