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性视角浅析阿尔托戏剧理论
2017-03-17刘丁郡
刘丁郡?
摘 要:阿尔托与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戏剧理论三大体系的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阿尔托提出了著名的残酷戏剧理论,这一理论在他生前并没有亲自实现,在其死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起延续至今。本文立足对有关阿尔托戏剧理论的文献分析,与戏剧发展背景、阿尔托生平事迹以及其戏剧理论相结合,试图对阿尔托戏剧路理论进行研究,从实践性上分析阿尔托戏剧理论及影响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因素。
关键词:阿尔托;残酷戏剧;不可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91-02
一、引 言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剧本、剧场、表演都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戏剧史上,20世纪西方戏剧理论三大体系分别是由阿尔托、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三人在戏剧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为戏剧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至于苏珊·桑塔格这么评介“欧美近代所有严肃剧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阿尔托之前和阿尔托之后”,因此他的戏剧理论为后世戏剧界人士进行戏剧理论分析和创作所学习和研究。阿尔托的戏剧探索及理论构建是在20世纪30年代,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在西方戏剧界产生重大影响。阿尔托的理论在中国最早的翻译传播可以追溯到1982年《戏剧艺术》杂志德译介,在1982年“现代外国戏剧表导演理论介绍”中对“当今最有影响的导演兼理论家之列的布鲁克、格洛托夫斯基以及他们的先驱者阿尔托关于戏剧导、表演的理论作一介绍。”阿尔托作为“残酷戏剧”的创始人,提出了残酷戏剧的相应理论,他的戏剧理论大致可用三个关键词概括:“残酷”“形上”“整体剧场”,他的探索不仅是技术层面或者形式的、美学的,更是内容层面上对他生命的终极追求结合的深刻反思,他赋予了剧场美学、剧场批评、剧场本身的一个新方向……“破除一切,回归本质”是他的倾尽一生想要在戏剧理论上所达到的高度,追求人生是真正戏剧的复象,反对人本主义,反对理性,撼动了整个西方的文化根基,反对剧本,反对舞台,追求原始文化的仪式感,这种回归本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易实践。
二、“独行侠”阿尔托的足迹
阿尔托的戏剧理论与阿尔托一生的经历相联系。阿尔托1896年生于一个船业世家,不幸的是他在4岁就感染脑膜炎,从此精神病症纠缠一生,为了缓解疼痛他只能靠鸦片维持,一生在接受治疗、戒毒所的路上徘徊,饱受折磨,但这恰恰也是他创作的灵感种子。他积极投身于戏剧艺术,做过演员,参加过剧团,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运动,建立过残酷剧场,提出了独树一帜的残酷戏剧理论并努力付诸实践,但无论是从残酷戏剧理论还是戏剧的实践都是让民众难以接受的。1924年,他带着对理性的批判,对原始艺术的痴迷和对中产美学的不认同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运动,后却因为关注人的本质,对美学的人文的背离被超现实主义逐出。1926年建立雅里剧场,他一心追求在语言和黑色幽默来对抗社会,使得戏剧的故事性受损,不仅没有受到欢迎反而次次引起轩然大波,以四出戏八场黯然谢幕。而到1930年,他开始进入残酷剧场的建立,不断演说宣传,1935年改编了雪莱的五幕剧,创作了《颂西公爵》,故事充满了血腥暴力,音乐阴森恐怖,螺旋式回廊的舞台设置,语言如原始艺术中咒语,让观众们心灵上意志上乃至身体上都受到了摧残,整个过程痛苦不堪,这部剧个个方面基本遵循了他的戏剧理论的原则,但注定失败,就算有文化界的支持,最终以17场淡下舞台。
三、阿尔托的戏剧理论
仅仅从实践失败来定义阿尔托理论的不易实践是不够客观的,我们必须而且应该着重放在对其戏剧理论的理解上。阿尔托提出残酷戲剧理论在《戏剧及其复像》中以文章、信件、宣言的形式提出,逻辑性不强且晦涩难懂,总结起来很困难,有时同一个问题他的理论却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讲,“形上”“残酷”“整体剧场”这三个词是阿尔托的高度概括,是把握残酷戏剧的内核的关键,从这三个角度也体现出戏剧理论的不易实践。
(一)残酷与不可彩排
残酷是残酷戏剧理论中最为基础的,这里的残酷与日常生活的残酷有所不同,对阿尔托来说,他所追求的残酷不是肉体的残酷受难,流血牺牲,在《残酷戏剧及其复像》中“我所说的残酷是指生的欲望、宇宙的严峻及无法改变的必然性,是指吞没黑暗的、神秘的生命旋风,是指无情的必然性之外的痛苦”“我觉得创造及其生命本身的特点正是严峻,即根本性的残酷。[1]”阿尔托的残酷要求在戏剧中用痛苦、残酷让观众觉醒,冲击观众的精神和心灵,演员深陷剧中无法自拔,他主张剧场中,演员和观众都要同时融入剧情,要求剧场触发一个事件,不把戏剧当表演,而是作为现实的存在,这就使戏剧存在了一定的不可彩排性,不能重复,显然这不容易付诸实践,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观众和演员完全沦陷戏剧这对观众和演员的素质都有了相当高的要求,然而观众的素质、性格、生活、情绪、经历等元素是我们难以把控的,就实现这一点残酷无法实现。
(二)“形上”与不可妥协
阿尔托在《残酷戏剧及其复像》中虽然没有系统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但却可以看作是向西方传统文化投来的挑战书,他所批判的不仅仅是西方剧场,而是对整个西方文化理性思维的挑战,他追求艺术和美,反对西方戏剧中充斥的心理,反对用理性和框架规矩主宰戏剧,阿尔托对“形而上学”的含义界定也是从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开始的。他认为这种种下了恶果的心理剧由拉辛开始,而莎士比亚也应对此负责。实际上,阿尔托追求的是戏剧“破除一切,回归本质”,他认为剧场的本质就是神话与仪式,实质上是重新恢复戏剧的古老传统,确立戏剧作为宗教仪式和神秘体验的本原属性。余秋雨在《中国戏剧史》写道,“王国维确认巫觋活动是戏剧的萌芽所在。在从事祭神礼仪活动的巫觋们中间,会有人从衣服、形貌、动作上来摹拟、装扮成神,古人就把这种装扮者看成神的依凭,在这里就存在着戏剧的萌芽。”[2]。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戏剧都源于宗教,但西方戏剧却偏离了最原始的方向越走越远。这使得残酷戏剧 “放弃戏剧从前所具有的人性的、现实的、心理学的含义而恢复它的宗教性的、神秘的含义”从而使之回归为一种现代仪式[3]。阿尔托残酷戏剧的形而上学对于西方戏剧是不可妥协的,它所要求的混沌的状态与西方文化的理性是不可妥协的,他所要求的仪式是不可复制的,这种秩序在西方戏剧是不可妥协的。正是因为这种不可妥协,对于形式来说,严肃、带有洗礼沦陷式的戏剧为人们所排斥,并且观众的素质无法保证,接受效果更无从得知。
(三)整体剧场与矛盾性
阿尔托的残酷戏剧受到东方剧场的启发,他找到一种完全剧场,他有其独有的语言,认为字词戏剧并非是最好的语言,但并不完全摈弃字词,而是以身体为基础,同时使用舞蹈、手势、灯光、音乐、面具等作为戏剧语言,抨击西方剧场对于语言和对白的依赖。他开启了剧场完全是导演的范畴,统筹整合舞台。他建议取消舞台,让演员和观众之间没有了隔阂,同时增强真实性和代入感,超越表演,忘却舞台的抽象剧场;但又要求演员动员所有的劇场元素,营造意象。他前一刻的结论会再下一刻被自己打破,但从理解起来就相当困难,落于实践更无从下手。他的学生彼得布鲁克曾说,照章演练阿尔托,必然背叛阿尔托,因为这种演练永远是片面的。解释阿尔托,必然背叛阿尔托。他的中心思想残酷、复像一再解释,但仍说法不一。他的许多说法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但这些歧义矛盾正是他最丰富的地方,实践上的操作性困难重重。
四、残酷戏剧理论在当代的发展与流变
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理论虽然未能实现,他的不易实践性是现实存在的,但不得不说他的戏剧理论哺育了当代戏剧。他的许多想法和理论甚至是失败的实践的某些元素被当代戏剧所运用,并取得了出奇的效果。阿尔托之所以在20世纪后半叶的前卫剧场奉为宗师,是因为从没有人对剧场这种形式做过如此深刻的本质的思考,他的探索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或者形式的、美学的,更是与他生命的终极追求相结合,赋予了剧场批评、剧场美学新的方向,拓展了戏剧创作的视野,开辟了戏剧的新领域。他的戏剧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无论是西方50年代的彼得布鲁克对其冲破演员和观众障碍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中国先锋戏剧中田沁鑫、林兆华等导演戏剧中对残酷的理解和运用,都是对阿尔托残酷戏剧理论的灵活掌握。因此我们应看到阿尔托的不可实践性,也要认识到阿尔托的戏剧理论的可取之处,将这个理论在当今戏剧艺术中展现绚丽光芒。
参考文献:
[1] (法)安托南·阿尔托著.刘俐译.残酷戏剧——剧场及其复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 余秋雨.中国戏剧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3] 洪宏.论阿尔托“残酷戏剧”理论中的三个关键词[J].戏剧艺术,2004(5).
[4] 余亚茹.浅谈阿尔托的“残酷戏剧”戏剧观[J].戏剧之家,2014(8).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