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后评估的综合性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评价
2017-03-20黎洋佟
黎洋佟
摘要:厦门中山公园是位于旧城中心区的综合性公园。通过应用使用后评估方法对公园的可达性、景观要素、空间感知、触觉感知、配套设施、维护管理6方面使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公园景观设计与使用者行为需求的多维关联性,指出使用者的行为感知特征、设计实施成果与市民使用间的矛盾冲突点、建成项目使用后评价体系缺失的问题。提出以使用者为核心,优化园区功能分区,增设定制化的景观设施配套,进而提升公园的整体环境品质与归属感。
关键词:使用后评估;厦门中山公园;评价研究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6-0000-00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 Xiamen Zhongshan Park is a comprehensive park,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the old town.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the accessibility, landscape elements, spatial perception, tactile perception, supporting facilities,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Xiamen Zhongshan Park were evaluated. This research explored and analyzed the multidimens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and users' behavior demands,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of users' perception of behavior, the conflicts betwee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he lack of evaluation system. Then the paper proposed taking the user as the core, optimizing the function of the park area, adding customization of landscape facilities, to enhance overall space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belongingness in the park.
Key words: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POE); Zhongshan Park in Xiamen; Evaluation research
随着城市综合品质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所栖居的城市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经济观念影响下,城市历史老公园因设计水平有限和监管维护不足等,未能充分体现价值。而综合性城市公园作为打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资源,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设计[1~2]。以使用者为核心,营造诗意的、定制化的驻足需求空间。目前国内尚未有城市景观设计系统的质量权衡指标和评估体系。本文以厦门中山公园为例,通过应用使用状况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研究其修建的历史背景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改造提升策略,并为构建使用后评价体系提供现实依据。
1 厦门中山公园使用状况调查
1.1厦门中山公园基本概况
厦门中山公园始建于1927年,经历过不同时期的破坏和更新,整体格局为中西文化建筑与园林艺术相结合。园内景观自然,并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园区功能分区明确,各类活动场所丰富。区域四周分别由公园南路、公园东路、公园西路、溪岸路围合限定,公共交通便捷,商业氛围浓厚,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绿心。作为城市大型综合性公园,它在厦门市民日常休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2 厦门中山公园评价因子选择
以厦门中山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探究公园的使用者与公园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直击使用者感受,对公园可达性、景观要素(山体、绿植、建筑、亲水性、景观小品、铺装)、空间感知、触觉感知、配套设施以及维护管理6方面进行调研观察,并结合使用者问卷反馈的主观评价满意度,分析公园环境及使用者行为活动,对其进行系统、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指导公园环境的改进建设(图1,表1)。
厦门中山公园使用后评价的各項评价因素有32个,各因素之间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关联性较大的因子。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32项评价因素进行了KMO和Bartlett的球型度检验,得到KMO值为0.716,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知,厦门中山公园的评价因素包括总体印象、交通可达性、景观要素、空间感知、触觉感知、配套设置、维护管理等7方面内容。
1.3 问卷调查及使用人群分析
1.3.1 调查问卷设计
随机选取使用者样本,对游园使用者进行沟通式采访,并一对一发放调查问卷,确保调查人群的多样性。采用结构式问卷,充分获取游园使用者的社会学特征、交通特征、游园特征、使用满意度、行为学特征等方面信息。
问卷形式将结构式问卷与李克特量表结合,量表分别赋值2、1、0、-1、-2,测量被试者对厦门中山公园可达性、公园景观要素、空间感知、触觉感知、配套设备、维护管理与综合品质等影响因素的使用满意度及主观判断反馈信息。对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与满意度赋值,利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包括其均值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指数进行因子判断和对比评价,最终得出定量评价结果。
1.3.2 调查问卷发放
厦门中山公园使用人群混杂,流动性大。问卷共发放153份,回收153份,其中有效问卷148份。
1.3.3 使用人群基本情况
1)使用者性别分析
数据显示,调查人群中男性有69人,占总体47%;女性有79人,占53%(表2)。女性使用者比男性使用者稍多。通过分析使用者行为,得出:因公园绿化草坪面积大,游乐设施样式多,更适合女性携带孩子游玩、嬉戏和驻足;男性多进行监护,年龄较大者多参与棋牌、健身走步、闲聊等活动。
2)使用者年龄分析
数据显示,年龄段在40~60岁的中老年使用者最多,占总体40%,这类人群主要是中山公园附近居民,每天在公园中集聚游憩,结交新友和做日常休闲活动;其次是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占31%,多进行日常体育锻炼,或带儿孙游玩消磨时光。0~20、20~40岁的游园者分别占总体的19%和24%,他们多以中山公园为通勤路径或在周末搞体育锻炼等健身活动。综上所述,中山公园主要使用者为年龄大于40岁的中老年人群(表3)。
3)使用者来源分析
数据显示,使用者中本地居民有142人,占总体的96%;外地游客有6人,占4%,因此使用者主要为厦门本地居民。在调研人群中,高中以上学历者占调查总人口的85%,能较便利和相对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表4~5)。
1.3.4 使用者使用情况分析
1)到达公园所需的时间及分析
数据显示,使用者选择步行前往的比例最大,占总体的62%,说明使用者能较便利地到达中山公园。其次选择自行车、助力车,乘坐公交车、BRT前往,分别占总体的18%,13%,说明使用者通过步行或公共交通就能满足基本出行需求。同时有51%的使用者到达厦门中山公园的时间少于10 min,34%的使用者需10—30 min,多数使用者到达公园的时间少于30 min,说明公园可达性较好(表6~7)。
2)使用频次及游憩逗留时间分析
数据显示,首次使用者仅占6%,而多数被试者则是每日或每周数日来此,分别占总体的28%和52%。说明公园的使用率较高,使用者将中山公园当作日常游憩活动的场所。同时72%的被试者在中山公园有1~3 h的驻足停留时间,而停留时间在3~6 h的使用者占20%,而时间少于1 h的使用者仅9%。使用者在公园内主要进行休闲散步、嬉戏游玩、健身锻炼、棋牌对弈、休憩闲聊、观赏风景、科普学习和趣味活动等,园区不同的功能分区和游客偏好决定了使用者游览公园的方式和路径相异[3],故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使用者在園内的驻足逗留时间。厦门中山公园面积约13.8 hm2,分为3个功能片区,平均每个占地4 hm2,游览全程的时间根据不同的路径和游览观赏速度而有所不同(表8~9)。
3)使用目的与景点偏好
据数据显示与调查观察,园中使用者主要活动行为包括健身锻炼、散步、观赏风景、休闲娱乐、游玩活动、文化活动、通勤活动、棋牌聚会、趣味活动及科普知识教育等。对3大功能分区的活动分工作日和周末、晴雨天逐个记录统计。结果显示,晴天时公园内活动较为丰富,且各时段存在明显差异,活动主要发生时间集中在06:00—12:00与18:00—21:00。而在雨天各时段间使用者多借助园内各遮蔽设施进行休憩闲聊、棋牌聚会等活动(图2,表10)。
2 构成要素使用状况评价
2.1 公园可达性
游客对到达中山公园的便捷性基本满意,但在对公园内部道路通达性的反馈信息中得出,受公园内部道路蜿蜒,缺少明显的指示牌系统,乔灌木遮蔽性较强等多因素影响,游客较难清晰判别道路走向(表11)。
2.2 公园景观要素
使用者对公园内绿植景观及道路铺装基本满意,认为公园绿植葱郁,遮阳避暑效果佳,空气清新,公园的生态环境品质好;园内道路铺装排布清晰,分区明确,打磨均匀,透水性强。不同区域和使用空间的铺装样式相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片区活动的趣味性。使用者对园内建筑风格样式及景观小品丰富度的反馈意见为较一般,认为建筑景观效果平庸,不能体现地域特色,景观小品参与度不高,多为摆设,或仅有美观效果。多数使用者对园内山体景观及亲水性设计不满意,山体景观虽绿化优美、坡度适宜,但使用者参与性很低,只能在其周围休闲散步。水系能增加公园的趣味性,且使用者的亲水渴望性迫切。而该园的中央水系水深最深处达2.43 m,离岸2 m范围内水深1.08 m(含淤泥),岸边仅有简易的警告牌,未设护栏,不符合公园设计规范[4](图3)。水质环境较差,仅能以游船方式体验;水岸以硬化边界为主,阻隔使用者亲水,未能满足多数游客的需求(表12)。
2.3 公园的空间感知
使用者对园内的交往空间氛围、文化内涵以及开放程度均较满意。不同功能片区所赋予的文化活动种类不同,为使用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但因开放程度高,人群流动性大,大部分使用者只把公园作为游乐空间,场所感反馈意见为一般。而对公园出入口空间与休憩空间,使用者认为由于人群混杂,公园入口停放大量私家车,极大地削弱了公园的出入通行力,入口识别性较差(表13)。
2.4 公园的触觉感知
使用者对中山公园整体触觉感知不强,对园区内台阶和围栏扶手的设置以及地面坡度的适宜度、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都较不满意。公园内水系蜿蜒,多以桥的形式通行,并相应增设了较多台阶和辅助设施(图4)。由于公园主要使用人群为大于40岁的中老年人,其中多数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台阶过多、地面坡度不适或无障碍设施配套不完善,给这部分人群或残疾人士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表14)。
2.5 公园的配套设施
公园照明设施基本满足要求,灯具高度、亮度及间距基本符合规范。在18:00—21:00时段,游客多进行休闲散步活动。在公园配套设施中,使用者对园内指示牌系统的满意度最低,表示未发现可识别性指示牌,只能凭借询问或人群趋向判断景点方位,初次来会不方便。指示牌系统是公园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公园内各景点及功能片区的通达性。
使用者认为园内座椅配置不足或不合理,以致发生借花池、马路牙、栏杆等地休憩的现象,而在园路两侧分布的石座椅却无人问津。由于石座椅材质冰凉,在寒、雨天无法舒适使用,且布置缺乏一定私密性,因此在座椅的设计和排布上应注重材质选择,在高频使用区域合理布局座椅位置。
中山公园周边停车设施基本满足需求,有集中停车场3处及路边停车带。但使用者对停车场分布在公园西门附近并不满意,这样使得街道基本被路边停车占据,而西门位于丁字路口交点,车流混乱,影响使用者进出园区。
使用者对厕所数量及分布都不满意,厕所位置过于隐秘,无指示系统引导不便于识别。由于公园的主要使用人群为中老年人,活动区域呈现多区块集中,主要分布在公园的各出入口附近(图5)。现有健身器材设施仅集中配置在北区游乐园片区附近,虽基本满足使用者需求,但可达性较弱,应在其他片区适当增设器材。使用者对园内垃圾箱设施与遮蔽场所的设置都基本满意(表15)。
2.6 公园的维护管理
调查中发现,使用者对园内清洁卫生较为满意,舒适清新的空间环境使他们愿意驻足停留、观赏游憩。其次使用者对公园内景观维护情况、基础设施维护情况及安全防范措施情况等相对满意,觉得基本不影响公园设施的使用(表16)。
2.7 评价因素均值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结合EXCEL软件计算各因素变异系数,整理出厦门中山公园使用后评价因素平均值汇总、标准差及变异系数(表17)。若均值>0且变异系数CV<0.32则表示评价较为集中且相对满意,反之则较为离散且不满意。
3 使用状况评价建议及策略
通过对厦门中山公园综合构成要素使用状况分析与使用者行为反馈分析,整理归纳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公園可达性及园内道路的通达性受公园指示牌系统完善程度高低的直接影响。应完善园内指示牌系统,在节点、路口处设置必要的路牌或智能服务系统。
2)充分利用公园丰富的景观要素,重新调整其结构布局,使公园原有的廊道、轴线及景观节点在空间上更加明晰。凸显山体走势和对景作用,并将其与北侧游乐园区域相结合;开发休闲步道,设置安全围栏,供使用者亲近山体,满足观景需求。贯穿全园的水景是中山公园的“血液”,应增加其亲水性,设置亲水步道、亲水平台与游憩水池等,并对水体进行清淤处理,同时设置安全围栏和在适当位置做好安全标记。
3)对公园周边停车设施进行疏解,根据停车需求合理配置停车位:在公园南侧、东侧车流量大的临街面可适当布置集中式停车场;在西门附近应控制路边停车现象,以便有效疏通车流,提升公园入口的识别性。
4)厦门中山公园整体环境品质优良,但在使用者行为感知,如园内台阶、围栏、地面坡度及无障碍设施设置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应进一步改善。设计师应设身处地为使用者着想,感受人的行为尺度,设计定制化的使用空间,为残疾人提供最大的便利。
4 结语
城市公园作为市民融入自然生态环境最直接的载体应跟上时代步伐更趋完善。通过采用使用后评价方法对厦门中山公园进行详尽分析,立足于使用者,从环境与人互动关系的角度出发,观察人的使用行为,分析其使用后反馈信息,并给予综合评价。探寻出设计师设计构想与使用者的使用存在较大的矛盾与问题,设计师的主观判断会直接影响公园的综合环境品质;指出在公园设计中,应更注重人的使用尺度、公园基本要素间的关联性、设施的布局合理性等问题,定制式设计配套设施,最大限度地为使用者提供便利,提升其幸福感与城市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23-45.
[2] 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M].南大学出版社,2005:1-10.
[3] 林晏州,陈惠美.高雄都会公园使用后评估之研究[J].内政部营建署,199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6.
[5] 任淮秀.汪昌云.建设项目后评估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