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2017-03-16山西省畜牧遗传育种中心030037
李 勇 山西省畜牧遗传育种中心 030037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李 勇 山西省畜牧遗传育种中心 030037
牛出血性败血症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感染后会造成败血症及组织器官的出血,治疗不及时会造成牛的死亡。做好预防是杜绝牛感染该病的有效手段,而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牛死亡的主要措施。
牛;出血性败血症;诊断;防治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牛感染巴氏杆菌后引发的机体功能障碍。该病的传染性大,特别是牛群中很容易造成集体爆发,也会造成其他动物的感染。该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所以春秋两季在牛群中要特别注意对该病的防治。
1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主要特点
(1)传染源多。巴氏杆菌不仅容易感染牛群,在其他动物中也容易造成感染,所以防治任务艰巨。牛群发生感染时,也要同时注意周边其他动物的感染情况,对于患病的牛群要给予隔离治疗,对于其他未感染的动物要密切观察。
(2)致病因子多。感染巴氏杆菌后,如果牛的免疫力较强,则会减少该疾病的发生。如果免疫力较低时,即使较少的巴氏杆菌感染也能够引起疾病的发生,所以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要提高牛的免疫力。
(3)危害大。该病的爆发比较迅速、传染力强、传播快,所以早期很难做到早诊断。一旦发现明确症状时已经造成大面积的牛群感染,所以容易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2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种类
(1)水肿型。该型多发于犊牛和水牛,发病初期表现为体温急剧升高,食欲减退明显甚至绝食,反刍停止。典型病理症状是头颈和咽喉等部位水肿并逐渐蔓延到胸部,造成牛的站立障碍,并伴随有眼睛红肿流泪和呼吸困难,如果治疗不及时,最终造成死亡。
(2)肺炎型。该型在牛群中最常见,病初牛的主要特征是发生肺炎,表现是体温骤升,伴随有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症状加剧会造成张口呼吸。后期容易伴发腹泻,如果治疗不及时,2周后死亡。
3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1)注射免疫。牛出血性败血症不需要提前免疫接种,在牛群或其他动物发生疫情后,以发病区域为中心,对方圆5km地区的动物进行紧急疫苗接种,对患病的动物要给予隔离治疗,从而截断传染源。在养殖条件好的地区可以进行预防性免疫,这样能够更好地对疾病控制,预防效果更好。免疫用药是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灭活菌苗,每次注射剂量是4~6mL。
(2)加强发病期间的消毒工作。在爆发牛出血性败血症后,要对饲养环境彻底地消毒,这是控制疫情的必要手段。消毒用药是二氯异氰尿酸钠和5%漂白粉轮换使用。牛群活动的场所也要进行消毒,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该病的传播。消毒每天1次,消毒周期为1周。
(3)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病牛死亡后不能随意丢弃,要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病牛死亡后,其感染的巴氏杆菌仍然具有传染性,对于其他可能接触的动物仍然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不能将尸体随意丢弃。无害化处理的措施主要是对死亡的病牛深埋,并进行彻底消毒工作,从而彻底杜绝疫情的蔓延和复发。
(4)治疗措施。牛群感染牛出血性败血症后,要给予及时治疗,才能杜绝死亡的发生。治疗方案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将四环素溶解于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中,给患牛肌肉注射,每天2次;第二是静脉注射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剂量是5%钠盐注射液40~60mL/kg.bw;第三是肌肉注射头孢噻肟钠,剂量是2.2mg/kg.bw,每天1~2次。在病牛伴发水肿或严重呼吸困难时,要注意对呼吸困难症状的对症治疗,治疗目标是确保牛的呼吸频率恢复到40次/分钟,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牛的呼吸频率。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250~1000mL,或将20%安钠加和20mL氢化可的松混合与100mL的50%葡萄糖静脉注射,或1500mL的10%葡萄糖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10mL麻黄碱与硫酸链霉素10000IU/kg。
4 总结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危害牛群健康的疾病,对于养殖业的威胁巨大,由于其发病隐匿、传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一旦爆发很容易造成大范围的流行。该疾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对于该病有效地预防是降低和杜绝该病发生的主要手段,所以要加强防治措施,及时注射疫苗,从而提高牛群的抵抗力。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密切观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控制疫情的蔓延。对于病牛要做到无害化处理,对饲养环境要做到彻底地消毒,才能将疫情很好地控制,从而降低复发率和传染性。
[1]吴伟强.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4):156.
[2]杜联俄,陶汝宪,查飞,詹国顺等.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