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2017-03-20施晶晶
施晶晶
摘要:现代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坚决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探索研究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让美术教学具有实际性、交流性与互动性,还原美术学科的原有生趣,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着手,并对此提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培养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小学生素质教育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小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独立的学习,逐渐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不但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系统,还要指导小学生在学习中努力发现、不断探索,引导小学生动脑思考,用眼睛去看,用手去实践,培养小学生发现新事物、发表新见解、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模式
小學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突破传统的学习思维,不能仅仅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是要敢于对一切知识说“不”,也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小学生能够面对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动力创新和意识创新,这是求异策略中的重要理念。当前受到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以及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极大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理想甚至个性的发展,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使其在学习文化知识或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勇气去揭示事物或矛盾的性质,大胆创新。
例如:在教学《蓝印花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乡土教材中蓝印花布的图片或者视频通过多媒体展示,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看看生活当中都有什么样的蓝印花布的样式,自己喜欢什么样式,每种样式都代表什么意义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蓝印花布样式的不同理解,尽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发学生从多角度探讨问题,多层次进行思考。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通过讨论蓝印花布样式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构建愉悦的教学环境
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模式比较单一,氛围非常古板,对于小学生来讲,就会出现厌学现象,课上不会认真听讲,更不用提创新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进而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蓝印花布》这一课时,教师和学生都分别的准备了不同形状的纸盘、蓝色记号笔以及白色的油画棒。可以先与学生进行交流,问问学生都想画些什么样的图案,有的说“画鱼”、有的说“画花”、还有的说“画人物”,然后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将自己当成是一名小小的设计师,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对蓝印花布的理解在纸盘上面画出蓝印花布的图案,学习用蓝印花布的颜色和花纹来装饰盘子,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一旁对学生的创作思路进行指导。通过这样亲自动手画画的过程能够缓解学生因上课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象力充分的发挥出来,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的国内和海外的本土风情等,因此,肯定会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之后的创新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不能仅考虑知识为重。因为知识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决定文化素质的高度,只能起到优化本体结构的作用,促进知识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蓝印花布》这一课时,当学生创作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且说说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包含的意义等,在这过程中会有其他学生对其产生一些质疑。有的学生作品看着很工整,有的学生作品则看着比较乱,这时教师就应该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个盘子把文字和点线面结合起来了,而这一个装饰的位置很独特,使不规则形状显得活泼可爱”。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教师不要急于去否定学生的观点,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创作,有效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与学生生活和将来就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站在全面实行素质化教育的背景下,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更具生动性、多样性和现代性的教学方法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陈美香.小学美术教学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交给儿童开启美术之门的金钥匙[J].菏泽学院学报,2014(S1):169-172.
[2]李乃仁.活动课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关于天津市小学活动课程教材建设的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6):21-24.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