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医(下)

2017-03-21

家庭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防御能力治则体液

治则,是治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维医逐步总结的治疗规律,通过七诊,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綜合判断,针对不同病情而确定各种相应的治疗准则。它对具体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维医有关治则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原则包括调整气质、表根缓急、助防祛邪、七因制宜、及治防变等。

1.调整气质

维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气质的相对平衡受到破坏,因而发生热、湿、寒、干及干热、湿热、湿寒、干寒和体液(数量和质量上)的异常变化所致。所以调整气质,使体液恢复正常,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2.表根慢急

表根,是用以概括和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疾病的相对两个方面及其内在联系的概念,“根”是对“表”而言。从疾病本身来说,病因是根,症状是表;从人体“太比艾提”(防御能力)和病邪双方来说,体液型气质失调是根,非体液型气质失调是表;从疾病发生的先后来说,则原发病(旧病)为根,继发病(新病)为表。先治表症,后治根病,除了急则治表、慢则治本,应充分考虑到急症先治,慢症后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病有表根慢急,故治有先后,若表根并重,则应表根兼顾,表根同治。但仍应分清主次。

3.助防祛邪

“防”指人体“太比艾提”即对疾病的防御、抵抗能力。“邪”是病邪,主要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防与邪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由防、邪双方的力量强弱而决定的。邪胜则病进,防胜则病退。故治病的根本目的是改变防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邪去防复,向有利于疾病痊愈的方向转化。

4.七因定则

七因定则,即因时、因地、因人及因病种、病级、病期、病危等制定治则。也就是根据季节、地区、体质、年龄、性别及疾病的种类、原因、等级、分期、高峰期等的不同,而制定的治疗方法。因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各方面的内外因素决定的,故治病时应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区别对待,制定适宜的治则,确立相应的治法。这是维医学整体观念在治疗上的体现。

5.及治防变

指为及时治疗疾病,防止疾病转化,而考虑的治疗措施和用药原则。疾病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病邪与人体防御能力的胜败过程,邪胜则病进;人体防御能力胜邪则病退。故及时治疗,既可控制病情恶化,又免人体防御能力过度损耗。

在上述治则指导下,维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大致分为护理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手治疗法,具体措施也相当繁复多变。

猜你喜欢

防御能力治则体液
苏州姑苏区紧盯防汛关键期 扎实提升全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培土生金”治则的临证经验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未来导弹在联合赛博空间行动中的能力探究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体外生物体液中稳定性
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的临床意义
维药艾菲提蒙汤治疗异常体液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小儿湿疹的中医临床治则探微
体液免疫9项指标总误差与不确定度比较分析
胸痹治则治法源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