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性检测检验的相关研究
2017-03-18禤炽彬
禤炽彬
摘 要:电梯已经成为现在重要垂直运输工具,是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现在已经被广泛的设置于高层建筑工程。基于电梯运行方式的特殊性,为提高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必须要遵循专业规定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发现并消除所存问题,降低电梯运行安全隐患。本文基于电梯运行安全性要求,对专业检测方法和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梯;安全检测;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基于提高生活工作便利性的要求,电梯的设置十分必要。在实际生活中,不同情况所适用的电梯形式不同,但是从近年数据统计结果来看,电梯安全事故越来越多,需要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基于电梯运行特点,确定安全性检测的方向与要点,总结以往经验,对常见问题进行有效预防,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保证电梯运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切实满足实际运行需求。
一、电梯安全性检测检验分析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垂直升降运输的重要设施,对生活工作来说均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其主要通过一个轿厢来装载乘客或者货物,沿着垂直或者倾斜角度小于15°的导轨在各楼层间运行,现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办公楼、商场、高层住宅等多种场合。但是就电梯使用现状来看,随着电梯数量的增加,各类安全运行事故也不断增多,存在比较恶劣的影响。现在我国电气安全性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可以有效检测出电梯设备所存各类运行隐患,检测人员可以根据电梯实际运行情况,来确定检测内容与要点,基于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为有效的检测方法,争取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问题,提高电梯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
二、电梯安全性检测检验内容与方法
1.安全性检测内容
1.1 安全部件
安全部件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对其进行安全性检测,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可能存在的各类运行问题,一直都是电梯安全性检测的重要内容。安全部件主要包括电梯门锁、运行缓冲器、限速装置以及安全控制器4个部分,就以往总结数据来看,如果安全部件存在运行隐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电梯出现安全事故,尤其电梯门锁系统故障最为常见。这样在安全性检测过程中,将电梯门锁系统列为检测要点,遵循专业设计标准,检测确定门锁系统各接触点是否达到专业设计标准,以及机械锁深度是否超过7mm。同时,还需要做好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检测,其为紧急制动装置,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可以停止轨道上运行速度异常的轿厢,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部分进行检测时,包括装置润滑状态、零部件松动情况以及安全钳紧固度和灵活性等,同时还要定期检测确定限速器绳索长度,需要剪断超出规定的部分。
1.2 控制系统
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检测,需要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对继电器和线路板状态进行检测,确定其是否存在运行隐患。还应以国家电梯设备中电器元件检测规定为依据,对厂商设备集成阶段进行控制管理,将电气元件检测工作落实到位,从根源上消除质量隐患。现在存在部分电梯制造单位为降低时间和检测成本,降低了对元件质量检测的重视,未严格按照专业标准进行检查,而选择通断电方法替代检测,检测结果并不具有代表性,无法确保投入使用的电梯控制系统各元件满足实际运行需求。对于此部分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制造商的管理,严格按照行业规定,采取强制性手段,保证所有投入市场的元件质量均达到专业要求。另外,电梯使用单位也需要定期对电梯控制系统各部分进行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消除所存隐患。
2.安全性检测方法
2.1 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应安排专业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通过专用电梯测试零件及设备、游标卡尺、钢尺等,来就电梯手动开关进行检测,确定其运行状态是否达标。同时还要对各项检测数据进行计算,并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电梯开关功能的可靠性。
2.2 导轨无损检测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受扭曲度、轨直线度因素影响,将会直接降低电梯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在针对导轨进行无损检测时,一般可以选择用线锤法或者激光法。第一,线锤法。即利用磁线立锤对导轨顶面进行测量,按照要求应每隔5m进行一次测量,并对导轨工作面和垂直线实际测量最大差值进行计算,确定是否达到专业标准。如果选择应用此种方法,需要重点做好分段连续性以及磁位间隔的控制。第二,激光法。激光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传输效果,且传输速度一般比较快。实际检测时,需要在导轨一端固定十字线激光主机,并将光学目标放到轨道上,利用靶表面导轨以及光靶激光发射孔来移动光学目标,并利用光靶激光来确定与信号间距。最后将所测得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内,由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定电梯导轨直线度与扭曲度实际状态,并以此作为后期管理维护的依据。
2.3 噪声检测
电梯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各项因素的影响出现噪声问题。在对运行噪声进行检测时,一般会选择应用传感器,并对其进行压力测量。噪声检测工作可以在电梯正常运行状态进行,将传感器安装到距离地面1.5m距离处,且保证测量位置与声源距离可以在1m以上,并选择至少3个测量位置,最后从最终得到的测量值内选取最大值,作为检测结果。
2.4 加速度检测
电梯运行加速度检测,主要包括启动、制动以及振动3个阶段,当Z轴速度变化时,便会出现运行加速。就电梯运行特点来看,振动加速度一般均小于或者大于水平加速度,且两种状态交替出现,对于不同运行阶段来说,具有较大的差异。造成电梯振动原因即在运行阶段,电梯加速度不断变化,固有频率电梯厢主机存在共振,或者是曳引机齿轮出现啮合等,均会造成电梯振动,降低电梯运行安全性。另外,如果加速度变化比较明显,还会造成电梯出现超重感和失重感,降低了乘客承载舒适性。在对电梯加速度进行检测时,最为常见的即位移微分法,利用减速度测试仪和加速度测试仪,在电梯中央安装传感器,控制时间统一性,检查确定传感器可以与电梯底部保持紧密贴合,分别对多层重載、轻负载重载、重单层载等各条件运行加速度进行检测,并做好数据记录。
三、电梯安全性检测检验优化策略
想要降低电梯安全性检测工作落实到位,首先需要改变传统意识,正确认识到安全性检测的必要性,从根本上来保证所有检验人员均可以主动按照专业规定完成各项检测工作。同时,还应制定完善的电梯检验制度,作为安全性检测工作实施的依据,还可以对检验人员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因为人为原因出现检测结果不准确情况。要将定期检测工作计划落实到位,针对不同检验内容来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及时掌握不同基础设施和各零部件运行状态,对存在缺陷的部分进行更换,提高电梯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
结语
对电梯进行安全性检测检验,对提高电梯运行舒适性以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定期检修计划,确保可以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检测工作,及时消除存在的各类运行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刘沁汉.电梯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科技展望,2016(30):123-124.
[2]曹一任.探讨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和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策略[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3):112+114.
[3]叶文一.厦门市电梯安全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14.
[4]莫璧先.电梯安全性的检测检验分析[J].电子制作,2013(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