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3-20罗丽
罗丽
摘 要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起了直接或间接的制约作用,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012-02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語言知识、情感态度、语言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英语阅读是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获取有用信息的量。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兴趣培养,激发学生求知欲
阅读材料是呈现在学生面前最直观的学习资料。因而教师要为学生精选符合他们的英语实际水平的阅读材料。我认为故事是最好的选择。如低年段的学生,可以选择有配图的故事、绕口令等。而高年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可以选择难易适中的对话,给予小学生启发的小故事等。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学生英语学生的兴趣变得浓厚、阅读速度和准确度、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另外教师可以设计故事阅读的相关练习。如:图片与句子正确配对;根据图文内容出现时间排序等。如在一节五年级下册Module4 Travel的复习课上,为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就根据教材内容改编女警官Judy喜欢旅游的故事来进行教学,在lead-in部分引入Judy 介绍家人的情况复习交通工具进行穿插,我设计了图文配对等相关练习。
二、任务教学,加强学法的指导
1. 阅读前,激活图式,提供语言准备
(1)教师可以借助阅读的封面、标题、插图等,通过提问或讨论大胆预测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预测阅读内容,明确阅读任务,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2)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关系密切,只有当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适合于学习新知的观念时,有效的认知活动才能产生。教师首先应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可以就阅读材料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储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通过去图书馆查阅或通过上网等方式搜索,并在班级内进行互动交流,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并能帮助阅读的有效开展。例如在教Festival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搜索并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前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同学介绍中西方节日、社会习俗等。
2. 阅读中,创设问题,开拓思维,培养阅读策略
(1)教给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扫读Scanning,略读Skimming,细节阅读Detailed reading ,猜测词义Guess等方法进行阅读,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如在教Travel一课时,我就创设问题,让学生通过略读Skimming,完成标题“A travelling plan to _________”。
(2)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探究性学习
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诱导之下,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一举两得。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引导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学生能更好地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进行有效地阅读,同时获得独立阅读能力。
3.阅读后,拓展延伸,学会运用知识
(1)复述文本。阅读后进行复述是培养学生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可以个人进行或小组合作完成,另外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情况,给出不同程度的提示。通过复述,学生内化了文本的主要词汇和内容。
(2)角色扮演,改编、表演故事。学生阅读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还只是停留在语言信息输入阶段,还没有经过内化输出,学生还不能真正运用语言,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创设语言环境,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写作练笔。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布置改写、续写等练习。通过与文本的灵活结合,运用阅读材料的重难点,将起到很好的效果。正确的阅读策略有利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提高阅读技能,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总之,在组织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训练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就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们只有不断地探索、求真,制定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去引导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英语阅读教学真正快乐起来!
参考文献:
[1]赵淑红.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2]梅水英.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04).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