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过敏,别忽视“药疹”

2017-03-21骆肖群

大众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药疹过敏史性皮炎

各级医院的门诊病历卡信息栏目中都有“药物过敏史”一栏,有些患者就诊前会仔细填上,但也有很多患者将此忽略,由此导致治疗过程中药物性皮炎的发生。甚至还有些患者,发现自己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了明显反应却还坚持服用,直到出现非常严重的皮疹或并发症才再到医院就诊,被询问病史时才报出大堆药物过敏史,令医师无所适从。

认识藥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也称“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吸入、口服、静脉或皮下注射、肛栓、透皮吸收等)进入人体引起的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药疹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不低,我院过去十年的住院患者中,药疹患者占9%~10%,其中重症药疹的人数比例高达16%~34%。

根据皮疹的不同表现和累及内脏的程度,可将药疹分为普通型药疹和重症药疹。普通型药疹包括固定性红斑型、荨麻疹型(如图1)和发疹型(如图2)。重症药疹除了肉眼明显可见的皮肤、黏膜累及外,一般都伴有肝、肾、心脏及造血系统的损害,死亡率较高。

多药物可致药疹,中成药占相当比例

我科过去十年住院治疗药疹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显示,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包括:中药及中成药、头孢和青霉素类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解热镇痛药、别嘌醇、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醋甲唑胺(常用于治疗青光眼)、柳氮磺胺吡啶等。

值得关注的是,中成药诱发了相当比例药疹的发生,而既往的观念常认为中药比西药安全。中老年人往往因多器官的疾病而需服用多种药物,此类患者出现皮疹时,应将服用的药物根据服用时间的长短进行罗列,以便于判断和停用导致过敏的最可疑药物。还有极少部分患者,在使用既往不过敏药物时,由于药物赋形剂的不同,出现了过敏现象。

药物过敏有潜伏期,发生药疹即停药

药物过敏通常有一定的潜伏期,尤其是第一次使用某种药物时,过敏反应一般在7~12天出现,再次服用时,潜伏期会相对缩短。抗生素发生药疹的潜伏期通常短于其他药物(可短至1~2天),抗痛风药别嘌醇的潜伏期可长达1~2个月。目前,预测药物过敏的手段尚欠缺,可疑药物再次使用后重复发生药疹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因风险大不宜采用。近年来,对中国汉族人群药疹患者常见致敏药物的易感基因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应用别嘌醇、卡马西平、醋甲唑胺、柳氮磺胺吡啶、甲硝唑、克拉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等药物发生药疹的患者,有相应易感基因表达的升高。

发生药物性皮炎后,最重要处理的是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大量饮水加速药物排泄,服用抗过敏药物,同时注意破损黏膜和皮肤的护理。过敏较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必要时需使用激素类药物,或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加强支持疗法,维持体温,预防感染和镇痛,最大程度减轻内脏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谨慎用药,仔细记录药物开始使用的时间,就诊时明确告诉医师既往的药物过敏史。发生药物性皮炎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专家简介

骆肖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过敏与临床免疫亚专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病分会免疫学组副组长。擅长诊治痤疮、湿疹、荨麻疹、药疹、斑秃、白癜风等常见皮肤病及红斑狼疮、天疱疮、类天疱疮、血管炎和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二、周四、周五上午

猜你喜欢

药疹过敏史性皮炎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沉默
痒,痒,痒——说说异位性皮炎
22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皮损处理临床回顾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眩晕宁片致脸部红斑型药疹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