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平台下本钢工业水系统经济运行实践
2017-03-20郝刚
郝刚
摘 要:2015年6月本钢能源管控中心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系统建成后,系统充分发挥了其功能并实现了对能源系统实行集中监控和有效管理。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实践,本钢能源管控中心系统在水系统平衡改善、水系统运行过程改善以及水系统用水效率改善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其实践经验和技术成果,可以给予从事EMS和给排水系统的专业人员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EMS;工业水平;经济运行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企业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企业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能源的消耗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为此,各类大型钢铁企业纷纷建设和投入使用能源管控中心系统。经多年努力建设,2015年6月本钢能源管控中心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本钢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实现本钢能源管理技术发展的重大措施,对提高本钢能源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本钢能源管控中心建成后工业给排水系统的功能改进
本钢能源管控中心系统(下称EMS系统)未上线前,本钢工业给排水系统调度基本为“盲调”,其调度台主要依托电话掌握整个系统的运行数据,调度员利用经验指挥和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该调度系统存在严重的数据粗略性和反馈滞后性等诸多缺陷,其不仅远远达不到经济运行的要求,并且还会给系统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造成较大隐患。EMS系统建成后,实现了对能源系统实行集中监控和有效管理。EMS系统对本钢电力系统、动力系统和给排水系统数据实行集中监控和管理。通过对能源系统实行集中监测和控制,实现从能源数据采集──过程监控──能源介质消耗分析──能耗管理等全过程自动化、高效化、科学化管理。现今EMS系统可为工业给排水专业调度员提供全中文、友好的人机界面。画面设计布局和线条协调,颜色清晰,并符合传统习惯以及有关的行业要求。每个子画面能够保证监控对象的完整性、独立性与相互关联性,并提供潮流监控画面、操作画面、实时曲线、参数设定等功能,供调度人员使用。充分展示如下作用:(1)通过对能源系统集中监控,大幅度提高企业能源系统劳动生产率。(2)运用EMS系统强大的功能和手段对各能源介质实现有效在线调控,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能源,确保系统经济合理运行,节能和环保效益贡献突出。(3)在能源系统异常和事故时,EMS系统通过集中监控做出及时、快速和准确地处置,把能源系统故障所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能源系统稳定运行。(4)基础能源管理从管理的角度,实现对能源的质量、工序能耗和运行管理的前端控制和评估,从而为本钢能源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方向。
2. EMS平台下水系统平衡改善
依托EMS系统的强大功能,结合本钢水系统工艺技术特点,从整体角度监测和分析各工序供水方式以及水的综合利用进而找出优化的水系统平衡和供水方案。EMS系统能够监视各级用水设备及运转状态,通过对用水总量、各系统单元以及外排水之间的定量关系,帮助决策者及能源管理者制定出用水定额标准以及各厂矿的用水计划,改变了传统的按需供水方针,而是利用经济杠杆和管理政策调动各厂矿的节水节能积极性。EMS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了强大的功能保障,包括了提供准确及时的计量,确保科学反映各工序的水消耗。EMS系统的实时监视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大量能源浪费或异常事故状态,还能够切实起到了监督作用,使得瞒报、造假等现象大大降低。此外其强大的历史趋势曲线能够帮助相关技术人员挖掘节水潜力进而进行实施验证。
3. EMS平台下水系统运行过程改善
EMS系统上线运行前,对于水系统运行的过程管理大多停留在了事后管理,即重点为发现问题后进行原因分析并重视对结果的追求,其显然满足不了企业对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的要求。EMS平台上线后,使得企业在追求事中控制或事前准备上有了功能保障。在EMS系统当中建立了各级水系统布置和平衡图,并能够根据各类信息的汇总建立起在线运行供需动态平衡,使得各用户能够得到了合理的水质和水量要求。一旦发生供需矛盾及运行调整,调度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控动态并与用水单位及时沟通,以最快的速度实时调整供水方式进而有效控制事中的工业水消耗。
4. EMS平台下水系统用水效率改善
通过串联整合分析并帮助整个系统推行串级供水,其能够有效地将水质和水量指标有机结合起来。一年来,本钢利用EMS系统分析和改善多项串级供水方式,为降低工业水消耗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利用EMS平台的监视功能,规范用户的用能纪律,减少供用不平衡导致管网的压力波动。利用EMS平台的监视和记录功能,为公司上级部门提供重点用户节能,管网运行,用户外排水等相关基础性数据,帮助上级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
结论
本钢EMS系統的建设和投入极大地改善了本钢能源介质调度运行方式。一年多来,本钢利用EMS强大的信息化、自动化等功能在工业给排水系统的经济运行中取得了诸多节能降耗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李静严.济钢能源管控中心水资源监控与调度[J].电气时代,2009(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