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7-03-20吴晓燕

医学信息 2016年38期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

吴晓燕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PICC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妇科2013年12月~2016年5月诊治的13例应用PICC置管化学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穿刺成功率100%,治疗过程中共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穿刺周围皮肤过敏2例,13例患者对其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结论 PICC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性强,导管可长时间保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PICC;护理

静脉辅助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能降低术后复发率。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等特点,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1]。PICC不但给患者带来了方便,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穿刺压力。我院对2013年12月~2016年05月进行诊治的1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PICC置管术,进行化疗与营养支持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在应用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的对象为2013年12月~2016年05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进行PICC置管的13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其中卵巢癌9例,子宫内膜癌3例,宫颈癌1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9岁。所用药物为紫杉醇、顺铂、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博来霉素等,均以2~3种药物联合化疗。9例卵巢癌患者中6例均完成6个疗程的化疗,2例患者完成2个疗程的化疗,1例患者完成1个疗程的化疗。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1例完成3个疗程的化疗,1例完成2个疗程的化疗,1例完成1个疗程的化疗。1例宫颈癌患者完成3个疗程的化疗。

1.2方法 ①采用由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②对患者的血管进行评估。③为患者选择穿刺部位。这13例患者均选择肘部静脉为穿刺部位。静脉选择原则为:首选贵要静脉,次选正中静脉,末选头静脉。④进行PICC置管的操作方法为:患者取平卧位,术肢外展与躯体成90°,让其头部偏向术肢对侧并贴向肩部。PICC导管导入血管的长度为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以15°~30°的角度对患者进行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0.5~1cm,用左手食指按压导入鞘前端静脉,将导管匀速(不超过2cm/次)送入静脉至预期的深度(导管置入15 cm时嘱患者向穿刺针头并将下颌贴肩以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并妥善固定导管。

2护理

2.1置管前护理 遵医嘱使用PICC导管,置管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观看PICC穿刺技术视频,讲解置管的目的及好处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主动关心和照顾患者,是患者认识到PICC是一种简便、安全、快捷的操作方法,置管后不影响日常生活,而且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消除患者的顾虑,以最佳的状态积极配合置管并签署置管同意书[2]。

2.2置管后护理

2.2.1置管完毕拍胸片确定导管位置,护理人员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穿刺处有无红肿、疼痛、渗血等,置管侧上臂沿静脉走向外贴贴水胶体敷料以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置管术后24h为患者更换透明贴膜,当贴膜出现潮湿、脱落、卷边、渗血等情况,应立即予以更换。

2.2.2保持导管通畅,每次输液前先用10 ml以上注射器抽回血,見回血后用生理盐水脉冲式(推一下,停一下)冲管,确定导管通畅方可输液,输液结束后必须再用10 ml以上注射器10~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剩3~5 ml生理盐水时正压封管(边推药边往外拔针头,将针头留在肝素帽内封管余0.5~1.0 ml时,边推药,边退针,以对抗撤针瞬间产生的负压),封管后肝素帽用无菌纱布包扎。

2.2.3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局部渗血、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炎、堵塞、脱落、血栓形成等是PICC置管的主要并发症,因此应加强防范。首先严格无菌技术,穿刺前做好局部皮肤清洁、消毒,每7 d更换敷贴、肝素帽;其次输液时应加强巡视,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2.4健康教育及出院宣教 PICC因留置时间长,因此应告知患者避免患侧负重、弯曲、淋浴与浸湿到穿刺区的活动,适当进行穿刺侧手臂活动,如握拳活动等,增加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出院后定时来院或到当地医院护理,如果穿刺处有发红、肿胀、疼痛、渗液、敷料松脱等情况,及时来院处理

2.2.5拔管 患者化疗结束,应及时拔出导管,拔管前做好心理护理,告知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配合,应警惕血栓脱落,预防导管断裂、空气栓塞。

3结果

1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PICC留置期间无导管断裂、脱出、堵塞等,1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例穿刺周围皮肤过敏,经局部处理后好转。

4讨论

保护血管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护理中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传统的浅静脉穿刺因位置表浅,易受患者肢体活动影响,加上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非常大,易导致血管发生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PICC导管采用医用高等级硅胶材料,不会损伤血管内膜,置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刺激药物注入后被快速稀释,保护了外周血管,解决了药物外渗、药物性疼痛等问题。因此,PICC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3]。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认真及时观察和对PICC管道细致的维护可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有效防止静脉炎,避免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有效的、正确的导管护理是PICC导管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成功的关键。总之,PICC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尤其对多疗程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其他各类晚期肿瘤患者的化疗和护理都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沐风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2):194-195.

[2]D Desilets,V Kaul,WM Tierney,et al.Automated endoscope reprocessors[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10,72(4):675-680.

[3]S Reddy,R Sullivan,R Zaiden,et al.Hepatitis C infection and the risk of bacteremia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tunneled vascular access catheters[J].Southern Medical Journal,2009,102(4):374-377.

编辑/丁一

猜你喜欢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跟踪导练(二)(3)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