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
2017-03-17宋睿
宋睿
摘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行政事业单位是其中关键一环,国内行政事业单位数量众多,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能否稳步推进,其与会计核算能否较好协调也关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国內行政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预算与决算体系模糊,会计核算无法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动向的问题。本文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如何加速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会计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可接收资金的来源逐渐增加,这一背景下如何将各项资金用到实处,如何保障预算体系科学有效都成为了值得思考并着手解决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中大多存在着整体效率低下的“通病”,长期以来对于资金使用上过于随意不仅加剧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压力,更加导致最终的会计核算结果无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实际运转状况进行准确反映。新的历史时期下,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进行改革刻不容缓,处理好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更是势在必行。
一、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概述
(一)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协调必要性分析
早在2000年,国内就已经陆续开始了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尝试,然而长期以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给予的重视不足导致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总体进程缓慢。在“十三五”期间,国内极为注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相关事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部门预算改革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也十分必要。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能否稳步达成对于特定部门的职能发挥会产生影响,较好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更加能够为会计核算提供有力帮助。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会计核算间存在偏差,这一状况也要求改革的主体处理好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间的关系,也只有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能够达成一致,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才可迅速达成。
(二)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相互关系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间存在着相辅相成这样一种关系。具体来说,在预算改革进程中由于预算本身的编制方法会出现不同程度转变,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必然需要进行一定调整。这一状况下较好的进行会计核算方式选择不仅可以避免由于预算改革所引发的各种会计核算问题、财务管理问题等,更加能够加速预算改革整体速率。从会计核算角度来看,较好的进行会计核算可以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状况,在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种类增加背景下,这一效用将会给予预算改革更好的帮助。准确无误的会计核算结果下,行政事业单位部门改革的成效也会更为明显。也正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及会计核算间具有这样密切的联系,处理好其协调关系也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二、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所面临的困境
(一)预算分类制约会计核算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年度资金如何使用的基本规划,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发挥及经营管理各方面都具有明显影响。预算本身所具备的这种重要性导致部门预算务必要保证科学、准确,然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在编制上的分类明显不利于会计核算的进行,特别是处于改革进程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其部门预算会与以往的部门预算间呈现很大差异和不同,这种变化无法及时在会计核算端产生“反映”必然会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产生不利影响。以部门预算编制方法为例,国家财政部曾提出了“零基预算”这一编制方法,这一方法并不会对于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支出给予过分关注,但在实际的会计核算操作中,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依然会沿用“基数加因素法”进行部门预算编制,这一现象实际上导致会计核算准确性和效率降低。
(二)项目支出核算办法与会计制度存在矛盾
项目支出核算办法与会计制度之间存在矛盾也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及会计核算协调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之一。一般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在出现项目支出后应当使用经费支出或者支出科目进行核算从而体现出其在支出方面的特殊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操作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拨出转款科目在核算上具有很大相似性。此种状况下,既然存在着新的核算科目,是否应当对于以往的核算科目进行保留就成为了争论的焦点之一。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存在特殊性,其在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上与现行会计制度间存在明显差异,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预算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这一矛盾也将越发明显。
(三)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缺乏有效机制与人才给予支持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缺乏有效机制予以支持,而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导致预算改革本身与会计核算间长期存在着关系不协调的状况。预算改革本身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在某些规模较大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中,预算改革所涉及的工作量更是大出许多,相对漫长的预算改革进程中缺乏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机制予以支持必然会导致诸多次生问题的产生,预算改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更加容易加剧预算改革本身与会计核算间的不协调状况。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负责会计核算的个人大多只掌握以往常用的会计核算方式方法,其本身的专业能力无法与预算改革的需求相互配套也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与预算改革间存在了不协调的状况。
(四)评价与监督体系缺位下的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协调进程缓慢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也面临着评价与监督体系缺位这一现实问题,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并没有与之配套的评价体系提供支撑,国内大多数行政单位部门中预算改革的进程极为缓慢且改革进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也难以被及时发现。此外,监督体系缺位下会计核算相关事宜极容易陷入误区,系列不符合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需要的会计核算方法一旦长期存在而得不到纠正更加容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隐形负债”的产生。这种隐形负债的存在不仅难以被发现,更加容易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金周转负担,从而导致其决算与预算间的缺口逐渐增加,最终拖累预算改革总体进程。
三、加速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协调的建议
(一)优化预算分类为会计核算打下基础
行政事業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离不开良好预算分类的支持,在预算分类环节上进行优化也是后续预算改革顺利推进的先决条件。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承担起预算改革的主体责任,在预算改革进程中的预算环节上进行科学分类,将各个科目的设置与上级部门要求及本单位自身运转实际相互结合。部门预算应当在“零基础预算法”的基础上全面详尽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收支状况及财务管理目标等进行如实反映。不同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中财务管理目标不尽相同,其财务工作开展实际也会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进行预算分类时不仅要考虑到财务分类的普遍性,也要考虑其特殊性。力求预算分类的科学合理不仅可以为部门预算做出贡献,也能大大降低会计核算期间的人力、物力消耗。
(二)多元化进行会计方法选择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进行会计核算方法的多元化选择也能达成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这一目标。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将将其基本建设财务收支纳入到其单位经费会计账目进行统一核算。在具体的会计核算方式方法选择上应当秉承“权责发生制”原则,确保每一笔财务支出或收入都有账可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其中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也要求会计核算方法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调整。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存在,会计核算在方法选择上也要对于以上两者相关规定予以遵从,在框架内进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也是基本方向之一。
(三)强化制度建设与人才支撑
尽管国家已经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进行了科学部署,然而大量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内部所进行的预算改革中制度建设落后与人才短缺现象十分普遍。鉴于此,强化制度建设与人才支撑十分必要,尽早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确立出行之有效的,符合部门预算改革实际的改革制度十分必要。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在进行预算改革制度建设时引入“专人负责制”,在明确预算改革进程与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将各阶段的预算改革工作交由专人负责,以此确保预算改革阶段性目标可以顺利达成。在人才支撑上,由于预算改革本身的不断深化及会计核算整体难度的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可以考虑定期对内部财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综合能力以便更好的协调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两项工作间的关系。将制度建设与人才支撑作为两项基本工作贯穿于预算改革及会计核算的始终也可以较好保障预算改革及会计核算在推进上的同步性。
(四)依托评价与监督体系确保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需要尽早建立起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评价和监督体系,借助评价与监督体系辅助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间的关系协调也是可选途径。例如,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可以成立评价与监督小组进行各项工作的评价与监督,对于预算改革及会计核算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也能明显提升预算改革效率及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评价与监督体系的确立离不开制度建设与支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在需要给予制度建设予以重视并依托既定制度进行各种评价与监督事宜。传统的预算监督机制及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改革之需要,适时地进行监督机制更新,运用更为科学与有效的方法对于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进行监督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面临着很大阻力,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数量基数较大这一背景下,短期内完成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也不具备现实上的可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不仅要确立科学的机制,更是要进行良好的规划,依托科学的方式方法,将此类工作作为整体深化改革中一种常态化工作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静.财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中国商论,2016,17:54-57.
[2]魏冬梅.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财会学习,2016,2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