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重新认识记忆里的故乡
2017-03-21肖翊
肖翊
无锡的某小镇,从北京出发,高铁5个小时即可到达。12年前,太太从这里考入北京的大学。她说,每年春节返乡,都觉得这里像舞台布景一样换得快,一个个村子被拆,一片片稻田油菜花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回迁楼,一条条商业街。今年怀孕后再回到这里,太太非常吃惊。在她的眼里,此前11年的变化与这一年的变化相比,都不算什么——她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
“物联网小镇”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汇,被反复粉刷在农民回迁小区的围墙上,尽管这里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是“物联网”。多年来以为不会拆迁的外公家,因为“物联网小镇”规划,也即将被拆除。
村子外的招牌上,画着 “智慧社区”、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永久会址、海洋主题公园等,漂亮的规划图背后,是已经堆起的土堆和建筑材料。
“摩拜单车”这款2016年引爆城市新出行方式的亮橙色自行车,正是一卡车一卡车地从这个小镇的工厂里,运往大城市城区各个街角路边。伯父伯母租的一小块菜地,就在这家工厂旁,他们惊讶于那是一家什么厂,大卡车怎么没日没夜地进出。
远处正在向村子逼近的建筑,是将广泛应用感知、安防、节能、远程控制、信息服务、公共管理、社区服务等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社区。
这个太太印象中只有小旅馆的小镇,“五星级酒店”就隐匿在某条新修马路的边上。那是一处幽僻的白墙黑瓦房,看起来低调,但一到周末,开着上海牌照的豪车一辆接着一辆,一房难求。
“1万多一平方米”,这本不该是一个小镇该达到的房价,却也真真切切地打击了没在大城市出手,更从未看好过老家楼市的我们。如今,我们恐怕连这个小镇上的房子也快要买不起了。
外公家是太太家的老房子被拆除后,我们春节最喜欢去的地方。在太太脑海中,这个32户人家的村子,每年大年初一,整村人都会串门、拜年,道句祝福的话,小孩子可以跟在后面,要各家的糖果。
今年的春节,80%的村民家门紧闭,30%以上的房子被出租,有几家的门窗已拆除,听说已主动申请提前拆迁。
太太离开多年,加之村子里年轻人少、老人多,很多已不熟络,本想叫表弟一起转转,介绍认识一下,没想到,常年生活在这里的表弟,大部分人也已不认识,他对转村子也没有任何兴趣,继续低头玩手机上的游戏。
“努力打造物联网小镇”的标语在拆迁区随处可见,不过绝大部分村民并不明白“物联网”是什么。
原来,这几年村民们已很少走动串门。农村风俗和乡村文化,大概被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挤在了角落。
我们这一代的很多人離开故土,到大城市拼搏,就是为了争取更好的工作机会,获取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过,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有一天会反过来“嫉妒”故乡如此快速的成长。
太太说,这是第一次,她觉得真的要重新认识12年前记忆里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