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务实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
2017-03-18李永全
李永全
中东欧,一个涵义丰富的词汇。如今的中东欧国家经过20多年的转轨,已经淡化了地缘政治色彩,正以新的面貌,即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活跃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经过20多年的接触、磨合、了解和发展,也已经成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新型国家关系。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莫测的时代,世界政治安全形势和世界经济形势都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和变革。苏东剧变已历经四分之一世纪,“转轨”成为近20多年来最流行的政治词汇和地缘政治发展进程。这个进程还在继续,前景扑朔迷离。但20多年来最大的变化还不是社会制度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而是价值观和发展观的变化。当世界金融资本、金融寡头的投机行为做空一个国家的经济的举动成为合理合法、成为常态,当虚拟经济无度扩张、实体经济步履艰难时,我们应该承认,世界经济出了问题,世界发展出了问题。
2012年以来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中流行两个词:“16+1”和“一带一路”。这两个词汇表达的内涵代表着国家间的新型合作关系,是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重要举措。
“16+1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2015年的苏州峰会实际上实现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李克强总理代表中方提出了一个目标和六大重点的合作框架,双方共同致力于建立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16+1合作”平台越来越为双方认可并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则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超越地缘政治博弈的合作理念,追求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互利共赢、文化上包容互鉴的伙伴关系。“16+1”和“一带一路”框架下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重点的务实合作,就是要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基础上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2015年之前的35年,我们主要是引进外国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商品,为此我们需要调整国内政策和规章制度。这一点我们做到了,35年来成绩显著。“一带一路”的提出标志着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新时期,主要特征将是“走出去”,包括我们的资金、技术和理念……为此需要具有国际思维、国际视野、国际经验,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可,需要学习掌握新的规则。这比前35年困难得多。
需要指出的是,“一带一路”对于我国国内来说是发展战略,写进了党和政府的文件,进入“十三五计划”,是三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之一,而对于国际社会而言,“一带一路”是合作倡议,只有得到相关国家的理解和呼应才能够实施。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建设成的,而是形成的,是根据通商需要形成的商品流通之路。现代丝绸之路原则上也是基于需求形成的,中国提出的倡议正是考虑到了世界经济和欧亚地区国家的发展特点,提出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贸易便利化和产能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倡议合作项目共商共建共享。虽然成立了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但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办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国发展战略对接是关键。只有发展战略对接,包括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战略,才能够形成大项目。比如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中哈在发展战略方面客观上实现了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光明大道”新经济政策的对接使中哈在数十个项目上实现突破。中俄在能源领域发展战略的吻合成就了中俄能源合作的突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经济互补性很强,但是只有实现战略对接才能够使16+1发挥战略作用。
推进在“16+1”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首要的并不是合作项目对接,而是合作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对接。只有合作理念一致、发展战略一致,才能够找到利益契合点,才能够形成大的合作项目。
(作者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