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轨道的客运营销服务

2017-03-16陈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5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绩效

陈璞

摘 要:城市的发展推动了交通事业不断创新,我国城市地铁也进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地铁项目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巨大社会公益项目,只有通过地铁经营市场化,才能实现自身挖潜,保证地铁运营赢利。文章主要通过对地铁相关市场属性分析,进一步提出客运服务营销措施方法,以此推动地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客运营销;城市轨道;绩效

1 轨道交通可经营性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现代化交通模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压力问题,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轨道交通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大规模开发利用有着良好的可操作性。

1.1 快捷便利交通减少城市压力

随着城市扩展,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而公共用地面积却不断减少,为了有效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减少人们出行使用时间,则需要不断增加轨道交通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具有运行速度快、旅行时间短的特点,人们出行可以很好的计算时间,是最受普通居民喜爱的一种交通方式。

1.2 运输产品具有可销售性

轨道交通的快速、便捷性使人们出行更愿意选择轨道出行,那么,大的客流量则是轨道交通的主要客户来源,需要对这部分客户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实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只有不断挖掘潜在客户,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更多收入,这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产品具有可分割性,可通过售票的方式得到企业收入,需要利用市场调节方式,为客户提供运输产品和服务,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满足企业未来发展。

2 地铁运输产品特性

地铁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如下:

2.1 产品的无形性

运输产品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乘客体验前,是感受不到服务存在的,只有体验过后,才能知道产品的价值,那么乘客在购买服务之前,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评估,对地铁质量和价值做出判定,这种断定来源多方面,一般是地铁公司对外宣传和乘客普遍评价,这是一种参考依据,以此为依据对产品质量进行初步认定,那么,这就导致了乘客对地铁服务质量水平衡量存在主观性和非量化性,地铁产品的无形性则显露出来。

2.2 产品无法贮存性

地铁公司为市民提供的服务不能实现保存,因为这种服务是“客位位移”,被服务对象只是出现了位置的移动,对原有属性没有任何影响与改变。也就是说,这种服务价值的体现,只在限定某一时段内完成,如果在这个时间段没有完成位移,那么这一时段内就没有任何价值,这种产品是不可保留的,这是地铁运输产品无法贮存的体现,只能进行下一轮次销售,才能得到位移服务,产品有无法“后”实现的根本特征。

2.3 产品生产与消费同步

地铁运输产品不能提前生产,其生产主要是一边生产一边消费,同时进行的,形成了生产和消费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二者配合的好坏直接决定产品价值大小,轨道交通公司必须研究、把握乘客根本需求,才能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使服务满足消费需要。

3 影响地铁营销因素

3.1 线路规模和服务的影响

地铁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出规模效益,反之,则可能出现赔本,地铁运营经济效益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客运量和人口密度,地铁经济效益的实现,一定要上规模,满足乘客换乘需要,地铁只有形成网格,占有一定的交通比例,才能降低运营成本,发挥轨道交通优势,实现企业经济最大化。影响地铁经营效果的还有服务能力与水平,只有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才能对乘客提供满意度高的服务,树立地铁公司良好社会声誉和实现经济效益。

3.2 市民出行習惯的影响

城市市民个体行为对收益有一定影响,市民出行习惯与城市地域规划功能区分布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城市内就业、居住、休闲、购物是有较大距离的,要想使这些产生关联,则需要良好的交通进行串联,使各个区域发生联络,市民以居住地为出发点,向各个功能区分散,满足工作、休闲、购物三类需求,为了节省时间,人们则会选择时间最少的出行方式,市民对出行工具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地铁客流量多少。

3.3 对出行价格承受力

乘客出行需要最少的成本付出,交通的价格承受力主要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乘客消费水平所限,人们对价格承受能力,决定了地铁收益。一个区域价格制定也受国家政策、当地政府或投资方的调控影响,价格直接关系到乘客根本利益,制定比较合理而又让乘客接受的价格是地铁营销的关键和重点,良好的价格能够满足出行同时也能挖掘客户。

3.3.1 与其他公交关联的便利性

地铁作为未来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方向,只有长远规划,才能满足城市扩展需求,在地铁线路修建之前,一定要全面进行规划,对城市未来功能进行定位,需充分考虑车站站址选择、换乘需要、线路设计等,同时更要考虑到地面其他交通工具衔接与接驳,只有这样,才能有力保证交通便利,良好的线路沿线站点规划,才能构成便捷的交通接驳,使客流得到引领。

3.3.2 客流服务设施的影响

地铁的主体在地下,人们进入地下后,需要清晰的导向,才能不迷失方向,那么地铁的站厅、站台及售检票系统、导引系统等相关设施一定要完善,以乘客为核心做好产品交易场所规划,通过客流组织、客运组织,使导引、售票、设备、环境、行车、调度、安全等形成良好的链状结构,使乘客物有所值体会地铁优质服务。

4 我国轨道交通客运营销的启示

4.1 以乘客需求为导向,重视服务质量

城市快速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只有各种运输方式完备,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促进城市商品流通。现代出行频率的增加,导致公路运输效率下降,城市道路出现了拥挤和事故。人们出行更愿意选择地下铁路出行,政府和民间更加注重地铁出行方式的建立与推广,地铁运输企业必须转变经营和营销观念,确定以旅客运输需求为导向的运营管理和运输组织原则,通过良好的营销,为市民提供客运产品。地铁需要借鉴JR EAST〈东日本铁路旅客公司〉的经验,通过设计、改造和引进新车体提高旅客舒适性。以互联网为核心技术,强化IC卡、呼叫中心等业务改善,使旅客购票、信息查询、旅行规划更加方便。

4.2 实施差异化战略,拓展服务范围

地铁乘客成千上万,不同和乘客出行目的、职业、收入、年龄、性别等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单一服务形式很难满足不同旅客的要求,那么则需要通过差异化经营策略,满足乘客不责骂需要,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使城市轨道客运服务实现信息化,为乘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4.3 保证市场化经营,实现公益性服务

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票价受政府统一调控,消费者实际支付的费用较低,享受到的效益远远大于付出,地铁企业很难快速实现资金回收,不能通过市场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财务收益不足以弥补运输成本,需要通过市场关系建立利益最大化服务链,促进地铁运营利益最大化。需要不断加强与周边商业网沟通,做好良好的市场推广活动,利用地铁资源优势,与商业街、商业广场、写字楼、公园等相关单位做好商业对接,增强辐射面。引进连锁店进入地下,出售早点、食品、报纸、刊物、药店、冲洗、服装、银行等,方便乘客日常需要,加大地铁广告内容策划,吸引乘客眼球,美化环境,提高收益。

5 结束语

城市轨道是公共资源,蕴涵着巨大效益,只有对轨道客运资源不断进行整合利用,才能通过市场配置和行政机制结合的方式,增加经济收益,实现投资回报,保证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发展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孙慧颖,刘莲花,李世伟.地铁服务管理模式分析与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绩效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探究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变频传动控制技术的有效运用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涵及构建研究
基于SCP范式对我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的分析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检修作业安全防范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