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群文阅读理念下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2017-03-20苏伟科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阅读环境阅读方法群文阅读

苏伟科

摘 要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应树立群文阅读的理念,强化课内外阅读的联系,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群文阅读 课内教材 课外资源 阅读环境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075-01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吕老的这句话点出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应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和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作为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树立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打破课堂和课本的有限性,不仅强化课内教材之间的联系,更要强化课内教材与课外阅读资源的联系,以期带领学生到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中遨游。

一、强化课内教材之间的联系

高中语文教材按照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每个单元的知识与课文都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单元课文。比如,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时,学生虽然读过一些现代诗,但对现代诗的发展史并不了解,所以就很有必要让学生学习现代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与古体诗有什么异同。另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的重点是鉴赏意象,品味诗歌,这个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地渗透到本单元每首诗的教学中去。

不是同一单元的课文也可以重新编排,按照一个主题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比如《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這三篇文章,都涉及秦统一六国直至灭亡的历史,我们可以选取这样一个共同点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阅读的主题可以设置为“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作品都选取了秦统一直至灭亡的历史”,以此来切入对作者、对时代背景的分析和对主旨的分析。除此以外,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则材料,提取的角度不同,能揭示的主题就不同,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对材料的多角度分析与运用。

二、强化课内教材与课外阅读资源的联系

1.课前补充阅读,夯实基础,训练阅读能力

教材中课文大多选取的都是名篇,不了解背景,学生在阅读时会存在很多障碍。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阅读。如教杜甫的诗歌时,先补充杜甫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这样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就能够更好地去读懂杜甫,读懂杜甫在时代动荡、百姓流离、自身困顿的境况下仍然葆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

2.课后补充阅读,丰富视野,提升阅读能力

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是某些中长篇小说的节选。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学生会认为贾宝玉是个爱开玩笑的浪荡子弟,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红楼梦》开篇的木石前盟,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被逼上梁山,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可以引导他们去阅读相关章节,乃至整本书,去体会时代背景下那些英雄人物的挣扎与奋起。

三、营造阅读的环境

在班级建设图书角,让它成为了博览群书的阵地,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读书借阅制度,以自己课外阅读和全班集中阅读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走进书中,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了书所带来的魅力。还可以利用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好胜心盛的特点,举办读书交流会,这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能够与大家交流、共享。在这样的读书氛围中,学生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指导学生将课内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浏览、略读、精读、跳读、默读、诵读等等。学生在阅读中如遇到问题,可引导他们学会上网查阅资料解决。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写读书笔记,感悟阅读之美。读书笔记是学生阅读收获之园,是流露学生心灵,表达心境之所。读书笔记内容包括五个方面:阅读中对优美的词、句、段、篇进行摘抄;对优美的语句进行仿写并进行评析;对撞击自己心灵文章撰写读后感;对每周的生活进行一次感悟。写读书笔记是一种提高课外阅读质量、促进写作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阅读环境阅读方法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