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完美孩子”
2017-03-17江山
读者·校园版 2017年7期
江山
在“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孕育室里,一只只编了号的试管装着新鲜的卵细胞,在显微镜下用特殊的方法授精,再用强光、冰冻、酒精等方式让受精卵优胜劣汰……
如果你读过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一定对这幕场景印象深刻。这本1932年出版的小说中描述的未来,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3位资深医学研究人员提出警示,随着体外配子技術(IVG)的不断成熟,有朝一日,人类的生殖细胞也许能从皮肤细胞中孕育出来。
2016年10月,日本九州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使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人体外培育出精子和卵子,从而实现体外受精孕育胚胎。尽管这项技术要走到实际应用这一步还需要“过五关斩六将”,但是科学家提醒人们提前思考: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了,人类是否有足够的理智应对?
显然,这项技术给了不孕不育者新的希望,但是带来的伦理道德争议同样巨大。如果父母为了得到“最完美的孩子”,创造出无数个胚胎,那么被杀死的多余的胚胎是否涉及“堕胎”。在法律层面,如果一个人脱落的皮肤细胞被偷去创造新生儿,他是否应该承担抚养义务。如果技术足够成熟,一个孩子可能会有3对父母,家庭伦理又会有怎样的新面貌。
当科学的脚步在不断加快的时候,科学家要做的不是拖住它的步伐,而是要劝它等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