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苏教版教材集合起始课的思考及调整
2017-03-20顾日新
顾日新
【摘要】“用教材教”的新课程观既彰显了教材的资源特色,也暗含了教材可变的、发展的、开放的特点.教师应在全面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不偏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不为教材所束缚,灵活使用教材,积极开发、整合、丰富课程资源,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苏教版;集合起始课;例题;习题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TPACK及其教学表现研究(14YJA88005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江苏薄弱学校教师的TPACK状况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尽管传统课程观和新型课程观都强调教材的核心地位,但前者“教教材”的思想凸显了教材的权威性,而后者“用教材教”的思想既彰显了教材的资源特色,也暗含了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也是开放的之特点.新课程观倡导教师不为教材所束缚,在全面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丰富课程资源.本文是基于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第一章“集合”[1]起始课的教学内容,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思考以供借鉴,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类”是集合的重要特征吗?
苏教版必修1第1章“集合”引言:
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
茫茫的草原上,一群羊在悠闲地走动;
清清的湖水里,一群鱼在自由地游泳;
……
鸟群、羊群、鱼群……都是“同一类对象汇聚在一起”,这就是本章将要学习的集合.
无论是高声朗读,还是低声慢吟,这段唯美的文字都能给人以一种安谧娴静的意境.但仔细玩味“同一类对象汇聚在一起”这句话,我们不禁要问:“同一类”三个字是集合中元素的重要特征吗?羊群因同类成群而构成集合,那么,草原上羊、牛、狮子、老虎等动物汇集在一起是集合吗?鱼群因同类成群而构成集合,那么,鱼、虾、蟹汇集在一起是集合吗?
关于“类”,石志群教师撰文写到[2]:事实上,将“类”作为集合概念的重要特征的不止斯托利亚尔,著名数学家R·柯朗在其名著《数学是什么》中直截了当地指出:“由对象组成的类或集的概念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由此可见,“类”的提出是有历史依据的.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同一类”三个字呢?
推敲必修一第5页引入集合定义的方法,笔者认为,“类”的对象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如何归类,要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张松年老师认为[3]:苏教版必修1第1章“集合”的章头图是原野上的一群大象.我们可以把象群看作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头象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个元素;也可以把整个原野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个物体(一草、一木、一象、一土)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个元素.正像章首语中所说的,“同一类对象汇集在一起”就成了集合,关键是以什么标准来“分类”,以确定哪些对象“汇集在一起”.
说实话,引言中“同一类”三字确实容易引起初学者对集合元素一般认知上的歧义.为正确理解“类”的内涵,不仅教师自身要对“类”有足够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要让学生弄清楚,这对概念的理解非常必要.
二、“集合”一词的提出到底是哪一年?
苏、沪两个版本的新教材都在正文一侧设置了旁白,创意新颖,有对教材内容作必要补充、提高学生数学认识、拓宽学生数学视野、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其中,数学家生平简介是两个版本的共同特色.集合论创始人德国数学家康托尔的生平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原文摘录如下(数学家头像省略):
苏教版必修1第5页
康托尔(G.Cantor,1845—1918),德国数学家、集合论创始人,他于1895年谈到“集合”一词.
沪教版(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5页
康托尔(G.Cantor,1845—1918),德国数学家、集合论创始人.1871年他给集合的说明是:“把一定的并且彼此可以明确识别的事物——这种事物可以是直观的对象,也可以是思维的对象——放在一起,叫作一个集合,这些事物的每一个叫作该集合的一个元素.”
阅读两则旁白,“集合”一词的提出时间分别是1895年和1871年,我们不禁要问:“集合”一词的提出到底是哪一年?查阅文献,关于集合论的诞生有很多记录,主流的说法有三种:
第一种[4]:1873年12月7日,康托尔写信给戴德金,说他已能成功地证明实数的“集体”是不可数的了,这一天也因此成为集合论的诞生日.
第二种[5]:1873年12月7日,康托尔写信给戴德金,说他已能成功地证明实数的“集体”是不可数的,也就是不能同正整数的“集体”一一对应起来.这一天应该看成是集合论的诞生日.
第三种[6]:一般认为,集合论诞生于1873年底.1873年11月29日,康托尔(G.Cantor,1845—1918)在给戴德金(JuliusWilhelmRichardDedekind,1831—1916)的信中提问“正整数集合与实数集合之间能否一一对应起来?”这是一个导致集合论产生的大问题.几天后,康托尔用反证法证明了此问题的否定性结果,“实数是不可数集”,并将这一结果以标题为《关于全体实代数集合的一个性质》的论文发表在德国《克莱尔数学杂志》上,这是“关于无穷集合论的第一篇革命性论文”,在其系列论文中,他首次定义了集合、无穷集合、导集、序数、集合运算等,康托尔的这篇文章标志着集合论的诞生.
从上述三则文献看,尽管“集合”一词的提出没有明确说明是哪一年,但集合论的诞生应该是1873年,那么“集合”一词的提出是19世纪70年代较为客观.
三、Venn图的首次使用是哪一年?
本小节除了以旁白的形式给出集合论创始人康托尔(G.Cantor,1845—1918)的生平简介外,在第6页同样以旁白的形式给出了Venn图的创始人文恩(J.Venn,1834—1923)的生平简介(如下图),但和康托尔(G.Cantor,1845—1918)的简介相比,文字太过简略,以至于Venn图首次使用是哪一年都没有注明.查閱有关文献,关于文恩的个人信息确实非常少.百度百科则引用了《教材完全解读·高一数学必修一》(王后雄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关于数学家的简介:1880年,文恩(Venn)在《论命题和推理的图表化和机械化表现》一文中首次采用固定位置的交叉环形式用封闭曲线(内部区域)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VennDiagram,也称韦文图或维恩图).为给学生更多关于Venn图的信息,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加上“Venn图首次使用于1880年”这句话,则显得更为完整.
苏教版必修1第6页
文恩(J.Venn,1834—1923),英国数学家.
四、例题、习题的调整
(一)例题做加法——以固化集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苏教版教材给出了集合的描述性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教學实践中,教师一般在讲授完概念之后会启发学生:从集合描述性概念中,你能得出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性质?学生一般都能顺利地说出“确定性和互异性”.关于集合中元素具有无序性,在讲授完集合相等的概念(如果两个集合所含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相等)之后,元素的“无序性”也是比较容易得出和理解的.元素的三个性质中,“确定性”比较抽象,若不通过具体的例子对其进行固化.学生是无法形成“确定性”的概念的.所以,可以在原有例题的基础上设计一组题目以加深对集合概念的认识.
如,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若能构成集合,指出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若不能构成集合,请你说明理由.
(1)江苏省各地级市;
(2)我们班身高大于1.70米的学生;
(3)末位数是5的自然数;
(4)第一象限内的点.
(二)习题做整合——以突出重点与难点
本课时课后练习由5道题目组成,限于篇幅,不对原文进行摘录(详见教材第7页):
1,2,4三道题都是集合表示方法的单一应用(一对一的转换),其中,第1题是描述法转换为列举法,第4题的(1)、(2)两小题也是如此;第2题及第4题的第(3)小题则是把文字语言表示的集合用描述法来表示;1,4两题的设置有重复之嫌疑.不如把第1,2,4三题合并为一组题目,以考查学生把自然语言转换为集合语言的灵活性,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集合表示方法的不唯一性.为突出对集合概念的理解、Venn图的运用及后续学习的需要.在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原习题做重新整合,具体如下:
1.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中国国旗的颜色组成的集合;
(2)12的约数组成的集合;
(3)不超过5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4)奇数的集合;
(5)偶数的集合;
(6)由方程x2-1=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7)不等式x2+1≤0的解集.
(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
2.教材第3题.
3.数集M={0,x,x2},那么实数x不能取哪些值?
设计意图:考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4.教材第5题.
5.如图,Venn图表示哪几个集合?请用适当的方法把所有集合一一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集合表示方法之间的灵活转换,既为后续学习集合的运算做铺垫,也突出数形结合思想.
总之,在不偏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思考及合理调整,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的责任.在思考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行,也许思考和调整是片面的、狭隘的,甚至是错误的;也许前行的道路是曲折的、艰巨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只要我们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思考和调整的过程一定是美丽的,前行沿途的风景一定是别致的.
【参考文献】
[1]单墫.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石志群.回归本真深化认识——对“集合”概念教学的思考[J].中国数学教育,2013(6):2-3.
[3]张松年.寓意深刻匠心独运—例析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编排结构与设计意图[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4):22-27.
[4]佚名.集合论[EB/OL].[2014-09-20].http:∥zh.wikipedia.org/wiki/集合论.
[5]佚名.集合论[EB/OL].[2014-09-20].http:∥baike.baidu.com/view/26152.htm?fr=aladdin.
[6]李长杉.集合论与第三次数学危机[J].学周刊,20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