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调查研究
2017-03-16刘雨
刘 雨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调查研究
刘 雨
通过采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对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教师分别在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上有差异,女教师与男教师在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上的均值差异不显著,但是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比男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高一点。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上的差异也不显著。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教学效能度
一、问题提出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来自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达到某种结果而进行的组织和执行的行为能力信念”。[1]根据班杜拉的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学生达成预期结果而进行的教学组织与课堂教学执行的行为能力信念。已有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的高低对学生学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155名小学教师为被试,探讨了不同教学效能感水平的教师对于不同特点学生学业失败后的反应模式。结果表明,在学生考试失败后,高教学效能的教师对于高努力的学生以及学习困难学生的生气程度较低,给予学生更多的奖励,预期学习困难学生在将来更容易失败;低教学效能教师对于高能力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生气程度较低,给予学生更多的惩罚,预期低能力学生在将来更容易失败。中教学效能教师的反应模式更接近于低教学效能教师。[2]尽管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如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影响因素或教学效能感提升策略研究等日益丰富,但对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研究仍然偏少,因此,通过对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性别和学科的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与提升策略。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量表来探讨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现状,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度,进而提高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对象
对滁州市琅琊路小学、紫薇小学、龙蟠小学三所学校里的120名教师进行测查,剔除无效量表后,有效量表一共100份,有效率为83.33%。
(三)研究工具
1.研究工具选取。本研究采用的是余国良、辛涛、申继亮等人编制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分为两个维度:一般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其中一般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身和学校的教育、教学作用与家庭环境等外部因素相比,哪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的因素;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个人自身教学能力的自信。[3]
2.《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信度分析。由于余国良、辛涛、申继亮等人编制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包含了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两部分,所以分成两大部分来测信度和效度。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系数越高,问卷信度越好,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效能感量表信度分析
如表1所示,教学效能感量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个人教学效能感、二是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一般教学效能感的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α系数在0.90以上,一般教学效能感的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α系数在0.60以上,但是总问卷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α系数相差不大,系数很高,说明《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信度很高。
3.《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效度分析。《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效度分析采用了因素分析法来分析,同样分别对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分析。两个量表P=0.00<0.05,所以说总体相关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这个量表进行因素分析。如表2-2和表2-3所示。
表2 个人教学效能感效度分析
表3 一般教学效能感效度分析
从表2和3可知,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的显著性是0.000,而一般教学效能感量表的显著性也是0.000,两个量表P=0.00<0,05,所以说总体相关有共同因素存在,这个量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效度。
三、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研究结果
1.教学效能感描述性统计。由于教学效能感包含了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所以对两部分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主要分析了教学效能感的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但是一般教学效能感的问卷题目的分值偏小,所以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的分值不同,如表4所示。
表4 教学效能感描述性统计
2.不同性别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上的差异。对于不同性别的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用“1=女”“2=男”来进行不同性别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的差异检验,如5所示。
表5 不同性别的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分析
从表5可知,男教师和女教师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与在一般教学效能感的均值差异不显著,女教师标准差的值比男教师标注差的值高,但是差异不大。个人教学效能感P=0.370>0.05,一般教学效能感P=0.536>0.05,因此,不同性别的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是不显著的。
3.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上的差异。本次调查学科一共有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思想品德、科学、音乐和体育八个学科,用“1=语文”“2=数学”“3=英语”“4=美术”“5=思想品德”“6=科学”“7=音乐”“8=体育”作为数值来进行分析统计,不同学科在教学效能感上的差异采用了单因子方差分析来进行分析,具体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学科的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这八个不同的学科在个人教学效能感P=0.770>0.05,八个学科在一般教学效能感P=0.544>0.05。由此可知不同学科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一般教学效能感总分上差异不显著。
四、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1.不同性别的教师分别在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上有差异。女教师与男教师在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上的均值差异不显著,但从表3-2可以看出,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要比男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高一点。这说明教师教学效能感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这要求我们在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提升训练时应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提升计划,帮助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2.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上的差异也不显著。由表3-3所知,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师与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性P=0.770>0.05,而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师在一般教学效能感显著性P=0.5440>0.05。但在数据分析中,发现语文、英语和数学三个学科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要高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教学效能感差异不明显,这可能与传统观念中认为语文、英语和数学学科地位比较重要有关,而其他学科虽然在素质教育中也受到重视,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家长观念影响其自身效能感。
五、结论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性别的教师分别在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上有差异,女教师与男教师在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上的均值差异不显著,但是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比男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高一点。(2)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上的差异也不显著,但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比其他科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要高。(3)学校应该多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教师发展的个体差异,激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
[1] Bandura A.Self-efficacy:L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2):191-215.
[2] 赵景欣,张娜,耿文侠,等.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其归因反应模式的关系[J].教育学报,2005(4):71-77.
[3] 俞国良,辛涛,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5(2):159-166.
责任编辑:刘海涛
G642.4
A
1673-1794(2017)01-0113-03
刘雨,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安徽 滁州 239000)。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情感社会学视野下学生情感阶层化研究(SK2015A440)
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