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2017-03-20申岚
申岚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120-01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我们的音乐课堂要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要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們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
二、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效分组引导学生成功达标,让课堂气氛活跃
(1)会组织协调。这是进行分组学习的第一步。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故无组织的学习,必然会导致学习的失败。所以,会组织协调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刚开始实施分组学习时,小组长由大家推举,然后采取轮换制,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同时,在一些具体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如,如何组织同伴一起进行音乐表演等。另外,也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对于教师在的课堂上的提问,学生要么一哄而上,要么患“课堂沉默”症。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这里,如何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组织有序而又高效的分组学习成为关键。对于前者,教师既要兼顾到课堂秩序,还要考虑到那些“自告奋勇”者感受,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后者的现象,教师可以在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自由讨论,然后让学生在进行回答。这样既能调节教学气氛,又能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压力同时又能解决问题。教师在其中担当的是协调者的角色,这是十分重要的。
(2)会互帮互学。分组学习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共事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会帮助别人,还要从心里愿意帮助别人。告诫学生在分组学习中要尽量避免简单地询问答案、等着同学来给自己设计动作或轻易地帮助同学完成任务等行为,应依据实际情况去启发辅导、帮助同伴;以及接受帮助。达到互帮互学,互相促进的目的。
四、欣赏乐曲宜形象
音乐教材中所要求欣赏的乐曲大都是经典名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比较完美。但是作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并不丰富,不一定能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如何来架这座作品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呢?按照教材、参考书详细地解说?或者简单地笼统地由教师给乐曲一个总结?这些都不行,我的做法是乐曲欣赏宜三段式:试听猜测——讲述后复听——再听想象。听第一遍,学生试听后说说听后的感受(如主奏乐器,乐曲的基本情绪等)。听第二遍,师介绍乐曲的作者、创作背景、段式,各大段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情绪,有时也会板演一些简单的旋律让学生哼唱。让学生复听对照听第三遍,让学生回想,这些乐曲可以跟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什么现象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听第八册欣赏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京调》第三遍,让学生想象回忆,有的说,第一段热烈欢快,他想到了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在山上春游时与同学热闹游戏时的情景,第二段优美舒缓,他联想到坐在山顶放眼远眺美景的感受;也有同学说,听第一段时,他联想到新郎新娘结婚时的热闹场面,听第二段时联想到听老师傅吹悠扬笛声时的如痴如醉。虽然学生的有些想象跟乐曲本身连不上号,但听乐曲是手段,让学生回忆生活,把音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美好的音乐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美,这又有何不可呢?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