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敏:中国公益究竟缺什么?

2017-03-18汪敏

红岩春秋 2017年2期
关键词:公益事业公益人才

汪敏

2016年9月1日实施的《慈善法》,令不少业界人士欢欣鼓舞,这个“大红包”让人们看到了公益慈善事业的新方向。

中国的公益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院里做的很多事情其实都可以视为公益活动。但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灭佛运动,寺庙也转由政府接管。实际上,政府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公益组织。而现代公益作为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机构,是独立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之外的。起步较晚的中国现代公益,一直摸着石头过河,误解、争论从没停止。中国公益急需一阵“清风细雨”,以让清风吹走偏见,放下争论;以让细雨带来清凉,消除误解;以让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雨过天晴”。

对于中国公益发展方向,由于中西社会的发展路径不同,中西公益事业的发展道路自然也会存在差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已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然而,相比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公益发展水平远远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中国现代公益事业发展一直不容乐观。2007~2015年,中国捐款捐物总额占GDP的比重有所增长,但相比其他国家,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从世界范围来看还处于落后阶段。近三年来,中国在“世界捐助指数”排名一直处于倒数位置。“世界捐助指数”由著名调查公司盖洛普发布,主要有三个指标,分别是“过去一个月帮过陌生人的人口比例”“过去一个月捐过钱的人口比例”“过去一个月做过义工的人口比例”。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16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排名倒数第3;13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排名倒数第8;2015年,14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排名倒数第2。中美两国形成鲜明反差,世界捐助指数的三大指标“过去一个月帮过陌生人的人口比例”“过去一个月捐过钱的人口比例”“过去一个月做过义工的人口比例”分别仅为36%、13%、6%,美国的三大指标高达79%、68%、44%。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中国公益究竟缺什么?

缺善心吗?

很显然,这是个伪命题。很多人谈到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就会批评因为中国人没有善心。其实不是这样。

支撑公益有两个最核心理念:一是善心,二是责任,这两点是公益的基石。

对于善心,从传统基因而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而且,从人性而言,“人之初,性本善”,因此,中国人内心是有善心的,只不过很多善心还没被调动起来。

2008年,中国捐赠总额发生了井喷式增长,也是中国民间公益的元年。因为汶川地震,唤起了潜藏在人們心中的公益情怀,大家突然意识到,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当一切物质的东西是那么经不住摧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信任才是最重要的,是支持社会继续前进的动力。

不容回避,当今社会无论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还是学术造假、司法不公等问题上,都暴露出比较普遍的责任缺失。在现代社会,公民责任具有最广泛的存在性。每个人都依法享有公民权利,每一项权利都对应着公民责任。无论是道德责任,还是法定责任,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在清华大学演讲中说过,美国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军事或经济,而是有强大的志愿者系统,这些志愿者拥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

总之,大部分中国人都重感情,也都很有善心,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复苏,慈善、公益和志愿者等字眼开始在国人心中生根发芽。

缺公益组织和理念吗?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命题是成立的。中国公益总体起步比较晚,公益组织数量少,虽然发展很快,数量和质量都在增加,但相比西方公益组织,中国公益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角色中,没有得到发育,而且机构自身的治理结构、项目管理、筹资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最早的慈善基金会诞生于希腊,与宗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公益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工商业巨大的财富累积为慈善捐赠提供新的源泉。钢铁、能源、煤炭、制造业的发展催生了卡内基、洛克菲勒等一批慈善家。中国有影响力的公益组织在80年代初才走进公众的视野,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从时间上相比西方晚了近百年。由于我国公益慈善机构的“半官方”民间组织身份,机构自身的治理结构、经费来源、项目管理等方面采用双重管理体制。目前民政部公布的5A级基金会有15家,评级已经大大提高了公益组织的质量,仍滞后国际水平。

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基金会总数4784个,公募基金会1548个,非公募基金会3198个。基金会作为社会第三部分,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与竞争性的工商企业相联系,又与政府部门分不开。它可以为社会志愿者提供服务社会的舞台,有利于发展和扩大就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

在公益理念上,中国社会对公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常常把慈善和公益搞混了。公益和慈善同源于对生命及世界的爱,即博爱精神或利他主义,但在行动层面指向两个维度。慈善,通常是基于怜悯、同情或不忍之心,致力于帮助因社会问题陷于困境的个体获得正常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即慈善满足的是个体私益。但公益的维度,是社会成员基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在政府力量之外主动谋求公共利益的满足与维护,动员社会资源,优化或重建社会结构与关系,解决或改善社会问题。公益关注的是整个群体、整个社会的利益,必须解决背后的根源——社会问题。

西方人认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我给儿子留下了万能的美元,无异于给他留下了一个诅咒”,而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赡养机制,资助以亲情为原则,只关注和自己有关联的人,中国还提倡“显善善小”,做好事不留名,其实这些都不利于公益发展和发挥示范作用。

缺人才吗?

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不是纯粹的多与少的数量问题。中国每年约500万大学生毕业,进入公益领域工作的大学生较前些年已经有明显增加。2015年,全国基金会总数4784个,以每家基金会平均专职工作人员数量为4人计算,从业人数已经约2万人,加上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者超过1亿人,中国公益领域的人才基数是足够大的。

一方面是庞大的公益人才基数,另一方面,八成以上公益组织管理者认为招聘到满意员工的难度很大。中国公益组织中,普遍缺少既懂项目设计,又具有管理能力的专业高素质人才。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有从事公益的意愿,成熟的公益组织也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吸收高素质人才,但由于从事公益工作的人员收入普遍偏低,社会地位不高,而且在中国做公益精神壓力大,社会要求过高,很多人一开始很愿意做公益,但进了这行之后碰了不少壁,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感和自我实现感,又流向了非公益领域。公益组织是否能够吸引、留住和发挥人才作用,并不决定于是否出手大方,而在于能否构建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在于是否具有人才发挥其作用的舞台。

中国公益发展的关键,不在于拥有多少人才,而在于其运营机制。一个好的机制不但能够不断地造就人才,能够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能够使人才产生出高绩效,而且也能够使那些不是人才的转化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中国公益缺乏的是优秀人才成长的土壤与舞台,缺少的是优质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缺少的是良好的人力资源经营和模式。

缺机制吗?

这个问题是肯定的。第一,缺协同、配合、联动机制。从公益资源分配来看,公益资源总量不足,国际援助普遍减少,政府很少购买服务,民间捐款热情陡降;官办机构垄断资源;捐款倒流政府财政。其二,从第三部门理论来看,我国现有官办公益机构,有财政拨款,资金充足,工作人员是公务员或参公和事业编制人员身份,内生动力不足;民间公益机构则面临数量少、规模小,资源、经费短缺,专业知识、专业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非机构化的个人公益,是整个公益事业发展的沃土,但因其缺乏专业化、组织管理,不具备可持续性,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发展方向。

第二,缺激励机制。对捐赠人而言,减免税收的手续、程序比较复杂,最能激励个人捐赠的遗产税、赠予税也尚未开征,缺乏税收激励机制。对公益从业人员而言,激励机制匮乏性则更为明显。在精神层面,媒体对公益事业的关注缺乏激励机制,社会公众舆论对公益事业和公益从业者比较挑剔。

以某次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的事件为例,当时媒体报道称,“希望工程”筹到捐款3个月之久,孩子仍没拿到捐款。这背后的问题是,外界普遍以为,捐款长时间没有到位,就说明这钱没放进透明的口袋,其实如果关注过公益组织的管理模式,就不会有这种偏见。恰恰是为了确保捐款准确、及时到位,公益组织有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流程,从学生申请、填写信息,到学校、团委申报,再到确认受益人身份、联系受益人等等。但要知道,资助对象都是穷孩子,穷到什么地步呢?没有银行卡、电话,有时孩子们留下的联系方式甚至只是村里小卖部的电话。这时,公益组织需要较长周期进行搜索、锁定、确认,才能与孩子取得联系,这个过程都是需要时间的。

在法律层面,《慈善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比较滞后,法律激励机制也并不完善。《慈善法》规定,公募基金会抽取不超过10%的捐款作为管理费用,对此,外界的批评声一直没有停息。其实,做公益的运营成本相当大,在没有国家拨款的情况下,从前期设计推广,到找受益人和捐款人,要想把这些事情都做好,当前规定的10%比例其实是不高的。

缺良好的公益生态

以上中国公益的四问,每个问题既是问题,又不是单独存在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中国公益缺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什么是公益生态?政府、每个组织(包括盈利、非盈利)和公众、受助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公益,同时每个结构之间既相互关联相互依靠,又互相增长互相促进的状态。

一直以来,中国公益实际上是富人公益、政府公益、商业公益,而且爱心人士、企业和政府部门等社会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构建一个完整、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不是简单地靠富人或企业捐钱给受资人,也不是政府大包大揽公益事业,更不是公益组织“夹缝中野蛮生长”,而是靠全民共同营造良好的公益环境,打造平民公益、人人公益、天天公益的“公益+”时代。

对于公益组织而言,这就要求在设计公益项目时,从实际需求出发,策划出合适的公益项目,调动人性的善,增进对公益的信任,增强公益凝聚力。下面,分享几个公益项目案例,分析一下项目设计和项目管理中,每个结构之间如何相互促进:

(一)快乐体育行动案例:以受益人的需求,结合社会热点带动关注,以名人效应带动宣传效应,满足企业传播。

2004年底,希望工程项目组前往各省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是,相比课桌椅等常规捐助物资,孩子们更喜欢的是体育器材,而农村学校体育器材配备都没能达到规定的标准。

当时北京奥运会是社会热点,因此在公益项目的设计过程中结合社会热点,又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设计出了安踏“快乐体育礼包”、乔丹体育“快乐体育礼包”、统一方便面“一碗面一分钱,为孩子们办100场快乐体育运动会”等项目。加上邀请明星参与,这些公益活动推广出去后,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既解决了受益人的需求,又满足了捐赠企业的传播。

(二)圆梦行动:借主流媒体之力,运营需求,实现社会广泛动员,引发政府关注,推动公共政策的建立。

圆梦行动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合作,帮助贫困孩子上大学的公益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反响十分热烈,并成功推动全国高校建立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圆梦行动成功的一大原因是有效匹配了捐赠人的需求和受益人的需求。圆梦行动前做了《大学生贫困状况调查》发现,大学学费偏高,一部分贫困家庭孩子交不起学费放弃读大学。人人都有一片善心,当人们看到美好事物快破灭时,最能激发人的善意。经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广泛传播后,一部分有经济能力的人知道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上不起大学时,萌生出想帮一把的愿望。圆梦行动的宣传口号是“用我们的一天改变他们的一生”,只有找到捐助人的价值认同,才有更多愿意捐赠的人,否则再怎么煽情可能人们也不为所动。

其实圆梦行动的每一个营销环节,都是带着使命去做的,不光要为受益人考虑,还要服务好捐赠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而引发政府对这一问题关注。由于政府的关注,全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慢慢建立起来。

中國公益发展方向

中国公益事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明确政府、公益组织、企业、公众与受助者在公益中的角色与责任,应该在宏观上实现民间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目标,微观上达到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的要求。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培育与规范,政府必须准确定位,既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法规制定、激励支持、监督评估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公益组织作为公益事业发展的组织与运作载体,具有扶贫济困、搭建爱心奉献平台、创造更大公共价值、坚守精神家园四重社会责任。在公益事业发展过程中,公众应表达爱心、理性参与和监督,受助者也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勇于担负自身的责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法规政策更加完善,综合监管更加有效,党组织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社会组织制度基本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诚信自律、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针对这一目标,还需要考虑一些更精细化的环节,使得资源被有效整合,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才能得以形成。就具体操作而言,要想让中国公益加快发展步伐,第一步是改变观念,打破“小家”的传统,创建“大家”的观念;第二步是进行公益领域的政策疏导,完善相关登记审批制度,完善人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等;第三步是充分利用专业化人才提升公益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优化公益法人治理结构,开展诚信自律建设,完善项目评估机制,使公益活动管理快捷、精准、高效;最后,要通过精神激励、利益激励、荣誉制度等调动公众的善心。

良好的商业其实正是有艺术的、最有效的公益,以市场的模式做公益,能让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当然,将商业与公益放在一起,会产生很多复杂问题,比如像明星诈捐这样的行为,还没有法律规制,但这不代表我们不能做,做不好。例如现在正在做的“青年益工社”项目,这是一个全新的高校学生公益组织,它以公益价值传递为核心,以大学生能力建设为抓手,旨在扶持校园公益事业,培养公益人才,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培养青年领袖。青年益工社的成员,既是受益者,也是捐赠者。“公益凝心,商业聚力,快乐添彩”,这不单只是一句口号,现在,我们已经行动起来了,未来,还会有更多理念相似的利益相关者加入,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致行动,高效协同。可以说,“公益+”时代也即将到来了。

公益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对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一份来自社会上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的关爱,且不是预算内的关爱,总是能给人特别大的温暖,尤其是在小时候,这种关爱的温暖记忆将直接影响这个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公益事业像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一份来自政府、公益组织、企业、公众与受助者的互相关爱和促进,能让人们的善心得到成长,能让中国的公益生态更加和谐。让我们一起呵护公益事业的发展,就像守护一片天空,政府、公益组织、企业、公众、受助者、媒体犹如太阳、月亮、星星、风、雨、蓝天,是一个整体的生态,彼此之间互不可缺,任何一方过强或过弱都不可,只有力量均衡,互相尊重,适度支持,才有美丽如画的山水田园风光,才能让人们仰望天空时,产生无限美好遐想。

猜你喜欢

公益事业公益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公益
公益
公益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公益性社会组织 申领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有关问题的通知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公益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