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年除夕

2017-03-20石磅

杂文选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兵种皮匠民兵

石磅

1969年3月,珍宝岛战斗后,全国的战备弦一下子绷紧了。我们农场的中青年分别被编进武装民兵、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我却因“家庭出身”与“个人表现”被排斥在各“兵种”之外。“家庭出身”是先天的,我父母属于“黑五类”;可“个人表现”就怨我自己了,因我时常背诵海涅、拜伦、雪莱的诗歌,且还照猫画虎写过不少。

在“全民皆兵”的形势下,生产大队也产生了两个队长:政治队长和生产队长。我们的政治队长姓庞。每当集合时,大家都按各“兵种”站成一路路纵队,而我却被指定站到“地富反坏、牛鬼蛇神”那路纵队里,此刻社员和同学们投来的目光,真让我感觉如芒在背。人最害怕的不是生活的艰苦和体力的付出,而是被开除出人的行列。

当时号召知青与贫下中農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可随着年关临近,同学们家里都拍来“爷爷奶奶病重速归”之类的电报,于是他们就悄悄买些猪肉、瓜子之类的年货,心照不宣地回家过年了。没过几天,男生单身宿舍,就剩我和一个叫“小山东”的盲流了。但万万没想到,除夕夜还真发生了“敌情”。

“起来!起来!有紧急情况!”庞队长一边喊着,一边用镰刀头敲我们的炕沿,“韩皮匠跑了!很可能是给苏修发信号弹去了!”

庞队长一说到“韩皮匠”,我立马想起集合时站在我前边的那个干瘦黝黑的小老头,早就听说他在伪满洲国时期当过警长,在肃反运动中被判刑,老婆孩子离他而去。刑满释放后,他就被安排在我们农场。一个寡妇带着一儿一女与他组成家庭。这个女人特别有力气,但脾气也大,一吵起架来就揪着丈夫的裆部满屋转,邻居都听得到韩皮匠的惨叫声。

此刻,庞队长还在催促我和“小山东”穿衣服。

“队长,我也去?……”我不敢相信这么重大的任务会派到我头上。

“嗯……”庞队长沉吟片刻,显然想到我不属于任何“兵种”,但他马上作出决定,“去!人手不够,得马上去草甸子搜索!一人手里备个家伙!”

黑夜沉沉,寒风凛凛。我和“小山东”,还有几个住家的年轻人一行扛着镐把,拿着镰刀,在长满芦苇和乌拉草的荒原上搜索着。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一直小跑,已经人困马乏,可谁也不敢提回村的事。因为庞队长已说了好几遍:“我已向场部民兵营汇报了,上级指示,伪警长大年三十出逃肯定有重要情报要向苏修传递,务必将其抓获!”此刻庞队长一直目视前方,眼睛瞪得溜圆,随时准备向荒原的夜幕上空升起彩色信号弹,他好指挥我们冲上前去包抄,来个人赃俱获!

“哎哟!”我前面的“小山东”喊了一声,原来他踩在一堆冻硬的马粪蛋子上,脚下一滑摔倒了。与此同时,他那双开了掌的大头鞋顺势卷起一个冻马粪蛋子打在了我胸前。“不好!手榴弹!快卧倒!”我当时不知情,本能地反应到“手榴弹”上了。我这一喊不要紧,大家全部就地卧倒。我这一“积极表现”,得到庞队长一顿训斥。

东方渐白,已是大年初一的早晨了。一整夜的奔波劳顿,为我们疲惫的脸上用泥土和汗水化上了浓妆。庞队长也只好领着我们踏上了无功而返的路程。这时,只见连部通讯员气喘吁吁地冲我们跑来:“报……报告,韩皮匠已经回家了!”

“嗯?回家了?”

“昨晚,他老婆喝了点儿酒,揪着他……满屋子转,疼得受不了,他就跑了……”

“跑哪儿去了?!”

“他说在稻田‘看水儿的小房子里蹲了半宿……”

大家听了这话,这个骂呀,恨不得把韩皮匠痛打一顿!唯有我由衷地感谢这位伪警长——正因他的“出逃”,才使我在这个不寻常的除夕之夜,又回到人的行列。

【原载2017年2月3日《今晚报·副刊》】

猜你喜欢

兵种皮匠民兵
何鸿舫巧治“黑疸病”
找不到的失踪者
街边即景
飒爽英姿女民兵
东坛井的陈皮匠
星际Ⅱ前瞻
“第二炮兵”属于军种,还是兵种
“民兵”一词的来历
“山东青年”注意民兵建设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