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走进生活的有效途径
2017-03-20丛艳琴
丛艳琴
美术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挖掘素材,会使作品更富有生活气息,融入情感。同时,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增强了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素养,并使生活受到美术艺术的洗礼,获得心灵的陶冶,促进全面发展。那么,初中美术教学走进生活有哪些有效策略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作出如下探究。
创设生活情境,导入美术教学
初中美术教师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案,将美术教学与生活完美地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并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到美术学习中。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将美术教学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主动去探究生活中的美术,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比如,在教学《身边的物品》时,在课前笔者搬来一个准备好的“百宝箱”,里面放满了学生身边经常见到的物品。上课开始,笔者就和学生一起在其中淘宝,让学生摸到一个宝贝后,就说出是什么东西,然后提问:“你摸到宝贝时,为什么就能猜到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说:“这些都是身边经常看到的物品啊”“我们都太熟悉了啊!”进而导入了《身边的物品》的教学,这样的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推动作用。
贴近生活,引导自主创作
初中学生的美术绘画水平尚显稚嫩,创作技艺还有待于不断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虽然十分丰富,但是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主题指引的创作,很难想象能够创作出好的美术作品。因此,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确立主题,让学生以创作主题为线,自由自在地去想象,去创作出具有生活气息的佳作。
比如,在执教《最亲近的家具》时,组织开展了主题活动“我的椅子我设计——前卫与经典千形椅子荟萃”设计比赛。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废旧物品、巧妙设计,采用畫、剪、刻、贴等恰当的艺术手法进行装饰,设计出一款美观实用,制作技术精湛,功能齐全,富有创意的椅子。在设计之前,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提出设计要求。也可以几个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创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了美术与生活的密不可分,激发了无限的创意。
设问紧扣教学核心
在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模式中,贴近生活设问,培养学生的美术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核心环节,教师要结合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贴近生活来设计问题,而学生则要结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之后,创作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以生活为切入点,点拨学生的生活经验;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把握好梯度,做到由浅入深;最后,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比如,在教学生设计校徽时提问:小设计师在设计校徽时要考虑哪些问题?学生们经过思考后回答,要在校徽中提出学校的哪些特点?体现什么样学校文化?主题色是什么颜色?校徽应该是多大的尺寸?等等,然后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培养了自主意识。
善于发现生活之美
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蕴含着美,我们如果感受不到生活之美,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对美的感受、观察和欣赏。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并将生活之美渗透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兴趣喜好、情感状态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活化的美术教育。生活是美术教育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以生活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才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美术与自己的生活相依相存。
为了开展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活动,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参与到户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从中获取生动的美术素材,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体验、兴趣点等是各种各样的。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从活动获取理想的成果,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预先制定出活动目标、确定活动主题,如郊游、采访、写生等,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美、定格美、记录美。
针对初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尚待提高的实际,在活动开展中还应实施恰当的安全教育,教师要周密设计,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目的的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张开美术之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到美术无处不在,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就要走向生活,在细微处捕捉美,在宽阔处寻找美。
综上所述,让初中美术教学走进生活,是对生活即教育,美术源自于生活的理论实践,任何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无法脱离生活,只有对生活形成深刻的体验,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才能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才会赋予作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让教学走向生活的重要意义,围绕生活化这个中心开展教学,唯有此,才能使美术教学质量发生有效变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