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波兰斯基文学改编电影《雾都孤儿》
2017-03-21王红丽
王红丽
电影艺术起源于文学作品,从电影创作的方式来看,文学作品是其发展的基础,各类文学名著都先后被搬上大荧幕,使观众能在光影的交织中感受文学和影视的魅力。罗曼·波兰斯基在2005年导演的电影《雾都孤儿》,可谓是最具特点的现代影视改编,他将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在原著基础上重新塑造,使这部电影具了有现代电影的思想和认识,古典文学与现代光辉在这部电影中同时出现,体现出了现实主义色彩和人文主义情怀。
一、 经典文学作品的特征
经典文学具有永不磨灭的艺术价值,其艺术成就也高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对以后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不断被世人反复提起、欣赏和阅读,对人类思想的记录亦有重要作用,意义永不腐朽。
(一)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
经典之所以能被称为经典,是它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并且经久不衰,作品中蕴含着不分时代和种族的人文精神,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存在。经典文学在内容上会从各个方面深刻剖析人性的深度,让人在品味中得到阅读的快感,从中享受到阅读的美,并源源不断地汲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
波兰斯基的电影《雾都孤儿》,是根据狄更斯的同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所改编的,在改编时,导演就紧紧抓住了这个重要因素,然而,原著比较血腥暴力的情节被他弱化了,却大肆宣扬了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一方面,原著有着内心阴暗的邪恶人物,他们暴力、残忍,罪不可赦,但是,波兰斯基在电影中并没有将他们一味地邪恶化,而是将他们刻画得和正常人一样有着人性的美好,只是性格复杂善变。比如,电影中的老费金,虽然他就是一个作恶多端的坏人形象,但是从他的言行中也会流露出他微弱的善良本性。另一方面,电影中将人性的光辉展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波兰斯基创作电影的起点,就是要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所以在塑造电影中善良的人物形象时,就极尽可能展示出人物的人格魅力。[1]影片中的奥利弗出从小生活在孤儿院中,还经常被虐待,吃的苦头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尽管如此,他却并没有因此沉沦,始终心存良善,不论身在多么艰苦的环境,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没有遗弃自己的信念。苦难没有打倒他,反而磨砺出了他坚韧的意志,让他有战胜邪恶的勇气和力量,最终得到上天的眷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二)文学经典具有时代性
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的映射,记录了当下最真实的社会生活,经典文学就是一幅又一幅的鸿篇巨制,在艺术大师的创作之下,能将时代精神准确而鲜明地反映出来,具有积极的意义。经典文学与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也是后人认识该时代的重要依据。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第一部具有社会批判性质的小说,背景是在雾都伦敦,故事描写了一个孤儿的身世和生活遭遇。主人公名叫奥利弗,从小就被遗弃,他在孤儿院里长大,做学徒时历经磨难,逃到伦敦后,却不小心进入贼窝被迫成为了扒手,他多次尝试想要逃离都没有成功。女贼南希是个善良的人,后来为了救他而死,最终,奥利弗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查出了自己的身世,并与亲人相聚。《雾都孤儿》真实反映了生活在最底层的社会现实,也揭露了英国的黑暗福利院、压榨童工、少年犯罪和街头帮派等诸多社会问题。[2]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社会观察的角度富有代表性,也因此得到了很多藝术家对此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
电影《雾都孤儿》以经典名著改编,波兰斯基充分保留了原著精华,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导演的个人情感,是波兰斯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波兰斯基在这部电影的改编中还原了原著,使原著的精髓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上映后带给了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成功地将经典的文学作品搬上了大银幕。
二、 波兰斯基对小说情节的个性化塑造
故事情节是故事的主线,其中包含了历史、阶级和生活背景不同的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因此,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艺术,故事情节的设计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电影和小说在传播方式上是有区别的,这也导致了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两者的差异。电影在短时间内将故事以影像的方式放映出来,其表演节奏是非常快的,故事情节要紧凑,快速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叙述也要直接明了,剧情进展要做到不拖沓且引人入胜的效果。
(一)对小说情节创造性的丰富
原著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复杂繁多,电影因为时间的限制就要对情节进行大量的删减,留下简练的精髓,这样可以让故事简单化,但也会造成电影内容衔接的不够流畅。基于此,波兰斯基创造性的改编了小说情节,使故事更加完整化。比如,原著小说中奥利弗并没有抓捕盗贼,但波兰斯基为了凸显奥利弗与盗贼的冲突,特别安排盗贼将奥利弗抓为人质,将奥利弗与盗贼联系了起来。诸如此例,将故事叙述得更加丰满,让观众也能看到盗贼的凶残和奥利弗的弱小,引起观众的共鸣,电影要表达的效果也被深刻强化,体现了电影的价值所在。
波兰斯基在改编电影时,刻意将观众对善恶的判断进行了强化,将人物之间的矛盾强烈激化,更加清晰地凸显了添加的故事情节。如波兰斯基在原著小说中对教习所的添加。在教习所中,奥利弗作为代表替孩子们向波尔主管索要食物,主管异常愤怒要去状告奥利弗,当主管打开会议室的大门,出现的是满满一桌的美味佳肴。小说中没有出现这个情节,但在波兰斯基的改编下,善人们的生活可谓锦衣玉食,而孩子们食不果腹,这种鲜明的对比,将奥利弗的反抗精神和达官贵族的伪善直观地展示在观众眼前,也成功诠释了电影道德批判的主观意图,让观众形成自我对情节的道德判断。
(二)对原著小说情节的精炼
小说的故事情节冗长繁杂,在读者接受方面具有长效性,而电影就要求节奏较快,叙事简洁高效,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电影改编就要对小说情节进行精简和提炼。
一般的电影只有10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进展必须精炼集中,直奔电影主题,如果剧情太过拖沓,就很难激起观众的兴趣。在《雾都孤儿》中,波兰斯基明确将奥利弗定位为被遗弃的孤儿,他将原著小说中手足相残的情节删除,也表现了波兰斯基对社会黑暗势力的弱化和残酷现实的关切。尽管波兰斯基将电影情节温暖化,但也并没有脱离原著小说的主题,他的再创作包含了个性目的和性感选择,出于对残酷现实的关怀而放弃了一些黑色情节。如电影中奥利弗身处伦敦,轻描淡写带过了原著中旁人对他的嘲讽,却着重描述了慈祥的老太太和蛮不讲理的农场主,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对比强烈,体现的人性的温暖和光辉,但波兰斯基并不是故意增加故事的矛盾冲突来博得观众眼球,他只是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情冷暖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自己明辨是非善恶,从而达到改编的目的。
(三)对小说情节的改编
电影改编时的删除情节和添加情节都可能造成故事发展的不连贯,容易让剧情片段化,波兰斯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他对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关系进行了主观的改编,使电影情节逻辑严谨,让观众也能明确情节发展。
比如原著中对奥利弗的身份有明显交代,而奥利弗却将此情节中的梅里夫人的人物形象故意删除,让电影情节更加精简;由于奥利弗曾在布朗羅家居住过,波兰斯基也将小说中盗贼抢劫的目标换成了布朗罗,使得奥利弗自然而然成为了盗贼的目标,也被迫对布朗罗家实施了抢劫。[3]波兰斯基的这种改编,直接向观众展示了奥利弗的困境,将他的无助和恐慌放大在观众眼前,也表现了他善良软弱的性格特点。这种将人物关系描述得复杂的情节,集中强化了矛盾,让故事情节不至于因为单调而显得枯燥。在小说中,由于强盗们将身上有伤的奥利弗毫不犹豫地遗弃,反倒让奥利弗意外在梅里夫人的家里发现了和自己身世有关的线索,但电影中删去了奥利弗身世的情节,波兰斯基又让费根来代替梅里夫人的角色来照顾奥利弗,唤醒了费根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引起观众的反思。波兰斯基在小狗故事结局的改编上极具个人主观态度,这种改编带给观众的心理震撼不是小说能够描绘的,戏剧化的情节也正体现了电影的视觉效果。
三、 波兰斯基改编电影的原则
文学作品具有千年的传统,而小说已经发展成熟,以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着,由于它叙事的观念和技巧新鲜生动,逐渐吸引了电影导演的注意。电影虽然和传统文学相比稍显青涩,但也是个新兴的产业,并且逐渐走向发展的黄金时代。经典的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使电影产业的影响更加深远,诠释了人类艺术的表现力。波兰斯基改编的电影将电影与文学完美融合,成功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带给了观众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
经典的文学作品通常拥有数量庞大的忠实读者,电影改编时必须要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写,保留原著小说的题材和主线,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影的成功。电影在最初创造的时候,就是以文学为基础,以综合的艺术形式不断发展,电影与文学骨肉相融,密不可分,二者的关系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密切。文学和电影最重要的互动方式就是经典文学被改编成电影,这种方式也是文学经典转为电影经典的过程,文学作品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各种故事情节大相径庭,这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电影也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观众能在观看电影的娱乐中了解文学作品,从而体会到更多文学作品的价值。
结语
经典文学作品并不是晦涩难懂的经文,它们被搁置在可望不可及的高阁中就完全失去了本身的价值,而电影就是对这些经典文学的再创造,在新时代有绝对的地位和影响。经典文学对后人影响深远,其文学价值不可估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只要能合理借助经典文学进行新颖的创作,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的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缵.从小说到电影:《雾都孤儿》与犹太人形象再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1):28-30.
[2]苟寒梅.善与恶的抉择——评《雾都孤儿》[J].当代教育科学,2014(9):78-80.
[3]俞双英.剖析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中对人性的守望[J].语文建设,2014(2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