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探析
2017-03-16石峰巍
石峰巍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在逐渐增多,如何建立健全完整的输电线路管控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系统化升级和集中管理,要在对输电路线路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后,结合故障分析提高维护效果。文章从案例分析入手,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着重阐释了安全防治措施,旨在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策略
1 案例分析
塞北地区500kV输电线路在我国输电项目中占用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仅担负着西电东送的使命,也关系到晋北等地电网运输的光荣使命,输电线路25调,铁塔重量约为6000基,线路总长达到了2784公里,伴随着电网项目的高速发展,整体工程体系中也建立了同塔多回路铁塔等,距相关统计,在2010-2015年6年间,输电线路故障中雷击掉闸10次,鸟害5次,风偏3次以及覆冰舞动1次。针对于此,在输电线路应用和运行过程中,维护单位针对相应问题进行集中处理,从接地装置、塔型结构到输电线路的绝缘配置项目,都进行了集中改良,针对故障较为突出的影响因素制定了相应措施。利用增加以及延长接地线和接地模块的方式减少不良影响,并集中调整放电间隙,进行大规模接地网改造,借助异形绝缘子阻隔机制以及缩短档距的方式提高运行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1 基本产品质量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在输电线路常规化运行过程中,基本电网包括杆塔、导地线以及绝缘子等,其质量是影响整体输电线路运行的基本要素,若是质量不过关,会导致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直接影响[1]。另外,由于多数输电线路都在户外,会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蚀,质量是决定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数生产企业都会在铁塔外设置金属保护层,预防其发生锈蚀问题,若是保护层的质量不合格,也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2.2 人为因素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其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最重要的相关参数,需要技术人员着重关注,除了材料质量会对其产生影响外,人为因素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例如,在山区开山过程中,输电线路受到外力破坏发生故障也较为常见。加之近几年城区开發进程的加快,施工现场人为破坏的几率也在增大。另外,农民在输电线路下方燃烧农作物,其产生的浓烟以及过大的火焰都会导致输电线路出现跳闸问题,这些人为因素的出现,也大大增加了输电线路受损的概率,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2.3 客观条件因素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除了材料以及人为因素,客观自然条件以及自然气候因素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并且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正是由于其不可控性,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在事故发生之前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预防机制。其中,雷击问题较为关键,目前雷击反击、感应雷电过压以及雷电直击是较为突出的三个方式,都会对输电线路产生很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在雷击反击中,正是由于安装避雷针,导致其对输电线路产生了反击作用,使其发生了瘫痪。
3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防治措施分析
3.1 升级输电线路产品质量管控效果
针对输电线路产品的质量,项目管理人员要提高认知,建立健全系统化的管控措施和管理维度,保证项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提升输电线路设备质量监督和管控措施。首先,要严格管控输电线路设备以及零部件的采买工作,严格管控质量问题以及质量认知工作。其次,要对购买的产品进行集中校对和审核,不仅要验证质量资质,也要对其质量进行及时验收和动态化管理。要结合有效的质量试验以及质量验收,以保证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根本上预防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故障[2]。
3.2 强化输电线路防治措施
在电网输电线路管理项目中,电网企业要结合输电线路的实际能力和抗击水平制定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集中管理和综合维护,以保证其绝缘性能得到有效提高,特别是对杆塔的接地电阻进行有效降低,确保其绝缘性能得到优化。
3.3 建立针对性客观因素预案
针对文章案例中的相应故障,管理人员要制定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其一,针对鸟害问题,当地输电线路管理人员要依据当地鸟类习性,利用敲击等方式驱赶鸟类,并且增大绝缘子泄露比距。其二,针对风偏问题,要利用塔窗横向弹性支撑法,在导线和塔窗之间借助绝缘子串进行固定。其三,针对雷击问题,有效调整放电间隙。根据220kV,长度为200km到300km之间送电线路的设计,附加电能会损失很多能量,而500kV,长度为300km到400km之间的线路会损失更多,为了减少其损耗,需要对输电线路架空地线和铁塔之间进行绝缘管理,调整放电间隙。另外,利用塔杆接地电阻降低的方式,也能有效的优化其电阻偏大的问题,为线路耐雷水平的优化提供动力。随着输电线路杆塔电阻的增大,会导致耐雷水平降低,相反,只有降低其实际电阻,才能进一步提高耐雷水平[3]。
3.4 完善检修和维护机制
管理人员要强化检修和维护力度,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要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维修团队,建立实时管控和合理化分工作业,保证每个管理维修环步骤能按照标准化操作有序进行,并且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切实维护检修计划,保证输电线路检修时间和检修作业符合常规化运维标准,建立健全预防维护措施。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管理模型的控制措施,才能真正优化检修效果,进一步维护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维度,切实维护管控效果和管理效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集中管控和综合治理,提高输电线路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为人们输送安全的电力能源。建构定期维护机制和管控措施,以规避事故的发生,为输电线路管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毅,刘庭.输电线路建设和运行中的制约与技术创新[J].高电压技术,2015,34(11):2262-2269.
[2]吴田,阮江军,胡毅,等.500kV输电线路的山火击穿特性及机制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1(34):163-170.
[3]王海军,周全,梁远升,等.基于电压突变量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线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17(7):23-29.