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内向、孤僻、自私、厌学的“心态”
2017-03-20曲柏成
曲柏成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037-02
“人生之始于孩子”如果把人生比作太阳,那么,学生时代就是喷薄而出的太阳。可是,内向、孤僻、自私、厌学的“心理状态”却给绚丽的朝阳罩上了一层阴影,遮掩了人生的辉煌。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中也经常出现。因此,纠正一些学生中存在的内向、孤僻、自私、厌学的“心理状态”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我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发现在每个班中,都有一两名性格内向、孤僻、自私、厌学的学生,其表现是:
1.感情不易外露,冷漠、孤独、呆若木鸡,整天“冥思苦想”中,他们回答别人的问题只是简单的点头或摇头。这种学生没有明显的喜怒哀乐,在别人看来,他们充满忧愁。
2.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漠不关心,观念陈旧,他们认为自己没读过多少书不也生活的很好吗。导致学生对学习无兴趣。讨厌学习,根本不愿意参加任何体育运动。
以上列举了一些学生中内向、孤僻、自私、厌学“心态”的现象。那么,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大致有一下几种:
1.封闭式的家庭,隔绝了学生与社会的交往。现在三、四口小家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即使不是独生子,二胎指标间隔的时间也比较长,儿童在家中没有与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机会。父母又必须沿袭几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再加上农村居住又比较分散,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较少,加之为了安全,整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这样就使孩子真正的成为“井底之蛙”。
2.家长的溺爱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了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我们农村的家长本来就没受过太多的教育,怎么会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此,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纯粹是随心所欲。高兴就是儿子长,儿子短的。什么“宝贝”“心肝”遇见干活累了,不顺心了,就大动肝火,甚至拳脚相加。对待这样的“精神不好”孩子真是无法适从,只好沉默不语,免得惹是非,长期下来,孩子就形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
造成学生性格内向、孤僻、自私、厌学的心理状态和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不良的性格也只是表现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它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不愿意与其他学生交往,受不到良好的影响,学生之间的交往,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些学生在家很不听话,家长管不了,到了学校,非常听老师的话,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收到了其他孩子的影响。在集体的活动中,同学们易于沟通彼此的感情,找到了发挥特长的天地。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能与其他同伴相协调。反之,那些与其他学生不交往的学生,就收不到这样良好的影响,得不到多方面的锻炼,而成为一个冷漠、自私、退缩的“吝啬鬼”“胆小鬼”由于这种人不愿与多数人交往,时间久了,其他学生对他也产生了反感,不愿意接近他了。这样恶性循环一经形成,就越发不可转变。
其次,对学习无兴趣,厌学的心态,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时代,设想,没有一个好素质怎能适应社会需求,怎么立足于世界呢?具有这种心态的原因,一是家长观念淡薄,他们认为没文化也照样生存,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随其自然,久而久之,孩子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影响。其二是受社会一些读书无用,金钱第一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助长了学生对学习无兴趣,厌学的情形。
看来及时纠正学生内向、孤僻、自私厌学的心理状态势在必行,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下面的方式: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性格标志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才会形成良好的性格,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人,道德都是高尚的,品德都是良好的,范仲淹从小以天下为己任,长大了也能“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周总理从小就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他为中国以及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他伟大人格的写照,可见,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劳动、爱人民、守纪律、诚实守信等品德,对于纠正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消灭死角”集体是塑造性格的重要条件,对于纠正学习内向、孤僻、自私、和厌学的心理状态,更有积极的意义,我教过的有一个学生叫孙崎傲,由于家庭环境不好,有智力障碍,说话非常费劲,别人都不爱与他一起玩,說他是“傻子”。在课堂的体育教学中让其他孩子与他交流,让他模仿其他学生做游戏,体育课上一起做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提高他身体的协调性在一直的坚持下,这个“傻子”能和别人一起游戏和学习了。能学习一些简单的动作和知识。是他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良好的提高。
内向、孤僻、自私、厌学的心态在学生中确实存在,特别是我们农村,人数就会多一些。这种心态是不良的心态,它的害处也是相当大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分析“病因”,“对症下药”还给学生一个天真烂漫,生机勃勃的面目。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