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解应用题的心理障碍及解决策略初探
2017-03-20苏丽华
苏丽华
摘 要 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运用所学数学的知识、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初中生 解应用题 心理障碍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102-02
初中数学新课标的实施使初中数学与生产实践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它注重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的背景下学习数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过程中有心理障碍,需要找到一些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生解应用题心理障碍浅析
(一)急躁心理
数学中的应用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个探究性的学习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知识和素材,才能较好的解决问题,而学生急躁的心理恰恰是与之相违背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做应用题的过程中,做完一步就急于问老师是否正确。
(二)依赖心理
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只习惯于动手不动脑,在解决问题时就显得不够积极,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总是期望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解题时希望教师给出解题模式,且习惯于死记硬背、套用格式解题,不会灵活多变、合理恰当的运用知识。这对于解决題型复杂多变的应用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三)自卑心理
学生应用题基础薄弱,对应用题的背景和情境不熟,给学生阅读理解带来了极大不便。小学时学生没有打好基础,就连简单的(m的4倍与n的5倍的和是多少?)代数式学生都不会列,他们怎么会列方程解应用题呢?再一点就是学生对知识点模糊,记不清楚公式(路程公式、利润率公式、简单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公式等),最终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四)厌学心理
学生是没有真正的认识到数学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性。初中生对学习应用题普遍存在着厌学心理,一些学生在写作业时不去思考就抄参考答案;考试时题目都不看就断定应用题是丢分题;上课时不集中精力听讲,无奈、被动的坐在教室里。
二、消除学生解应用题心理障碍的几点实践思考
(一)从基础入手,树立学生学习应用题的信心
1.教师方面。刚开始学习应用题的时候需要从最基本,最简单的题型学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有针对性的选择或是编制应用题给学生练习,应用题选材要求结合实际、题意直观易懂,让学生一看就能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使其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方面。学生想学好应用题就需要不断努力和长时间坚持。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积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把基本公式(路程公式、利润率公式、简单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公式等)记牢,会把工程问题中的总工作量看成1等。还要不断的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以便解题的时候能够快速的理解题目中的背景知识。
(二)矫正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应用题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应用题是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通过学生的学习反应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七个步骤来看,初中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感到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有很多的学生在做题目时读不懂题意,找不出等量关系,不能正确的设未知数,进而不能列出方程。因此,在解应用题时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设未知数,如何利用相等关系列代数式,如何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等。
例:有甲、乙两个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的羊数就是你的羊数的2倍。”乙回答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们的羊数就一样了。”两个牧童各有多少只羊?
解:设甲有x只羊,则由题意知乙有(x-2)只羊。
由题意可得:x+1=2[(x-2)-1]
解得:x=7(只)
所以:x-2=7-2=5(只)
答:甲牧童有7只羊,乙牧童有5只羊。
这里是根据乙牧童说的话来做假设,然后根据甲牧童说的话来列出方程求解。此题只要弄清题意,是一道非常简单的应用题,且还有很多种解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关心、爱护、鼓励学生出发,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使其克服急躁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焦虑心理等心理障碍,以便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