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7-03-20姜大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6期
关键词:增生症前列腺炎尿道

姜大业,倪 颖

(建湖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 盐城 224700)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格常见的疾病及多发病。现如今,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人口日益增多,该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的趋势[1]。目前,临床上主要由手术方法来治疗BPH患者,但传统开放性手术将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并不利于其获得理想预后。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PKRP)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更优疗效。因此,本文对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BPH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探讨临床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患者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3.53±3.53)岁;实验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患者年龄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65.34±3.5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增生程度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8 h的禁食、禁水,术前半小时给予鲁米那0.1 g、阿托品0.5 mg肌注。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将膀胱打开后使膀胱颈、三角区有效显露,掌握输尿管嵴、输尿管开口(双)情况,膜内利用电刀弧形切开膀胱颈后至前列腺包,食指进入前列腺部分尿道,确认包膜、增生腺体间隙并游离,将前列腺增生部分剜出(自尿道处),手术中腺体、外包膜紧密连接且无明显界限,有利于迅速切除腺体,将热纱布填入前列腺窝内并检查是否有腺体残留,之后将膀胱壁悬吊,待5 min后将热纱布取出并对膀胱颈有效缝合止血,待膀胱颈口直径缩窄至约1.5 cm后停止缝合并检查确认是否存在前列腺窝渗血,22F三腔气囊尿管经尿道外口放入膀胱并给予气囊注水60 mL,稍作牵引固定后再次对膀胱颈检查是否出现渗血,待确认无误后将膀胱切口外层严密缝合加固,放置并固定膀胱造瘘管,膀胱经生理盐水冲洗至无溢液且冲洗液清亮,耻骨后将引流管(1根)放置并对其他各层有效缝合,术毕。实验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选择连续冲洗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镜(由康乐PK系统和WOLF电切镜组成),电切功率160 W,冲洗液选择生理盐水]:连续硬膜外麻醉后于5,7点处行切割标志沟(纵行),自膀胱颈至精阜近端有效切割(深达被膜),之后于1,11点处做标志沟并达到包膜,此时腺体将被分隔成4叶,首先行中叶切除,之后切除两侧叶、顶叶,需注意若两侧叶增生严重则先将其切除后行中叶、顶叶切除,利用推切技术切除4叶,待上述操作完成后剥离包膜内增生腺体至膀胱颈处后行无血切除,应注意切除过程中应边切除边将碎块(前列腺组织)推入膀胱,常规冲洗术腔后冲出前列腺组织碎块并常规送检。两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一般为7 d)后拔出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最大尿流率(MFR),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调查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全部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QOL、MFR评分对比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PSS、Q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MFR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QOL、MFR评分(±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QOL、MFR评分(±s;分)

组别 IPSS QOL MFR实验组(n=25) 11.63±4.26 2.44±1.32 18.14±3.76对照组(n=25) 17.14±4.31 3.03±1.49 14.73±4.48 P<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s)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实验组(n=25) 57.31±11.38 84.39±20.67 6.88±1.79对照组(n=25) 68.57±14.24 117.35±22.54 9.47±3.24 P<0.05 <0.05 <0.05

3 结 论

TUPKRP是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ue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手术技术,是结合开放性手术、经尿道手术的双重特点,操作中有效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及对膀胱的刺激,显著降低术后尿路狭窄、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目前已有研究资料证实,TUPKRP相较于传统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具有创伤小、适应性广、出血量少、恢复时间快等特点,操作中有利于彻底切除前列腺组织,从而使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获得更优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PSS、Q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MFR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TUPKRP治疗BPH患者相较于传统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效果更优[2]。

综上所述,对BPH患者采用TUPKRP,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1] 平艳芳,黄毅林,王宝红,等.舒适护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7,(4):499-502.

[2] 林升汉,黄 卫,孙占玉,等.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132-134.

猜你喜欢

增生症前列腺炎尿道
前列腺炎和早泄有关系吗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
陌生的尿道肉阜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