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空间的策略

2017-03-21唐孝元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套圈小棒正方体

唐孝元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33-01课程的改革如春涌动,深入人心,而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转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是在课堂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它是新课标倡导的是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以下具体谈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巧设问题、创造机遇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高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的备课重点就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如教学"正方体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这个知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要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利用提供的学具(小棒和一些橡皮泥小球)搭一个正方体。于是我们纷纷动手搭起来,但一段時间过去了,有些小组搭起漂亮的正方体,于是有些小组搭不成。这是为什么呢?我抓住这一段机遇,让全班学生共同分析搭不成正方体的原因。于是学生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原来不能搭成正方体的小组的小棒只有11根。搭得不"漂亮"的小组虽然有12根,但这12根小棒长短不一……这样,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悟了对正方体特征认识的过程,在玩中学到了这一数学知识——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2.设疑置难、创设情景

教学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首先比较三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第一组等底不等高,第二组是等高不等底,第三组既不等高也不等底。在对第三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小比较时,学生一下子茫然了,陷入了困境,短暂的思考后,一学生提示:"如果知道它们的面积大小具体是多少就好了"。学生议论开了,教师抓住这个问题提示:"你能有办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吗?"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剪拼成已学过的长方形的方法……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的教学通过设疑置难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情境,做学生知在探中,乐在其中。

3.大胆放手,增加机会

教师在课堂上要大胆放手,简化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观的功能,尽量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验证,公式让学生推导,难点让学生突破。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师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上课以始设置悬念,课件出示:12个学生站成一个正方形做套圈游戏,作为投掷目标性的布娃娃放在正方形中间的位置上。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套圈是否公平合理,学生有的说公平,有的说不公平,个个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教师说:学完这课,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学习圆的知识后,让学生讨论这样套圈是否公平合理,如何做游戏才能保证游戏的公平合理性。学生都能明白这样做是公平合理的,因为站在不同的位置与投掷的目标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应该以投掷目标为中心,围成一个圈,每个同学都站在以投掷目标为圆上。这样根据学生体验共同理解,发现及探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发展思维,培养了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让新的理念融入课堂,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空间,创新的平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套圈小棒正方体
玩“套圈”游戏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数小正方体
一起数小棒
拼正方体
大象套圈游戏
巧移小棒
套圈就是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