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沉默现象成因及对策

2017-03-20张洁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翻译实践教学组织课堂互动

【摘要】“沉默现象”是提高大学英语翻译课质量的一个“拦路虎”。本文分析了翻译课堂“沉默现象”的存在是受到翻译课程本身的特点、翻译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手段、倡导信息化教学以及建立科学客观的能力考核体系等策略来改善翻译课堂“沉默现象”,从而实现翻译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翻译课堂 沉默现象 课堂互动 翻译实践 教学组织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文化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正是这种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蕴含着人类对于翻译的极大需求。近年来,翻译课程已成为所有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尽管老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翻译课的教学质量不甚理想,翻译课堂上学生的消极“沉默现象”已经成为困扰翻译教学者的一大难题,找到改善课堂“沉默现象”的“突破口”,从而实现翻译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是翻译教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翻译课堂“沉默现象”成因

翻译教学质量是大学英语教学成果中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翻译课堂“沉默现象”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个难题。学生在课堂上羞于表现自我;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或不情愿等等现象,都让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沉默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1.翻译这门课程的本身特点。大学翻译课的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它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英汉各种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本身,还包括百科、文化、专业等各方面的知识,且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互相转换,因而学生要能够协调运用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依靠记记背背就行。如果这时再加上教师授课语调平淡,语速缓慢,照本宣科,采用一成不变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沉默现象”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

2.翻译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翻译课堂一般都是由老师先讲述翻译理论,然后布置翻译习题给学生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提供参考译文,进行讲评,最后学生比对译文,进行改错。学生将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作为教学能力目标,这不仅不符合真实情况下翻译工作的本质特点,学生在老师讲解参考译文和比对自己译文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受挫感,而课堂教学的走向很容易偏向于学生对于参考译文的死记硬背,这一定会扼杀学生翻译的创造性和翻译主动意识,整个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机率很低,课堂气氛不活跃,甚至可以说是“波澜不惊”,“沉默课堂”也由之形成。

3.学生个人因素。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沉默”也和自身的个性、自信心息息相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很多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能力不够,又认为在发言互动的过程中,如果犯错则是丢了“面子”,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们只有采用不发言、不互动的消极对策。传统文化中的“多言述穷,不如述中”,“善者不辩,辩这不善”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有着消极影响。

二、翻译课堂“沉默现象”的改善对策

1.优化课堂组织形式,倡导项目化教学,小组合作。在翻译课堂上,分小组进行项目化任务教学是值得倡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好处在于能够尽可能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合作的机会。老师布置的任务可由各小組再进行细化。如各小组可以把老师布置的翻译任务细化成搜集翻译背景资料、寻找翻译资源、分析原文内容结构以及译文的审阅和修改等等细化任务,这些细化任务由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如此一来,学生对于翻译流程更加熟悉,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更加明确。由于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他们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更加频繁,从而改善“课堂沉默现象”。

2.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对知识吸收、消化、重组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在不断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翻译知识体系,因此,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教学方式,供大家参考:

(1)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设立教学单元任务。

(2)教师布置任务,并要求由小组合作完成。

(3)小组分工协作。

(4)小组展示翻译成果。(可通过小组汇报、小组比赛、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来增加学生互动机会)

(5)由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各小组译文的差异性及各自的优点、特色,而不是只提供一个标准译文。

(6)学生经过修正讨论,并参考教师意见,最终形成较为理想的译文(不局限于一种理想译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潜移默化渗透翻译理论技巧。

3.运用互联网,倡导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其利用网络交互式的特点能够最大化地优化和活化教学内容和手段,开发整合教学资源,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网络教学把学生电脑、教师主机交互连接起来,教师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布置任务、提供参考资料、收集学生做任务时出现的问题、监督学生完成情况等等。而学生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交流沟通更加方便,分析同学做任务的优缺点更加容易,也能够更为自在的表现自我能力。从而使原本枯燥单一的翻译课堂变得更加新颖有趣,英语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和交际的平台,“课堂沉默”现象也会随之改善。

4.运用激励机制,倡导有效的翻译能力考核体系。科学、客观、准确的翻译能力考核体系是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的重要推动力,并且对于学生的创造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分小组完成单元任务容易出现的弊端就是积极表现的同学承担了大部分任务,而消极表现的同学则逃避任务或者希望“坐享其成”。这时教师充当“监督员”和“协调员”的角色,运用好科学客观的考核体系,切实记录好任务中每位同学的参与情况和完成情况,保证实现以下两点:其一是每个细化的任务都能够有小组成员积极有效完成,其二是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执行各项任务,而不会每次都做同一个任务,借此培养学生们翻译方面各种不同的细化能力。通过考核体系,表现好的同学能够得到奖励,而消极沉默的同学能够得到督促,从而更加活跃课堂,避免课堂“沉默现象”的产生。

三、结语

课堂“沉默现象”阻碍了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和学生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从不同方面调整完善教学模式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活泼、有序的课堂环境,让人人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让“课堂沉默”不再是翻译教学的一只“拦路虎”,每位同学在翻译课堂上都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能够“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张睿思.翻译课堂教学的生态失衡及优化策略[J].海外英语, 2016(9).

[2]方童君.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与研究,2008(2).

[3]谢元花.外语课堂学生沉默和教师风格[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

[4]孟凡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沉默现象预防策略和研究[J].外语教学,2009(7).

[5]苗菊.翻译理论研究[J].外语教学,2007(4).

【基金项目】该文系鄂州职业大学教学研究资助项目《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消极沉默研究——以鄂州职业大学为例》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6ybb41)。

作者简介:张洁(1979.12-),女,鄂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翻译实践教学组织课堂互动
谈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技巧
如何提高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预设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翻译活动中母语的重要性
唱响教学三部曲,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