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图书销售新风尚

2017-03-20由国庆

中国收藏 2017年2期
关键词:分馆商务印书馆济南

由国庆

记得2008年11月9日的《每日新报》在新闻版以《清末买书,天津能“函购”—市民发现100年前商务印书馆老广告》为题,刊发了这样一则消息:

“市民王女士在家中发现了一张天津商务印书馆的老广告,这幅广告距今已有100年左右,广告上的‘函购字样表明那时候就出现了‘邮购的消费方式。这张老广告纸张很薄,高60厘米,宽30厘米,上面印刷的字体全都是毛笔手写繁体字。广告上用大字写着‘商务印书馆经营文房四宝、出版五彩石印等字样,详细内容则是‘本馆……编辑各学应用教科书籍……如蒙惠顾及远近函购……从广告内容看,印书馆除经营文具、印刷业务,还办理邮购图书。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最早出版教材和教科书,1906年在天津大胡同一带设立分馆。”

当时,报社获知这一新闻线索后联系到我,希望我能帮助解读一二。查找相关资料后,我与记者进行了电话沟通。新闻见报后,我发现文中“一张天津商务印书馆的老广告”说法有误,应为“上海商务印书馆”更准确,究其原因,大概是记者误解了我曾在电话里提及的商务印书馆曾在天津开过分馆的说法。如此也就又有了文中“天津能‘函购”之误。

新闻见报后,我辗转通过关系成功购藏了这张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招贴广告,得以认真研究。

商务印书馆大名鼎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址北京。印书馆从小做起,初期只是承印些商业簿记表册、账本、教会图书等,故名“商务”。秉承“昌明教育,开启民智”宗旨,张元济、夏瑞芳等出版家艰苦创业,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商务印书馆创立不久就成立了股份公司,同时聘请高梦旦、王云五等一批杰出人才,开展以出版为中心的多种经营,很快实力大增。

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比如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它在国内率先采用珂罗版印刷;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版了第一部由中国学者自己编纂的双语《英华大辞典》……商务印书馆也是中国现代出版业中最早探索开设分馆制度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发展壮大后,并没有满足自身在出版业的核心地位,他们深知中国幅员广阔,若能卓有成效地普及文化、推广教育、倡导阅读,必须依靠有效的营销手段。有鉴于此,上海商务印书馆自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湖北汉口开办了第一家分馆以来,上海商务印书馆不断拓展,进而在各地广开分支书馆,大致有40多家,遍及国内各大城市,远至海外新加坡。这些分馆在书店服务之外,更多为知识界、教育界人士乐往交流的好地方。分馆能将读者的需求快速反馈,有助于商务印书馆对图书质量的提升。

话分两厢。我如愿以偿收藏了这张招贴广告,展卷研读发现,它实际上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在山东潍坊、济南、聊城的分馆印行的,所用纸张为薄薄的粉连纸,用木版(或石版)手工印刷的,推出时间约在清末。根据印刷、用纸推测,这纸广告在当时的印量不会很大。

广告顶头有“上海”二字,核心部分醒目写着“商务印书馆”楷体大字。馆名右侧有“总发零卖,价格从廉”字样,左边有“寓东关地瓜市同盛栈内”。另外,在此“地瓜市”分馆名下又竖排两行稍小字样:“分设济南府布政司大街”和“东昌府鼓楼东大街”。

广告的下半部分是重头戏,文称:“本馆为输入文明开通风气起见,延聘通才编辑各学应用教科书籍,早蒙全国士林交相称许,又自运东西各国印刷机器,各色纸张洋墨、学堂仪器、图画标本、风琴鼓号及一切文房器具,一应俱全。又精印五彩石印钱票图画,精制铜模铅字、照相铜板、铝版花边等件,如蒙惠顾及远近函购,划一无欺。此布。”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模”字,在这张清末故纸上被手写为一个异体字:左右结构,左为“木”旁,右为“算”字。此字何解?我查找了多样工具书,皆不得其解。就此,我专门向首都师范大學教授侯会先生发函请教。侯先生复函称:在收字最多的《汉语大字典》中也未查到。疑为“模”字。铜模意为“用紫铜或锌合金制的浇铸铅字的模型。”例如:鲁迅在《集外集拾遗补编?文学救国法》中有“取所有印刷局的感叹符号的铅粒和铜模,全数销毁”的表述;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中有“此时的商务印书馆……能制照相铜版、锌板、铜模和浇铸铅字”的表述。侯先生答疑有理有据,解我文愁,让人感佩。

据广告上的地名(分馆)信息可知,商务印书馆较早就将触角发展到山东繁华地区,或驻庄或开分馆。且说潍坊东关一带自古繁华,大小生意沿街成市,后来逐渐形成了鱼市街、估衣市街、米市街、地瓜市、针巷子等颇具行业特性的街市,商户、居民越来越多。

东昌府,即如今聊城市东昌府区。明清两代,东昌府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东昌府名人辈出,人杰地灵,自是文明礼仪之邦。

再说济南府。布政司大街(今省政府前街)位于布政司署前,南北向,此地周围有贡院、泺源书院、尚书府等,学子云集,文化气息浓厚。旧时,布政司街、后宰门街书铺林立,是泉城著名的文化街,可与京城琉璃厂相媲美。据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济南”之《文化之城·大事记》记载:“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2月,商务印书馆济南分馆在院西大街开业,经理沃子敬,经销本馆书籍,兼营文具,为济南新书业之始。”比对发现,老广告中标示的“布政司大街”与官网《大事记》中所说的“院西大街”二者间存疑不同,有待进一步考量。总之,商务印书馆济南分馆的开办推动了近代济南图书业的发展,更多市民通过优秀书籍接触到了近现代中西文化。

收藏,有时就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机缘,百年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这张招贴广告在天津现身,恐怕也不乏此意吧。

猜你喜欢

分馆商务印书馆济南
文山书海
Stabbing Pain with Words
最有思想的句子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Paving Memory Lane
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
商务印书馆
北京地区四所高校图书馆分馆运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