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伟:想象力是未来工业的“入场券”

2017-03-20高航李易之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入场券东盟国家工业化

□ 文/本刊记者 高航 李易之

贾伟:想象力是未来工业的“入场券”

□ 文/本刊记者 高航 李易之

国际产能合作和产业转移对于工业的发展有诸多利好,例如,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有望借产能合作提高生产能力、健全产业体系、加快工业化进程,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然而在中国著名线下设计公司——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LKK)创始人兼董事长贾伟看来,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今日人们眼前的工业业态正迅速发生改变,若在合作中仅关注传统工业,则可能又一次被甩在时代的身后。

2017年2月,贾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这个被业界誉为兼具商业头脑和设计才华的“中国商业设计师第一人”,在言谈中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谈及国际产能合作时,他认为无论是中国和东盟,还是其他区域国家,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都需要高度重视传统工业向“智能化”和“想象力经济”迈进的趋势,并尽早做好准备。

想象力为核心的工业时代

“今天工业的格局是站在‘工业4.0’、智能工业、数据工业、想象力工业概念上构建的。而现在的工业还需要什么呢?我觉得是想象力。”贾伟道出了其对未来工业发展趋势的独到理解。

高耸的烟囱,带口罩的劳动者,灯火通明的流水线,标准化的制成品……这是“工业”的概念,乃至持续了近300年的传统工业社会在我们脑中的投影。但科技在进步,新旧生产模式的更迭在历史上已发生过不止一次。我们今天似乎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

“成本最低廉的产品,我们已经做出来了;最高效的生产我们也能做到。但这就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吗?我想不一定。”贾伟说,“就像当年的非智能手机,一部手机给我们的想象力就是打电话。而乔布斯设计的手机除了打电话,还能听音乐、看视频,甚至聊天唠嗑。对产品的想象力一下子变得如此之大的时候,能够触及的市场就能变得同样之大。”

贾伟向本刊记者表示,今天的工业业态已经快对传统工业业态形成颠覆之势。传统工业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即满足人们最基本的使用需求,而今天的工业中,传感、算法、3D打印等都具备,生产变得十分高效。追求更加个性化的使用价值,生产场景化的产品,也由此变成了大势所趋。

相对于传统工业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与制造者之间沟通的成本,使得“了解消费者内心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的工业设计行业成为可能。也许正如贾伟所言,一个“想象力经济创新”的时代正在悄然降临,而LKK公司自身就是主动追赶浪潮的“弄潮儿”。

难以复制的“中国模式”

中国的工业化从结果上看是成功的,对一些希望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东盟国家也拥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在向“想象力经济”迈进的过程中,或许难以复制中国工业化的老路。

“有些内容,东盟国家是可以直接从中国的经验‘拷贝’的,比如技术标准、基础建设、厂房、管理等;但不能‘拷贝’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等因素导致的工业产值迅速提升。”贾伟为我们分析道。

首先,中国与生俱来的经济发展要素,如市场规模大、地理纵深广等,为中国工业的集约化发展,即通过规划一片区域生产同类商品的片区经济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但部分东盟国家并不完全具备这些发展要素。例如,当地理纵深不足的时候,产业转移就需要考虑新旧模式的更新换代,就无法像中国深圳一样,直接让传统模式往内陆走,为新业态模式的发展腾出空间。

其次,东盟国家还应该考虑自身的经济模式。比如,新加坡国情导致其对外贸相对依赖,而目前中国、越南、印尼等国则内需增长迅猛。“如果是外向型经济的话,自然可以借鉴中国过去的经济模式,大量开展出口贸易。”

再者是环境污染的问题。再走一遍西方国家或中国工业化的老路,东盟依然要面临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今天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此前中国的雾霾问题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而与此同时,技术条件的制约又让环境问题的改善面临重重阻碍。

“人口红利等能让中国的大工业制造挺过了30多年,但这样的要素经济在东盟不现实。”贾伟直言道,“我认为,如果东盟国家到今天再犯错,代价将比中国付出的要大。”因此较为理性的做法是,适当借鉴成功案例,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发展计划。

东盟向工业新时代跨越的机遇

那么东盟的工业化之路怎么走才能收获最大效益?贾伟认为,抓住中国“想象力经济”的潮流,承接走在尖端的产能,将帮助已经落后的东盟国家实现向新工业时代的跨越式发展。

在多数人看来,东盟国家中大部分的工业还处在发展的起跑线上,基础薄弱;中国则是全球制造业中的“壮汉”,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这一概念的提出,大量中国工业开始转移到海外,尤其是东盟国家。东盟由此迎来提高本地区工业化水平的绝佳历史机遇。

01 /LKKER洛克众创平台网站首页02 /北京地铁四号线导视系统设计03 /南京老城南区域导视系统设计

“我去日本访问的时候发现,那里的机器人已经在‘自己造自己’了。这些机器人工厂一个月产量已达到5000多台。如果东盟国家还用现有的人工形式,用模具来制造传统的产品,这样一定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没有理解今天工业的格局。”

根据贾伟的观点,最新的工业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如果设法引进最先进的制造业,东盟将有望在本轮技术革命中实现转型升级。这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如,1783年独立的美国未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率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而假设东盟在本轮产业升级中仍套用20年前的日本模式、10年前的中国模式,则他们与全球工业发展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届时再着手进行产业升级,将“非常消耗一个国家或城市的资源”。

贾伟认为,就发展新兴工业业态的角度来看,东盟市场已经具备相当有利的条件。东盟的人口正处于数量和质量迅速提升的阶段,潜力在扩大;各国产业争相向东盟转移,有望进一步增强该市场对于产品的概念。这些有利条件将为工业设计行业带来机遇:“工业设计本身就是连接产品和用户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在当地发展,将我们的模式延伸到东盟。”

而企业自身发展,也将得益于不断提高的劳动力素质。贾伟进一步表示,创意产业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即人才所具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据他回忆,自己前往东盟国家参加展览时,来自泰国、新加坡、印尼等国家的设计师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人才将为洛可可公司在东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而公司也将成为这些人才展示自己的国际化“舞台”。

“这次去广西南宁,我也希望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传递我们对产业、对产品、对消费升级的一些理解。我们想告诉大家,消费升级是所有企业的机会,其间会诞生大量新的需求和产品,而实现这些,需要好的设计和好的生产。”贾伟在专访的最后说道。

·联系编辑:381094303@qq.com

猜你喜欢

入场券东盟国家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晚会入场券
李克强:让拿到市场"入场券"的创业者留得下做得强
赵鑫鑫先负谢靖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
“护花使者”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