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课程理念下微探体育教师的评价机制
2017-03-21雷培华
雷培华
摘要: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增加了心理健康和社会 。如果现有对教师评价体系不改变,教师仍旧安排一些竞技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来进行教学,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学生根本没有发言权也不敢发言,最后新课程改革改与不改一个样,实际上就是"穿新鞋走老路"。对教师进行合理的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体育教师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主动参与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23-011.原有体育课程教学特点
过去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单纯注重对学生"三基"的培养,即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虽然这种观念在一定时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学生体质的增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实际上这时的课堂教学只是为了培养体育尖子,让体育尖子冒出来,为上级学校输送体育人才。但原有的这种观念在重视"三基"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综合性发展,其中包括学生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对体育活动认识观念,而这些方面对一个人的一生将起到很大作用。由于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应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当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并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由于以往我们的体育课程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致许多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工作以后,很少有人再坚持体育锻炼。因为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感到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没有乐趣,所以一旦离开学校,他们就不再去坚持体育锻炼。当然,学生走向社会后不能主动积极、自觉自愿地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很多,但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淡漠是一个主要原因。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难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
2.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应着眼于怎样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和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培养他们的爱好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他们在运动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到真正的自我,慢慢地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他们的一生。当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的同时要让学生掌握从事长期体育锻炼所需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最终让他们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3.改变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前提
如果现有对教师评价体系不改变,教师仍旧把评价重点放在部分学生的业余训练上,在安排教学时往往选择一些竞技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来进行教学,尤其是喜欢过分的把田径运动项目拿来上课,想通过这样一些项目来增强学生体质,同时选拔优秀尖子加入运动队。在平时,教学中习惯于采用大多是一些用来训练运动员的方法和内容,把广大学生当做运动员来练,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学生根本没有发言权也不敢发言。到最后的成绩评价也是参照这些项目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定学生的成绩,最后新课程改革改与不改一个样,实际上就是"穿新鞋走老路"。
当然,并不是说不要业余训练,业余训练也是体现一个体育教师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对部分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一个途径。关键是把评价重点放在那里,工作重点肯定也就放在那里。对教师进行合理的评价、教师、學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丰富教师获得信息的渠道,提高教学水平。对体育教师评价不再是传统评价意义上的判定某教师优秀,谁合格或达标,而是和教师一起分析已有工作的成就和不足,拟定改进计划,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课堂教学评价。素质教育或者研究体育课程标准,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因为课堂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着陆点,是各种评价汇聚的集合地,是课程改革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能否起飞的平台。传统体育教学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从竞技体育教学的方法、原则以及生理数据方面入手,至于学生想什么,学到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可能不在评价之列。这样的课是为教师的表演而设计的,是为符合评委的口味而设计的。为此,要改变传统体育课堂教育的评价模式,就必须使体育教师正确理解体育健康课堂评价的新理念新要求。
3.2对课程建设的评价。课程建设评价是依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任务,对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进行周期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对体制与课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发现课程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对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评价内容包括:
(1)是否制定了课程规范性文件(包括课程实施计划、课程实施方案、班级教学计划)以及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完善程度。
(2)课程内容的实施情况。
(3)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完善程度和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4)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3.3其他方面的评价
(1)学生对教师及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即亲和力测试(进行民意测试)。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并喜欢他(她)的课的体育老师一定是一个好老师。
(2)口头或书面抽测学生对体育基本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并不定是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特点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课程标准五个维度的其中之一。重视技能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保持学科教育特色的生命线,贯彻落实课标精神。
(3)业余训练的情况考核:①出勤;②训练计划执行情况;③训练成绩。业余训练是体育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它起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作用,是榜样与广告。
(4)教科研情况考核:①论文案例公开课;②课题研究等。教科研是衡量体育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的主要标准,所以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对于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这只是一个次要方面,占得比例不因该大。
因此,改变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体系,将是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动力。因为首先对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才能让教师对学生评价体系的改变,同时改变课堂模式,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如果顾全大局,即把业余训练抓上去,又把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好,同时增强体质?这是教育管理者与体育教师共同面对的话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研究和探索。此外,还需要改变现行的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管理起着指挥与统帅作用。通过对管理者的培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参考文献:
[1]陈建嘉.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指南[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