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成长及其风险性阐述
2017-03-20肖励贝
肖励贝
(重庆市第一中学 高2017级5班 重庆 40003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也就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之上,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行为。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快的信息传播速度,并且传播规模较大且影响较为广泛。本文就将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成长过程当中呈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其所具有的风险特征,最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进步与健康发展,同时也希望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性,从而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提升带来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成长 风险性 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实则可以理解成为是现阶段信息技术与金融产业相结合获得的产物。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确实对传统银航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机遇,也有负面的冲击。与此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表明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所以,探究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风险,找到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无疑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风险特点
(一)技术层面的风险
从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来看,互联网金融所呈现出的风险在许多时候表现为技术层面的风险。首先,互联网本身并不是完全虚拟化的,其需要依賴电脑这一平台才能完成后续的金融发展业务。因此,一旦诸如电脑这类平台设备存在了问题,就会直接导致互联网金融系统遭到风险。其次,从操作的角度来看,一旦双方在交易的过程当中存在失误,或者在账户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界限不够清晰等现象,都会造成操作风险。既影响了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也使得互联网金融交易环境出现问题。
(二)法律制度层面风险
以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法律制度层面的保障情况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当前比较确实监管法律,这是因为《商业银行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法》都没有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法律约束条款。所以,从强制约束角度来看,确实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二,还有一些单位或者是个人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允许,以非法集资的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这样也会造成许多违反法律法规的金融行为出现。
(三)系统本身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迟缓,且近些年来才有一定程度的进步。这就表明在互联网金融系统建立的过程当中往往存在一定的系统安全隐患问题。密钥管理以及加密技术不够完善、病毒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控制进而造成病毒扩散等等,都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对于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来说,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有效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对策
(一)注重从技术层面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
我国应该广泛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技术标准与参数,按照一定的标准,针对互联网金融系统进行完善。通过统一技术标准的制定,可以使得互联网金融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发展。尤其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平台等硬件设备的安全监督与管理,有效增强网络金融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尽可能降低与减少在支付结算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与隐患。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有效确保互联网金融安全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尤其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形成电子交易的合法性、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同时,应该针对《商业银行法》以及相关法律条文当中有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条款进行完善,这样才能有效确保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成长以及风险规避带来帮助。
(三)优化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系统
完善与优化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网络金融防范与控制水准。一方面通过大力开发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使得我国现阶段的加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从根本以及源头提升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金融系统安全管理体系。从金融系统计算机安全网络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入手,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和专业人员,并且针对组织结构进行全面完善。除此以外,还需要针对计算机安全制度进行严格制定,完善计算机网络金融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制约制度,以期建立更为优化的互联网金融系统。
三、结束语
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管理体系,是有效提升互联网金融安全性,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性举措。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经济形式,并且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相关要求。所以,未来需要监管部门、法律部门、金融部门等多方共同联手,促进互联网金融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有效减少和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为营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群华.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 金融科技时代,2013.
[2]张松,史经伟,雷鼎. 互联网金融下的操作风险管理探究[J]. 新金融,2013.
[3]刘英,罗明雄.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J]. 中国市场,2013.
[4]中国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赵继鸿. 基于服务主体的互联网金融运营风险比较及监管思考[J]. 征信,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