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2017-03-20李岩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年5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技术路面

李岩

摘 要:市政工程路面的质量问题是施工项目的重中之重,路基基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路面质量的好坏。为了确保市政工程路面的质量,笔者分析了市政工程路面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通过对几项重要指标的控制和提升施工技术水平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希望本文能够对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市政公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受到广大市民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因此市政工程路面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得到妥善地解决,要保证公路路面质量,就要对路面基层施工技术不断进行改良和研究。

1.市政工程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离析问题

离析现象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使用时混合料内部组成配合不均匀,从而影响了沥青的质量。例如:常见的级配离析问题就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粗料、细料集中区分布散乱、不均匀,导致沥青混合料密度不均匀。沥青施工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纵向离析。

1.2 硬化问题

硬化问题的发生原因多是材料配比不准确导致的。在施工中混凝土、沥青二者间配比失衡是这类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例如,混凝土多、沥青少便会出现路面硬化,导致路面使用寿命缩短,出现裂缝、塌陷等问题。

1.3 侵蚀问题

路面施工中外界环境因素也会导致质量问题。由于路面基层主要是用水泥、砂石等颗粒材料构成的,在路面材料铺设完毕后,一旦出现大量降水就会侵蚀路面,使材料之间从原本的紧密变得松散起来。

2.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几项参考指标

2.1 自然土

自然土是路面基层施工中会大量使用的材料,是路面基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土的质量决定了沥青路面铺盖的紧密程度。因此对于自然土的质量要求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土质颗粒细、回弹模量低、砂性土回弹模量高。满足以上条件的自然土才能用于路面基层施工中。

2.2 含水量

路面基层施工材料的含水量要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否则施工中材料水分蒸发会导致路面收缩。因此工程监督人员要对材料含水量进行监控,发现含水量超标的材料要进行晾晒处理后使用,同时施工材料存放时要避免雨淋或暴晒,防止施工材料含水量超标。

2.3密实度

沥青路面基层铺设一定要保证密实度,是路面基层各层密度状态的体现,通过对密实度的观察能够对基层结构强度进行推断,检查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因此工作人员铺设路面基层材料时要保证密实度,使路基的强度、使用寿命、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3.提升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工艺的策略

3.1 优化施工工序,提升建设水平

摊铺环节是基层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好的摊铺设施能够影响到后续基础处理的质量。因此摊铺设备的选择尤为重要。例如:高精度熨平摊铺机械的使用,这类机械能够在保证路面平整性的前提下,提升基层路面的密实性。使用一次整幅的摊铺技术,可在路面角宽和横坡等同的情况下使摊铺的处置宽度和拱度满足其设计标准。分幅的摊铺技术应用于处理路面角宽和横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设置一条中缝位于路面纵向中心线处,能够确定摊铺工作的施工宽度。假如有足够的摊铺设备可以同时使用两台设备二者之间的作业距离相近,采用一前一后的梯形摊铺处理。分层摊铺各层结合之间易产生质量问题,最好采用全幅全厚的摊铺方式,但是这种摊铺方式对于基层整体厚度达到30cm之上时,可操作性较弱,设备的操作能力有限,因此对于30cm以上的情况采用分层次的摊铺处理。每层摊铺之间的间隔要控制好,保证每一层摊铺后表面的整洁。防止对下一层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适宜的潮湿度能够使每层之间更紧密的结合。

对于混合料进行一定的碾压处理,施以动压力能够增强混合料的密实度,帮助各类混合材料之间更好地结合。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使用振动压路设备进行处理。施工流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时的处理方式为静压封面处理,复压为了保证混合料密实度,一般使用轮胎压路机械,终压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前两个阶段中形成的裂缝和轮压痕迹,使用设备为大纲轮压路。摊铺处理后的混合料由于其水分的蒸发,粘稠度会增加,影响碾性。为了保证混合料不受影响,施工速度一定要快,否则容易出现压实度不佳和材料硬化度不足的问题。适当降低路面施工总体长度,确保摊铺好的路面快速进行压实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路面强度。但是施工路面长度过短也会由于压路机不断换向,接头处增加,影响到路面的平整性。因此施工路面工段应使路面施工速度和质量得到平衡。

路面基层施工摊铺距离一般把握在45min左右比较合适,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施工效率。在施工进行中,压路机设备严禁在施工位置出现掉头、刹车或急转动作,这些操作会导致路面平整性受到影响。接缝环节是保证路面平整性重要环节,有干湿两种接缝方式。湿接缝用于新老施工路段之间的连接,保留30cm~50cm的距离不进行压实,将新摊铺处理的混合料一同进行压实处理使接缝处密实平整。对于干接缝一般使用导木法,首先保证接缝处整洁、密实、中线垂直。在进行混合料铺设时要保持一定的湿润度,不时在施工路段进行洒水处理。合格的湿养处理能够有效保证路面质量。养护阶段,禁止使用洒水车对路面进行直接喷洒,这会导致路面吸料被冲走,在喷洒前,要使用土工布对路面进行覆盖,在覆盖物上进行喷洒处理,不要使用水柱而是使用水雾进行湿养,对于路面的边角缝位置的养护可使用低压浇水的方式强化养护效果。

3.2 完善技术策略,提升施工处理效果

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完善的施工计划,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在公路投入使用后,通行车辆会不断对路面施以压力,要保证在标准的轴载影响下,路面基层不会出现路面变形、路面剪切、路面疲劳引起的损坏。确保路面基层强度。因此要保证路面层次各项参数符合质量指标,在保证基层厚度的前提下,使用具有高承载比、防剪切、高抗压水平等性质的高强度材料。与此同时,路面基层和路面表层之间的刚度要有良好的匹配,一旦二者之间出现匹配差异,会导致公路面层出现开裂现象。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稳定结合材料是此类路面的优先选择,例如水泥、石灰、煤灰等材料。为了保证沥青薄面层的工程质量需求要使用高强度、高抗压水平的基层,保证基层厚度,是沥青路面的质量得到保证。

沥青路面的透水性是困扰沥青路面质量的主要问题。其透水性最强的阶段是使用初期。在发生降雨时水通过路肩和结合部位渗透入结合层、路面积水渗透至基层和底层。一旦路面层出现裂缝,表面水将会直接深入结构层,使结构层材料过于潮湿。在行车的影响下,高压水会对基层顶部进行冲刷,出现脱空、破碎和断裂现象。大量降水导致的潮湿环境导致公路各层面水量增加,在影响强度的同时还会减少路面使用寿命,损伤路面。因此施工材料要尽量选择防水性能较强的材料对公路层层进行摊铺处置,例如水泥、石灰、煤灰都具有较强的水稳性。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优质的材料进行施工。

结语

市政工程路面建设质量与路面基层处理有着重要关联,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路面基层施工计划,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优化原本的施工方式建设出一条高乘载、高抗压、高质量的公路路面,保证交通畅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延长公路使用寿命,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浩强.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6(8):96.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技术路面
用艺术修补路面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
BFRP连续配筋复合式路面配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