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经,我身边唯一的中文刊物

2017-03-18黄小邪

风流一代·青春 2017年3期
关键词:约稿风流投稿

黄小邪

我原本不是那种特别爱看书的人,《风流一代》是我真正意义上接触的第一本杂志。

那年我被派往马来西亚工作,大洋彼岸通透的玻璃大楼里,我行尸走肉一般重复单调乏味的文案工作,业余时间只借用电子书打发,有段时间迷上了写随笔。记得有一天,有个同事从中国探亲回来,行李箱里装着一本《风流一代》。我翻了几页,被其中几篇精彩文章吸引。那一瞬间挺希望自己的文字也能飞出屏幕,印成纸上铅字。

“喜欢你就拿去吧!”他说。

用他的话说,他看书纯粹是为了打发飞机上的时间,不如送给真正需要的人。我欣然接受。作为身边唯一一本中文杂志,《风流一代》被我反复翻阅后已经破得不成样子。有天同事对我说:“你看你写啊写,哪天能在杂志上看到你的文章那就了不起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写就写,我本来就是个写文案的,这一千多字的杂志稿不在话下。”我快速从杂志中找了几篇和自己风格相近的文章,模仿着洋洋洒洒地写完,再按照杂志上的投稿方式投出去。接连几篇,石沉大海,心灰意冷,热忱抛却。想来写杂志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索性放弃吧。

后来又在无意中听到我加入的一个作者群中的作者讲:“想写好某本杂志的约稿,首先要做的就是多研究该刊风格,连续看上十期,勤快写,不怕不成。”我听了,记在心里,决定有机会多看些杂志,多学习学习,不敢再盲目投稿了。

不久我被调回中国,可以方便地看到更多杂志,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写作了。很幸运,第二篇稿子投出去便认识了编辑郑老师。当时我投稿心切,又赶上《风流一代》做了一期《物·链》的专题,我莽莽撞撞地接受约稿,却发现自己除了模仿什么都不会。我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告诉郑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指导下,我完成了在《风流一代》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邂逅扎染,聆听心灵的声音》。略有一些经验后,我又将自己回国后带着父母旅行的經历整理成文字《爱父母,在囧途》,交给郑老师,顺利见刊。我欣喜若狂,自此决定业余做个期刊写手。

对于我这样一个新人,编辑老师当真是手把手带着我一次次摸索和改进,给予很多鼓励和信任。从读者变成作者,我和《风流一代》缘起一见钟情,却不囿于一见钟情。

现在因为工作原因,我用于杂志稿写作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心犹当初,感激尤甚。

从《江苏青年》到《风流一代》,这本杂志拥有多年的创刊历史,始终保持求知、求新、求真的态度,带给多少青年以影响。感谢这本好杂志,开启我的写作之路,也感谢编辑老师,愿意一次次帮助、陪伴我在写作路上成长。

猜你喜欢

约稿风流投稿
轮上风流载春秋
鸡冠花
芳华不再亦风流
约稿
一下
参与讨论或投稿
参与讨论或投稿
参与讨论或投稿
参与讨论或投稿
皮狗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