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蛰

2017-03-21刘晓峰

知识就是力量 2017年3期
关键词:三候温顺雷神

刘晓峰

蛰(zhé)在汉语中的本义,是指动物进入冬眠状态藏起来,不吃也不动。惊蛰,按照字面的意思解释,就是蛰伏的生命被惊醒。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较早出现的节气之一。《夏小正》已经记载说“正月启蛰”。《夏小正》相传是孔子从杞国得来的夏朝的星象物候历。这个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天文考古学告诉我们,《夏小正》中的天象确实是殷商以前的。所以这条记载在提醒我们,古代人对惊蛰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很可能已经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立春东风解冻,雨水润物无声,万象回春了。但是大自然中的万千事物如何感知到春天到来呢?

答案是雷声,《淮南子·天文训》云:“雨水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滚滚春雷唤醒了蛰伏的万事万物,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民间画匠描绘的二十四节气神像中,惊蛰这一节气通常画的是手拿凿与锤的雷神。惊蛰和雷神关系密切。因为人们一般认为是春天滚滚的雷声唤醒了蛰伏大地之中的生命。正因如此,惊蛰是否打雷,被看成关乎一年气象的象征性标志。如果惊蛰有春雷滚过,农民们会认为是丰收的好兆头。

俗谚说:“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如果没到惊蛰就打雷,那就违反了节气的规律,预示着年成不好。用农民的谚语讲,是“未蛰先雷,人吃狗食”。还有一种说法叫“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蛰字下面带有“虫”字,所以湖北、贵州等地认为惊蛰日如果打雷,夏季会毒虫众多,当地谚语“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鳴;三候鹰化为鸠。华者,花也。仓庚者,黄鹂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是桃花、李花盛开的季节,也是黄鹂鸟在树上一天比一天叫得欢快的日子。但“鹰化为鸠”就比较难解。肉食的雄鹰在这个节气变成温顺的鸽子,这是对于自然过于理想化的想象,在今天看是不科学的,但却反映了古人对于春天的认知。

春生秋杀,古人认为均为天地之德。“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生是春天的主旋律,生生不息是春天的主旋律。所以古人想象春天“鹰化为鸠”。到了仲秋则相反,杀是秋天的主旋律,温顺的鸽子会变成狞猛的雄鹰。这样的变化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但民间流行的“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和“鹰化为鸠”这一说法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大自然并不是取之不竭的万宝囊,大自然有大自然的生命力,她也需要人的呵护和爱。

猜你喜欢

三候温顺雷神
节气与物候
节气与物候
罗平记
“雷神”雄起
圈里事儿
假面
立冬,原来“冬”是这个意思!
雷神出击
雷神太子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